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迷信混進劇本殺:學生為主要群體,扮“鬼”者脖子被撓出血印,有商家用“十八禁”攬客,專家稱應設級别限制

作者:猛犸調查

“吉時已到,新人入堂。”

屋子裡鑼鼓聲喧鬧,紅色紗幔傾瀉,兩位新人紅袍喜服加身,夫妻對拜彎腰叩首,衆口稱贊金玉良緣。正當衆人沉浸在甜蜜中,燈光驟暗漆黑一片,背景音樂突變,一聲聲凄笑傳進來,主婚人驟然從地上詭異爬起,目光呆滞無神,臉上沒有一絲血色......

這不是電視情節,卻在真實的劇本殺裡上演,每每想起主婚人“變臉”的那一幕,22歲的阿雅總會習慣性将卧室的夜燈打開,陪伴自己入睡一宿。作為一個劇本殺愛好者,阿雅最近偏愛“恐怖本”,部分充斥着靈異、驚恐元素,為追求刺激演繹招鬼、請筆仙、陰婚等故事情節,也給她帶來不少心理負擔。

劇本殺,一種全新的沉浸式遊戲體驗,作為Z世代的人氣擔當,被推上風口浪尖。從一線城市到五線小鎮,劇本殺線下門店正在野蠻生長,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遊戲劇本正在産出,由于新生行業缺少監管,劇本中紮根的一些傳播内容頻頻引發公衆質疑。

迷信混進劇本殺:學生為主要群體,扮“鬼”者脖子被撓出血印,有商家用“十八禁”攬客,專家稱應設級别限制

到底有多恐怖?

“每看懂一個細節,心裡涼上一分。”玩過十幾個恐怖本的23歲小雨,現在還清晰記得不同劇本的驚悚演繹,有的需要念“招鬼令”,有的需要聯合“請仙”,還有做法燒紙等等。陰宅内燈光忽明忽暗,桌上淩亂擺放着殘肢道具,音樂充斥着詭異驚悚,還有NPC(非玩家角色)出來不定時恐吓轟炸......

“閉上眼睛就是恐怖的畫面,單人搜證環節差點吓得我當場‘去世’。”盡管小雨在日常生活中是一名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但置身于黑暗中的恐怖場景中仍感到不适,一次她進入漆黑的房間單獨搜尋證據,一隻手臂抓住了她的腿,身後突然出現一個披頭散發的女人,這讓她忍不住高聲尖叫。

“知道會害怕,但還是想嘗試,好奇心害死貓!”雖然是身經百戰的劇本殺老玩家,在面對一些靈異恐怖本,小雨的表現依舊不淡定,每次刷本之後心裡會不斷反複回想驚悚的細節,讓她不敢走夜路、甚至害怕獨處,但又忍不住繼續尋求新的刺激。

迷信混進劇本殺:學生為主要群體,扮“鬼”者脖子被撓出血印,有商家用“十八禁”攬客,專家稱應設級别限制

阿雅還講述了某劇本中“請筆仙”的環節,在微弱的燭光下,幾個玩家跟着主持人朗誦“密碼”,互相将手交疊在一起,攥緊鉛筆在白紙上繪圖,儀式結束後冒出一身冷汗。“存在即合理,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雖然知道這隻是一場遊戲,但阿雅開始對此類事物存有一些敬畏。

與小雨、阿雅一樣的劇本殺癡迷愛好者25歲的茶雷,對于恐怖本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雖然也因為好奇涉獵過這種類型的作品,但是真的很難有代入感,反而會使人發笑。”

茶雷從2019年喜歡上劇本殺,已經陸續玩過一百多個不同劇本,曾經一段日子就是“吃飯睡覺打本”,也踩過很多“雷本”,對于劇本的品質格外注重,目前正籌備開設一家線下門店。

茶雷說,恐怖本有一部分涉及到封建迷信和鬼神,但是大部分都以鬼神作為外殼,讓劇本中的兇殺案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令人捉摸不透,還有一小部分的恐怖本僅為吓人,為了鬼神而胡編亂造完全讓人難以了解。

茶雷喜歡在劇本中與角色共鳴,口味偏愛硬核推理類劇本,其次是情感沉浸類,當他遇到好玩的劇本,在結束之後會有落差感,甚至很長一段時間裡,生活中都還會念念不忘劇本中的角色、故事、作案手法等等。“偶爾也會想如果我是他,我會如何在生活中選擇,是真的深刻入戲之後再從角色中抽離的那種落差感。”

迷信混進劇本殺:學生為主要群體,扮“鬼”者脖子被撓出血印,有商家用“十八禁”攬客,專家稱應設級别限制

為什麼營造恐怖?

