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泸縣6.0級地震震中别樣中秋:冷清熱鬧交織 帳篷外點亮團圓彩燈

作者:海外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泸州9月21日電 題:泸縣6.0級地震震中别樣中秋:冷清熱鬧交織 帳篷外點亮團圓彩燈

作者 賀劭清 嶽依桐 何勇

除了主幹道兩旁用于防止磚塊瓦片掉落的醒目藍色圍擋以及冷清的街道,四川省泸州市泸縣福集鎮看起來似乎與其他小鎮沒有什麼不同。21日正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在泸縣6.0級地震發生後的第5天,這個位于震中的小鎮仍在慢慢恢複。

泸縣6.0級地震震中别樣中秋:冷清熱鬧交織 帳篷外點亮團圓彩燈

藍色安置帳篷密密麻麻。 張浪 攝

一家名為“北城酒佳”的餐館門口貼着四川省住建廳釋出的建築評估情況,綠色的紙上印着“可以使用”四個大字。作為周邊唯一仍在經營的餐館,老闆謝世良進進出出地忙着為客人端菜倒水。“我們鎮上居民都很安全,受傷人數很少,很幸運。”這位52歲的中年人說,晚上全家要聚在一起吃團圓宴。“就吃家常菜,家人在一起,平平淡淡就是幸福。”

泸縣6.0級地震震中别樣中秋:冷清熱鬧交織 帳篷外點亮團圓彩燈

安置點内的兒童驿站。 張浪 攝

與周圍商家緊閉的卷簾門對比,有五六桌客人的“北城酒佳”内,氣氛相對熱鬧。忙碌一上午後,13時許,泸州太昌能源有限公司搶險隊的勞工們才走進餐館。一行人中,除了身穿紅色工作服的勞工,還有專程前來陪伴節假日仍在此忙碌的父母的孩子。“多點了幾個菜,簡單過一個中秋節。”勞工祝明洪說。

“我們多做一點,可以讓更多人中秋節回家,在家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團圓飯。”祝明洪介紹,他和同僚于16日地震發生後,便來到福集鎮開展搶險工作,期間未曾休息。“最初我們為防止地震帶來的次生災害,進行了區域斷氣工作,現在則主要根據政府提供的名單進行入戶檢查,對符合條件的房屋恢複供氣。”

泸縣6.0級地震震中别樣中秋:冷清熱鬧交織 帳篷外點亮團圓彩燈

安置點群眾正排隊領取月餅等。 張浪 攝

“之前我們這裡很熱鬧,因為處于321國道上,很少有這麼冷清的時候。”福集鎮人民政府黨建工作辦工作員雷鳳麗說,目前多數救援人員已撤離,群眾大部分被集中安置,街道上人少,營業的店鋪也少。“希望随着重建工作不斷推進,家鄉可以早日恢複往日的熱鬧景象。”

當地部分暫時無法返家的群眾,搬入了“更新”的安置點。安置了1000多位受災群眾的東方紅郎廠區集中安置點正是其中之一。

記者來到該安置點時,大門外十分冷清,但走進其中,密密麻麻的藍色安置帳篷一眼望不到頭,為慶祝傳統佳節,不少帳篷還挂上了印着“福”字的小彩燈。小孩的玩鬧聲、嬰兒的啼哭聲、大人們聊天的聲音交織傳來,讓人感到生活氣息十足,與安置點外的安靜形成強烈反差。

今年50歲的村民陳德華正拿着手機和親人視訊,展示自己新入住的安置帳篷。“這裡可以洗熱水澡,上廁所也更友善。我和81歲的老母親,還有一些親戚朋友目前都住在這裡。”談及損毀嚴重不能居住的房子,陳德華直言有些迷茫和難過,但節日還是要過。“領了月餅,還沒舍得吃,準備晚上月亮出來了,一邊看月亮一邊吃。”

在安置點的兒童驿站,不少兒童正排隊坐搖搖車、玩呼啦圈、下棋,不時發出歡樂的笑聲,似乎沒有被地震所影響。地震發生後,志願者鄧淑容第一時間從四川自貢趕來,堅持為受災群眾服務。當日上午,志願者們為孩子們送上自貢彩燈,還組織表演了原創的節目。“中秋節雖不能和家人團圓,但看到安置點孩子的笑容,我覺得很幸福。”鄧淑容笑道。

夜晚未至,但安置區内很多帳篷已經提前點亮了象征團圓的小彩燈。龍腦橋初級中學校校長陳友和老師擡着兩個大紙箱來到安置點,給受災學生發放牛奶、月餅。“有什麼事就和老師聯系,不要到處跑。”陳友将三塊月餅放在學生手上,叮囑道。

當日氣溫最高時超過30攝氏度,發放完月餅,陳友的衣服被汗水打濕,緊緊貼在身上。但他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匆忙走進帳篷中,和學生交流。(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