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標準時間11月14日晚,國乒休斯頓世乒賽熱身賽正式落下帷幕。本次比賽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模拟對抗,其中樊振東在男單比賽中力壓馬龍等人,成功摘得了最後的冠軍;而女隊選手則與男子運動員進行了别開生面的“性别大戰”,留下了無數經典鏡頭。
而在本次熱身賽中,國乒共有4位奧運冠軍出現了敗績,分别是馬龍、許昕、陳夢、孫穎莎,但真正算是冷門的唯有許昕輸小将薛飛那一場。那麼大家對這3天的比賽有哪些印象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如前所說,今年的熱身賽形式與平時有很大不同,甚至讓許多球迷産生一種錯覺:這不像是熱身賽——為何這麼說呢?衆所周知,中國隊參加休斯頓世乒賽的運動員名單早已出爐,是以熱身賽按理說應該是圍繞着世乒賽主力選手轉的。
但現實的情況卻是,教練組安排了許多非主力選手互相之間對打,讓不參加世乒賽的運動員也參與到了競争當中。如果說男單是要進行淘汰賽、這麼安排無可非議的話,女隊那邊就明顯不是這麼一回事,許多不參加世乒賽的運動員也參加了不少比賽,看起來是有些反常。
是以很顯然,本次熱身賽絕對不是簡單地“陪太子讀書”,而是以賽代練,考察各個年齡段、各個層次國乒選手的實力,為巴黎奧運周期的布局做參考——畢竟老将馬龍、許昕、劉詩雯都已退出一線競争,新人的格局還沒有完全确立,那自然要認真檢驗一下大家。
其實像周啟豪、王藝迪、錢天一等世界大賽“新秀”們的地位是不穩定的,教練組當然希望能在未來有更多的後備力量可供選擇,穩紮穩打地實作新老交替,是以這次也是全隊一起熱身,一起接受鍛煉。
男隊方面,許昕不敵薛飛無疑是一個大冷門,但他畢竟在退出世乒賽競争後疏于訓練,能打滿7局已經很不錯。至于馬龍雖然在男單決賽0-4慘敗輸給了樊振東,但他也和許昕一樣屬于輕裝上陣,最後能拿到亞軍也是相當給力,輸給樊振東更不丢人,大家不必責備求全。
從男單的戰況上看,樊振東一家獨大的局面已經隐約成型,但由于另外4位世乒賽主力——梁靖崑、王楚欽、林高遠、周啟豪都遠在斯洛文尼亞參加外戰,誰也不敢說樊振東能穩壓他們,畢竟這些人近年來都有打敗樊振東的戰績,是以小胖仍然面臨隊友挑戰!
至于女隊“性别大戰”的結果則是雙方各有輸赢,其中單打方面陳夢1-4不敵馬特,孫穎莎3-4輸王晨策、4-2赢曹巍,王曼昱4-1勝曾蓓勳,陳幸同3-4輸嚴升、4-2勝王廷宇,雙打則是女雙完勝混雙。
但不可否認的是,男子選手在參加“性别大戰”的時候可能會難進入狀态,是以我們也不必太在意比賽的結果,而應該更加關注這幾場球對于女子選手的價值:無論輸赢,能從中得到鍛煉就算是達到熱身目的了。
不過還是那句話,内戰與外戰到底不是一回事,因為中國乒壇的選手風格相對比較接近,互相間也比較熟悉,是以容易出現“殺熟”的情況。比如周啟豪今年直通賽打敗了馬龍、樊振東、梁靖崑,但參加斯洛文尼亞賽卻連續輸給比利時、斯洛文尼亞選手,教訓何其深刻!
是以無論是樊振東也好,還是其他參加了熱身賽的國乒主力,都必須對外協會的對手有清醒的認識,提前做好針對性的備戰工作。最後祝願大家能在休斯頓再次為國争光,包攬5項冠軍金牌凱旋:加油,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