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法的文化内涵

書法随着文字的産生而發展,經過先秦兩漢的孕育,魏晉南北朝的發端,隋唐五代的成熟,宋元明清的守成和中興,彙成一股書法文化之流,一瀉直下,波瀾壯闊。這期間出現了無以盡數的書法名家,各領風騷:篆、隸、楷、行、草各種書體,不斷成熟并發展,風格多樣;書學理論研究也日漸深入,各種書學論著先後問世,浩如煙海。書法文化,博大精深,成為古代藝術的核心和魂靈。她以誘人的魅力,最集中、最有代表性地展現了中華民族的追求。書法藝術的驚人之處,在于集中地表現了文學的内容,情感的世界,是一種集詩詞文賦、筆情墨趣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她把線的運用,表現到一種超妙入神的境界,達到真正的抽象藝術的高峰。是以,無論是學習、研究和鑒藏書法者,都應該認識到書法的文化屬性。用曆史的、文物的、文化的眼光去分析和研究書家和書作。隻有這樣,才能真正了解中國書法的精神内涵。

書法的文化内涵
書法的文化内涵
書法的文化内涵
書法的文化内涵
書法的文化内涵

古代書法實用與欣賞并重,先重實用,後講欣賞。由于實際書寫的需要,大凡具有一定文化水準的人,都經過嚴格的書法訓練,寫得一手端莊優美的書法。加上傳統文化的教育,書法環境的熏陶,社會風氣的影響和科舉取仕及國家的提倡,使書法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文人學士,無不精通書法。或尊崇二王,或師法顔、柳,或追随蘇、黃,或出入董、趙,風格多樣,各顯千秋。古代文人,琴、棋、書、畫大多兼通。或書畫兼擅,或書、畫、印“三絕”,進而成為中國古代文人的典型标志。中國書法最講字外功的修煉,要求書法家究研書理,博通書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加強文化藝術修養。一幅成功的書藝作品,是書家思想境界、生活閱曆、知識積累和藝術修養的總和。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展現。書法家應該使自己具有高尚的品格,廣泛的藝術修養,豐富的知識積累,寬廣的眼界和胸懷。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書藝作品,具有更美的意境、氣勢、韻味和節奏,意态揮灑,情馳神縱,獨行性靈,妙然超群。

書法的文化内涵
書法的文化内涵
書法的文化内涵
書法的文化内涵
書法的文化内涵

舉凡古今,凡是在書法創作上取得突出成就者,莫不是大學問家,字裡行間無不流露出作者的高層次文化追求。深邃的思想,豐富的哲理,充沛的情感,躍然紙上,書卷之氣,令人回味。打開書法史,曆數衆書家,無論是李斯、王羲之、陸柬之,歐陽詢、張旭、蘇轼、黃庭堅、祝允明、徐渭、王文治、翁方綱、康有為等,還是魯迅、郭沫若、胡小石、葉聖陶、朱東潤、沈尹默、沙孟海、啟功等,無不自幼熟習六藝經傳,既是史冊留名的大書法家,又是精通詩文的大詩人、大學者,學富五車,胸羅萬卷,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先驅。

書法的文化内涵
書法的文化内涵
書法的文化内涵
書法的文化内涵
書法的文化内涵
書法的文化内涵
書法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