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11月15日電 據中國駐歐盟使團微信公衆号消息,2021年11月10日,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布魯塞爾分社長山姆·弗萊明(Sam Fleming)和記者安迪·邦茲(Andy Bounds)專訪。部分實錄如下:
金融時報:就鋼鐵而言,歐盟會說從中國進口下降的一個原因是,中國在埃及、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投資生産鋼鐵以規避關稅。這種說法是否正确?之前埃及的一家鋼鐵生産商因中國的非法補貼受到調查。您認為這種說法合理嗎?
張明:我剛才談了兩組數字,一組是中國對歐盟的鋼鐵出口量大幅度下降,另外一組是中國的鋼鐵出口占自身鋼産量比例極小,中國鋼鐵産品出口總量也很小。關于補貼,坦率講,中國政府并不發放補貼來鼓勵企業增加鋼鐵生産,相反是在不斷出台政策壓縮鋼鐵産量。媒體上廣為流傳中國政府補貼鋼鐵産業的故事,那隻是故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