一部好的劇本,能讓像茶雷這樣的忠實玩家在劇本中與角色共鳴,通過細枝末節的線索推理,一層層抽絲剝繭抓住兇手,在推理的同時有淚有笑,這是遊戲劇本的監制與編劇最想達到的效果。

但目前劇本殺正處于新興産業,市場環境魚龍混雜,總有商家為獲利打起擦邊球,出現一些黃暴本,内容涉及血腥、暴力以及色情橋段。不少黃暴本刻意加入性暴力犯罪、大尺度香豔細節描寫,将低俗情節與推理過程捆綁在一起,用“十八禁”噱頭吸引玩家,不斷逾越道德底線。

“玩家需求決定市場,有人寫有人賣,自然是有人需求。”90後的蘇蘇是一名劇本監制,經手寫過不少劇本。她認為恐怖本更容易讓玩家有直接體驗,在情節中設計NPC扮鬼吓人,店家也會按照實際需求進行調整。

“硬核本,要盤出來才吓人!”蘇蘇曾監制過一本恐怖類劇本殺,屬于“細思極恐型”。相對于恐怖本,蘇蘇更偏重于情感本和推理本,在市場佔有率上情感類劇本需求較大,制作周期需要看劇本修改情況和品質,最快1個月最慢1年。

蘇蘇說,從劇本編排層面來講,恐怖本大部分應該是先構思如何吓人,寫作方式因人而異,比較直覺的是NPC數量以及“鬼”的出場方式和頻率。甚至搭配的背景音樂和演繹也會考慮進去,鬼要怎麼演,還會給出參考視訊,場景的實際布置一般看店家。

“簡單的是關燈,NPC扮進來吓一下,還有玩家單獨去小黑屋搜證,兩隻鬼在裡面分頭埋伏,一個演劇情,一個摸到你身後,兩種恐怖程度立見差別。”蘇蘇介紹,在玩家演繹讀本的過程中,店家會自己根據情況做一些修改,達到不同驚悚效果。

迷信混進劇本殺:學生為主要群體,扮“鬼”者脖子被撓出血印,有商家用“十八禁”攬客,專家稱應設級别限制

扮鬼的人

一部劇本想要收獲玩家的認可,兼顧遊戲體驗感的背後,不僅是像蘇蘇這樣的編劇、作者在把關創作,還需要店鋪的實景布置以及DM(主持人)的靈魂演繹。

根據多位玩家講述,恐怖本大多都有詭異的背景音樂,昏暗的燈光,吓人的長發NPC,再加上血腥的場面更讓人冒出冷汗,這些場景布置、角色演繹都能輔助玩家代入角色。

作為劇本殺愛好者的95後潤奇,去年幫助哥哥在鄭州開設了一家700平米的M謀者實景推理館,同時擔任門店的經理人,在開店時裝修了大量實景元素,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營造出劇本遊戲氛圍感。

“劇本都是一樣的,換湯不換藥,就看店家怎麼發揮,我們還是要尊重玩家,如果不想體驗恐怖劇情可以簽署一個認慫協定。”潤奇介紹,店鋪目前有百種劇本,恐怖本、情感本比重各占40%,剩下20%是推理本,恐怖本的實際效果因人而異,部分驚悚橋段演繹都是店家可以掌控的範疇。

曾在知名劇本殺門店做過一年多主持人的姚仔,自嘲扮鬼經驗豐富,有時還需要他即興發揮。“女孩子玩得居多,有的男生未必比女生膽大,有的被吓出去不敢回來,還有玩家因為害怕去打我,給我打得不輕。”

令這位“老鬼”姚仔印象深刻的一次扮鬼經曆,是他躲在簾子後面準備“突然出現”,不巧被一個男玩家發現後撞到,胸口疼了好一陣,就連脖子還被對方撓出了血印。

姚仔還透露,玩恐怖本不隻是充斥着驚悚情節,它還是脫單神器,因為在極度恐懼的情況下腎上腺素瘋狂飙升,玩家在慌亂中難免有身體接觸,進而加速感情升溫,為此成功脫單的不在少數。

迷信混進劇本殺:學生為主要群體,扮“鬼”者脖子被撓出血印,有商家用“十八禁”攬客,專家稱應設級别限制

什麼人在玩劇本殺?

