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B2005中,用來表示顔色的是Color結構,注意是結構,也就是不能繼承的。下面把Color結構中的重要屬性方法等介紹一下。大部分的資料來源于微軟的MSDN。
重要的屬性:
顔色的三分量
R:紅色的分量,取值範圍為0—255
G:綠色的分量,取值範圍為0—255
B:藍色的分量,取值範圍為0—255
顔色的類型:
IsKnownColor:判斷顔色是否是系統預置顔色
IsNamedColor:判斷顔色是否是系統預置顔色
IsSystemColor:判斷顔色是否是系統顔色
預置的顔色:
屬性太多,主要是擷取系統的預置顔色。例如:OldLace
重要的方法:
FromArgb:從指定的顔色的三個分量建立一個顔色。
例如:下面這個代碼獲得紅色
tC=Color.FromArgb(255,0,0)
FromKnownColor:獲得指定的預置顔色。參數是一個枚舉值或者是一個整形變量
獲得顔色的HSB屬性。
GetHue:獲得顔色的色相值。取值範圍為0—360。
GetSaturation:獲得顔色的飽和值。取值為0—1,值越高,顔色越純,值為0時,顔色為灰階值。
GetBrightness:獲得顔色的亮度值。取值為0—1,值越高,顔色越亮,值為0時,顔色為黑色。
這個比較重要,許多顔色轉換都要利用其中的道理。比較疑惑的是,為什麼沒有設定這三個屬性的方法呢?
下面的文章來源于網絡
色相對比因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對比叫色相對比。色相的差别雖是因可見光度的長短差别所形成,但不能完全根據波長的差别來确定色相的差别和确定色相的對比程度。因為紅色光與紫色光的波長差雖然最大,但都處于可見光的兩極,都接近不可見光的波長。從眼睛感覺的角度分析,它們的色相是接近的,色相環反應了這一規律。是以在度量色相差時,不能隻依測光器和可見光譜,而應借助色相環。色相對比的強弱,決定于色相在色相環上的距離。色相距離在十五度以内的對比,一般看作用色相的不同明度與純度的對比,因為距離十五度的色相屬于模糊的較難區分的色相。這樣的色相對比稱為同類色相對比,是最弱的色相對比。色相距離在十五度以上,四十五度左右的對比,稱為鄰近色相對比,或近似色相對比,是軟弱的色相對比。色相距離在一百三十度左右的對比,一般稱為對比色相對比,是色相中對比。色相距離在一百八十度左右的對比,稱互補色相對比,是色相強對比。色相距離如果大于一百八十度,從餘下的弧度來看,必然小于一百八十度。是以距離恰好在一百八十度的對比,稱最強色相對比。
任何一個色相都可以自為主色,組成同類、近似、對比或互補色相對比。人們歡迎色彩。這就是說有一定純度的色彩,不同程度的色相對比,既有利于人們識别”不同程度的色相差異,也可以滿足人們對色相感的不同要求。實際上同類色相對比是同一色相裡的不同明度與純度色彩的對比。這種色相的同一,不但不是各種色相的對比因素,而是色相調和的因素,也是把對比中的各色統一起來的紐帶。是以,這樣的色相對比,色相感就顯得單純、柔和、諧調,無論總的色相傾向是否鮮明,調子都很容易統一調和。這種對比方法比較容易為初學者掌握。僅僅改變一下色相,就會使總色調改觀。這類調子和稍強的色相對比調子結合在一起時,則感到高雅、文靜,相反則感到單調、平淡而無力。
鄰近色相對比的色相感,要比同類色相對比明顯些、豐富些.活潑些,可稍稍彌補同類色相對比的不足,可不能保持統一、諧調、單純、雅緻、柔和、耐看等優點。當備種類型的色相對比的色沉放在一起時,同類色相及鄰近色相對比,均能保持其明确的色相傾向與統一的色相特征。這種效果則顯得更鮮明,更完整,更容易被看見。這時,色調的冷暖特征及其感增效果就顯得更有力量。對比,将在冷暖對比一節裡再作詳述。
對比色相對比的色相感,要比鄰近色相對比鮮明、強烈、飽滿。豐富,容易使人興奮激動和造成視覺以及精神的疲勞。這類矚子的組織比較複雜,統一的工作也比較難做。它不容易單調,而容易産生雜亂和過分刺激,造成傾向性不強,缺乏鮮明的個性。互補色相對比的色相感,要比對比色相對比更完整、更豐富、更強烈,更富有刺激性對比色相對比也會覺得單調、不能适應視覺的全色相刺激的習慣要求,互補色相對比就能滿足這一要求,但它的短處是不安定、不協調、過分刺激,有一種幼稚、原始的和粗俗的感覺。要想把互補色相對比組織得傾向鮮明、統一與調和,配色技術的難度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