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 面對疫情,10月23日,麥積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向全區20個鎮(街道)、414個村(社群)兩級退役軍人服務站轉發《緻隴原廣大退役軍人的一封信》,全區廣大退役軍人聞令而動,大力發揚“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作風,迷彩服換成了防護服,高鐵南站、封控小區、社群服務點、核酸采樣點、義務送餐、愛心捐贈,處處都有退役軍人志願者的身影。
迅速行動,主動擔當
10月25日,2021年的30名轉業士官主動請纓,志願服務所在社群的疫情防控。經社群的統一安排,他們以志願者的身份參與到了4個包抓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們第一時間對包抓小區全體住戶進行了詳細摸排,從住戶的基本情況、14天内的行程軌迹、重點區域來麥返麥人員接觸史、疫苗接種情況等方面建立了詳細準确的摸排台賬;為所有住戶辦理了通行證,嚴格落實“兩碼一證”管控出行制度;24小時在包抓小區值班值守,嚴格管控人員出入;對包抓小區公共區域進行定時消殺,向小區住戶宣傳疫情防控常識和規定;組織小區住戶按時定點進行核酸檢測。
疫情防控工作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馬虎,小區管控更要得到住戶群衆的配合與了解,工作過程中的他們耐心細緻,幫助小區居民運送生活必需品不怕苦不怕累,公共區域消殺深入徹底,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向群衆宣誓“從前是人民的子弟兵,永遠是人民的子弟兵”。
戰疫争先,沖鋒在前
面對疫情,麥積區人武部迅速集結基幹民兵,200多名退役軍人積極響應,加入到了民兵應急分隊志願服務疫情防控。兵貴神速,刻不容緩。應急分隊在區疫情聯防聯控上司小組統一安排下,迅速部署到位,在全區210個點位,進行卡點封控、場所消殺、搬運物資、宣傳引導等工作,建構了一堵堵“民兵防控牆”。
麥積疫情,牽動着每個人的心。多支醫療隊從四面八方星夜馳援。民兵應急分隊緊急行動,發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戰鬥”的精神,日夜奮戰,為600多名醫務人員保障防護物資和檢測試劑,為外地援麥醫療隊分發防護物資數萬件;深入橋南街道為3個社群發放防疫物資,為8個小區幫助社群組織進行核酸檢測工作;在橋南體育場搬運物資、規整倉庫、清理場地協助建設3座移動方艙核酸檢測實驗室,協助建設的方艙核酸實驗室投入使用,滿足每日4.5萬管檢測需要。
“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疫情發生後,全區在村(社群)擔任“兩委委員”的186名退役軍人主動作為,在村(社群)管控一線,他們以志願者的紅馬甲、紅袖章為“軍裝”,以測溫計、消毒噴壺、小喇叭為“鋼槍”,各鎮點位上退役軍人志願者與村幹部密切配合,對進出村人員量體溫、問事由、做登記,對進出車輛進行消毒。他們在各個崗位上展示着“退伍不褪色”的優良品質,守好村(社群)第一道防線,用實際行動築牢守護群衆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衆志成城,共克時艱
麥積區退役軍人志願者服務隊隊長霍子隆經營的酒店因疫情防控暫停營業,但他的志願服務沒有暫停。為保障抗疫一線從業人員的飲食,他召回酒店從業人員,在做好酒店内部疫情防控的同時,開展為一線防疫人員義務送餐活動。所屬員工被分成制作、打包、運送三個小組,每個過程他都嚴格把關,確定第一時間将營養健康的熱飯熱菜送到防疫從業人員手中,送出的每一份便當都飽含着一個退役軍人的熱心。自10月29日以來,送餐活動從未間斷,日供應量3000餘份。
退役軍人志願者劉波作為一名企業負責人,時刻不忘自己身上肩負的社會責任,自10月25日以來,他出資并組織人員,向醫院、交警隊、社群等疫情防控一線20多個點位捐贈總價值15萬元的牛奶、面包、蔬菜,口罩、消毒液等生活防疫物資。
曾經在部隊,他們保衛一方國土;今日到地方,他們守護百姓平安。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退役軍人志願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麥積區退役軍人志願者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革命鬥争精神,聽從黨的召喚,服從防疫戰鬥指令,沖鋒陷陣在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再一次用行動彰顯了退役軍人的擔當與奉獻!
(天水線上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