不可否認的是,劇本殺正在逐漸成為都市年輕人的日常聚會玩樂方式之一,企查查在7月釋出《企查查2021年企業發展半年報》顯示,在新消費領域,劇本殺相關企業上漲294.4%。

基于美團使用者資料調研的《2021實體劇本殺消費洞察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實體劇本殺市場規模預計将達154.2億元,消費者規模有望達到941萬,其中主要的消費人群超七成為30歲以下的年輕群體。

因為疫情防控要求,部分城市的劇本殺、KTV等密閉性場所已暫時營業,但猛犸新聞記者在前期對劇本殺門店的走訪中發現,周末客流量較大,學生能占至60%以上,利用假期時間組隊“開本”,也有職場達人會在周末閑暇“拼本”,希望通過遊戲結識更多新朋友。

門店經理人潤奇介紹,劇本殺算是一個開放型的社交方式,來店鋪消費的大多數是初高中生、大學生和職場白領,玩家主要群體是學生,年齡大概在15-20歲之間,初高中生、大學生比例能占到68%,客單價在百元,學生會更注重價格優惠。

“來我們店玩恐怖本的群體,基本上80%都是學生。”潤奇坦言,未成年的學生到店玩劇本殺,他們都會首先推薦一些家國情懷的劇本,更具有價值導向,一旦挑選恐怖本就會尊重玩家選擇。

曾有微網誌熱搜提到“00後小夥因沉迷劇本殺入戲太深,在半夜大喊大叫”,被醫生診斷為遊戲成瘾且伴随明顯焦慮情緒,引發了公衆對于劇本殺的讨論,不少父母為此擔憂,認為青少年思想發育并不成熟,并不适宜玩重口味劇本殺。

劇本殺愛好者茶雷認為,一些涉及恐怖、靈異、血腥的劇本并不适合向低齡群體傳播,門店經理人潤奇對此意見相左,他認為一些玩恐怖本産生過激反應的群體,大多是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不能夠完全代表恐怖本的所有玩家真實反映。

迷信混進劇本殺:學生為主要群體,扮“鬼”者脖子被撓出血印,有商家用“十八禁”攬客,專家稱應設級别限制

超百億市場規模背後亟需監管

“青少年玩恐怖類劇本殺的心态,其實就是因為追求刺激和好奇。成年人能夠合理判斷個人心理承受能力,但未成年人不能。”河南省兒童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基地心理門診副主任醫師、心理治療師葉蓓分析,青少年心理有很多沖突性,生理成熟掩蓋了心理上的幼稚,但青少年的生活、社會經驗不豐富,容易對新興事物産生興趣,進而去自我挑戰嘗試。

葉蓓說,從根本内在因素去分析,初高中生對于劇靈異恐怖本産生好奇,可能源于孩子對死本能的探索,但不僅僅隻在劇本殺時産生,日常的電影片段、參加葬禮都有可能觸發死亡好奇點。

在葉蓓看來,新興産業劇本殺應設定級别限制,對于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劃分合理範疇,除了相關部門的有效監管,更需要家長格外注重跟孩子積極溝通,及時把握情緒波動。

看似極速擴張的朝陽産業,超過百億市場規模的劇本殺正站在風口浪尖,誰來管、怎麼管一直是行業痛點,引導劇本殺行業規範經營箭在弦上。

11月9日,上海市文化旅遊局牽頭研究起草了《上海市密室劇本殺内容備案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6條提到密室劇本殺經營中使用的故事劇本、設定的故事情節不得含有宣揚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以及與毒品有關的違法犯罪活動等故事情節。

11月,株洲市多部門聯合成立“劇本殺”經營場所專項檢查小組,在市區内開展專項檢查行動,主要檢查“劇本殺”場所使用的劇本是否含有傳播含有宣揚淫穢、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賭博、引誘自殺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等多項檢查。

劇本殺作為當下的新鮮遊戲,在年輕消費市場表現不俗,也是一種放松心情、減輕壓力的娛樂創新方式,年輕人能夠盡情發揮想象力和探索能力,在生活之餘過把“戲瘾”,但劇本的内容應避免追求靈異、迷信、淫穢色情以及血腥暴力等低級趣味,這需要監管部門參與進來管理把控,做到汰劣留良推動行業自律。

新聞/民生/維權熱線:0371-65830000 / 16603712315。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猛犸新聞】所有,今日頭條已獲得資訊網絡傳播權獨家授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張莉/文圖

編輯:夏雨

統籌:巫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