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林:我隻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

張林:我隻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

新冠疫情突襲蘭州,共青團蘭州市委第一時間發出倡議,号召廣大團員和青年志願者有序投入抗疫一線。10月19日,蘭州市防疫應急志願服務隊6個分隊緊急集合完畢,第一批1121名志願者迅速在團旗下集結,這1121名志願者中,就有張林的名字。

張林:我隻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

左三為張林

“我家近,随叫随到!”這是張林第一天報道時作出的承諾。他是一家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疫情發生後,企業第一時間積極響應“工地停工”的倡議,平時忙的不站點兒的張林一下子成了沒事人。“力所能及的為大家做一些事吧。”随即,他就向青年志願者協會報到,并自行采買了一些友善面、礦泉水、手套、口罩送到了雁甯路青年之家。

張林:我隻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

左二為張林

“你就留在青年之家吧,協助物資保障組。”簡單的任務分工後,張林投入了工作。聯系物資捐贈方、約定捐贈時間、告知具體地點、協調停車點,搬運物資、記錄物資、物資入庫、運送物資……雖然隻承擔了物資保障組的一小部分工作,但工作的繁雜和忙碌程度還是超出了張林的預期。“平常工作就很忙,但沒想到青志協的工作這麼忙,這更加堅定了我每天都要來幫忙的決心。”

張林:我隻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

“他們每天接打幾百個電話很正常,接收和捐出物資幾十撥,協調調配上萬名志願者,還有很多臨時需要協調的工作,真是千頭萬緒。”張林忙碌着,向記者簡單介紹青志協的情況。正說着,有人喊了一聲,“西固和七裡河緊缺志願者,需要下社群,誰能聯系。”

張林:我隻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

車上為張林

“我聯系吧,放心,一定辦到。”張林應聲道。“工地在七裡河,離西固也近,還有二三十個管理人員可以外出,我趕緊協調一下。”說着,張林打電話聯系了起來。

張林:我隻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
張林:我隻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

“安排妥當了,30個人,半個小時就能到,口罩自備,可以長期志願服務。”十幾分鐘後張林向負責人彙報了一聲,真是高效率。“哦,對了,我聯系的一批物資明天早上10點到青年之家。”張林提醒道。

張林:我隻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

右一為張林

“蘭州市演出行業協會的物資馬上就到,咱們得出去搬一下。”一聲吆喝,張林和幾個志願者放下手裡的活兒,很自然地拿起桌上的手套出了門。500件礦泉水,他們搬了四十多分鐘。“歇會,一會還得去趟山字石社群。”張林喘着粗氣一屁股坐到了台階上。為了工作友善和高效,張林這段時間一直開着私家車接送志願者和醫護人員,偶爾也送物資、送飯,還有十來分鐘,他就要去社群接人了。

張林:我隻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

在青年之家的工作就是這樣,瑣碎而忙碌。忙碌的工作常常讓張林顧不上吃飯、顧不上洗澡、顧不上回家,但他還是每天準時到雁甯路青年之家聽候差遣。“我隻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沒做什麼大事。”他這樣評價自己。其實,他所做的一切“紅馬甲”都記得。

張林:我隻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

志願服務21天,運送物資16趟,接送志願者76次,聯系捐贈物資2萬元,組織30人的志願服務隊在安甯開展志願服務超過5000小時……

正如張林所說,他隻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平日裡,他隻是你我的朋友、鄰居、同學、同僚,疫情來襲,他們就是逆行者、堅守者、奉獻者。

一個人的堅守與擔當折射着這座城市的堅守與擔當。正是因為有像張林一樣千千萬萬普通的志願者第一時間站出來守護家鄉,我們才更有信心,蘭州的疫情防控一定能取得勝利!

END

張林:我隻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

編輯:暖小團

校審 | 王樹林、牛小憶

來源丨共青團蘭州市委

張林:我隻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

點亮“在看”,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