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學科協作妙手施救,急診危重患者重獲新生

作者:河科大一附院

11月8日,患者邢老太太(化名)的家屬滿懷感激之情将一封感謝信和一面錦旗送到了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河科大一附院)開元院區急診科。他們在感謝信中寫道:“盡職、盡責、盡心、盡力,是急診科陸兆豐主任、朱大夫、楊大夫所一直秉持的職業操守,正是這種高尚無私的奉獻精神,使老人在生命垂危的時刻感受到了來自醫護人員的溫情關懷。”

多學科協作妙手施救,急診危重患者重獲新生

11月1日,76歲的邢老太太因嘔吐、意識障礙由救護車轉運至到河科大一附院開元院區急診科重症監護室。當時患者處于中度昏迷狀态,呼吸微弱,口唇發绀,血氧飽和度僅79%,脈搏細速。據邢老太太的孩子郭先生(化名)介紹,邢老太太平時身體狀況很好,也沒有什麼基礎疾病。三天前,邢老太太無明顯誘因出現嘔吐、意識模糊等症狀,在當地醫院治療後未見明顯緩解,症狀反而越來越重,期間出現過兩次呼吸停止,病情危重,家人們心急如焚。

接診後,急診外科主任陸兆豐立即為患者進行了動脈血氣、CT、血凝等一系列緊急檢查,給予了無創通氣等措施,并第一時間啟動了卒中綠色通道和多學科會診機制。卒中團隊及多學科團隊結合查體及影像學等相關資料,排除了相關疾病及中毒的可能性,詳細地追問病史也沒有中毒等因素的存在。

“沒有明顯誘因的疾病是最讓人頭疼的,因為不知道從哪裡查起。”陸兆豐說,“結合邢老太太的病史以及臨床表現,我們判斷她有可能是内環境紊亂引起的代謝性疾病。動脈血氣的結果很快證明了我們的初步診斷:結果顯示其血鈉含量僅100mmol/L,且有代謝性堿中毒以及低鉀血症。床旁彩超顯示邢老太太還伴有射血分數低、下肢血栓形成等情況。”

經多學科會診明确病因後,陸兆豐帶領團隊在有效穩定患者生命體征的基礎之上,制定了相應精準的治療方案:通過及時複查生化内環境的變化,調整呼吸機參數改善氧合;通過複查磁共振了解腦部情況,并在抗凝及間歇應用氣壓泵預防血栓事件的發生等等。

經過治療後,邢老太太的意識逐漸恢複,呼吸也平穩了下來,氧飽和度恢複正常,血壓心率也逐漸穩定了,這讓邢老太太的孩子郭先生感動萬分:“我也是學醫的,母親的情況有多嚴重我自己也很清楚,是以我才更知道這中間的診斷和治療有多不容易。”

随後,邢老太太在開元院區急診科重症監護室接受了進一步的規範化治療以及後續的多學科會診。由于老人病情危重,治療期間每次外出進行影像學檢查,朱剛毅都會全程陪同,甚至下班休息期間,也會專程趕到醫院,了解老人的病情變化,這深深感動了患者及其家屬。

随後的診療過程中,陸兆豐、朱剛毅、楊大鵬等人十分關注老人的病情,每天協助家人幫她翻身、排痰、活動下肢。為了安撫患者及家屬情緒,陸兆豐、朱剛毅随時與家屬郭先生溝通,詳細地告知病情變化、目前治療方案以及患者的治療反應,讓家屬安心配合醫院治療。在開元院區急診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與護理下,邢老太太的病情很快好轉起來,并于11月8日順利出院。

樸實的言語,飽含深情的感謝信和錦旗,承載的是患者及家屬對醫護人員深深的感激之情,他們的信任和認可也給予了醫護人員無盡的力量。開元院區急診科全體醫護人員将不忘救死扶傷的初心,帶着患者及家屬對醫院的信任和認可,不斷提升綜合醫療服務品質,為豫西地區人民群衆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