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們經受的磨難可能隻是宇宙萬物中一個微不足道的特例

作者:你讀沙龍

《苦煉》書摘賞析之二

我們經受的磨難可能隻是宇宙萬物中一個微不足道的特例

澤農母親

西蒙稱贊她在朝上帝去的路上不斷向前邁進。他對這位伴侶的敬意沒有因日常生活的瑣碎而磨損。這個年老的男人在那些被選中的人身上,故意忽視他們心靈表面顯而易見的瑕疵、陰影和缺陷,他看見的也許隻是他們自身最純粹的部分,或者他們自己希望成為的樣子。在他收留的那些預言家們可憐的外表下,他認出了聖人。自從第一次見希爾宗德,他就被她純淨的目光所感動,他視而不見她憂傷的嘴唇上近乎陰郁的皺紋。在他眼裡,這位瘦削而倦怠的女人始終是一位大天使。((澤農是一個非法私生子)

災難

鼠疫經波西米亞進入德國。它伴随着鐘聲一路不慌不忙地過來,俨然是一位皇後。它俯身湊到飲酒者的杯子上,它吹滅坐在書堆中間的學者的蠟燭,它為教士的彌撒效力,它像臭蟲一樣藏在煙花女子的襯衫裡;鼠疫将某種蠻橫的平等,某種刺激而危險的冒險欲望,帶到所有人的生活裡。貝爾迪克特死了,天主經和聖母經保證了她的靈魂得救,瑪爾塔對自己的命運并沒有同樣的信心,在災禍面前,她是怯懦的,她曾經以為自己很疼愛表妹,但在鼠疫面前卻未能忠實于這個無辜的女孩。

世道的苦難讓聖科姆濟貧院人滿為患,除了常來的病人,還有一些人很難再見到第二次;這些鄉下人帶着出逃前匆匆收拾得亂七八糟的家什,或者他們從着火的房子裡搶救出來的東西,女人們背着用肮髒的布包裹起來的孩子。軍隊依例将造反的農莊洗劫一空,這些被驅趕出來的鄉下人幾乎都遭到過毆打,他們忍受着傷痛,然而他們最主要的病痛不過是饑餓。還有一些人不太唉聲歎氣,但是他們顯得更加焦慮不安,通常獨自一人或者三三兩兩趕路,可以認出他們是來自内地城市的手藝人,很有可能是血腥議會追捕的對象。

澤農與上尉的談話

“不過是戰争政策而已,上尉!”澤農說。“我們生活在其中,就像你們躲在掩體和戰壕裡。我們最終為其中的暗示而自鳴得意。愚蠢的人相信我們,還有一些蠢人,以為我們比他們更蠢,于是離我們而去,剩下的人在迷宮裡尋找自己的出路,學會跳過或者繞過謊言的障礙。”

“你将人們的虛僞誇大其詞了,大多數人想得很少,哪裡還能想到什麼言外之意。”上尉聳聳肩說。“我認識死亡,在切利索萊将我打翻的那顆火槍子彈,到後來讓我複活得滿滿一杯燒酒之間,有一個黑洞。如果沒有中士的水壺,我可能還在那個洞裡呢。”

“我同意你的說法,盡管要贊同不朽這個概念,有很多話可說,跟要反對它可說的話一樣多。在死亡中消逝的,是不是靈魂的動作和外形,而非它的本質呢?”煉金術士說。

澤農與病疾的修道院長的對話

“我堅持不下去了,朋友。基督降臨以來,差不多過去一千六百年了,似乎救贖已經一勞永逸地完成了,我們隻需要在這個世界上得過且過,要不然至多完成自己的得救。的确,我們在宣揚信仰,我們帶着它招搖過市,我們興高采烈地迎接希望,而我們往往隻不過用昂貴的價格将它兜售給虔誠的信徒。但是,誰會關心慈悲,除了幾個聖人,而且,我們一想到他們行善的方式是如此狹隘就會顫抖,然而,到了我這個年紀,身為修道士,過于柔軟的悲憫之情常常令我覺得是自己天性中的瑕疵,應該與之抗争。”

“一切事物都具有它的一部分,它可以感覺,也多多少少有意識,一切事物都具有它的一部分,我自己夢見過石頭無聲的沉思......根莖向着陽光生長,陽光是它至高的善,它因缺水而衰敗,因寒冷而收縮,有時則全力抵抗另一些植物不公平的踐踏。其餘的一切,我想說的是礦物世界和精神世界,如果它們存在的話,也許是沒有知覺和安安靜靜的,在我們的歡欣和痛苦之外,或者在它們之内。我們經受的磨難,院長先生,可能隻是宇宙萬物中一個微不足道的特例,這樣也許可以解釋那種恒定不變的物質的無動于衷,而我們虔誠地将這種物質稱之為上帝。”

院長克制住一絲震顫。

他吹滅燈。雪停了,冰涼死寂的白色充滿整個房間;修道院的斜屋頂像玻璃一樣閃閃發光。隻有一顆黃色的星辰在金牛座南方閃爍着黯淡的光芒,它距離璀璨的畢宿五不遠。澤農早已放棄勾畫占星圖,他認為我們與這些遙遠的星體之間的關系過于模糊,不足以進行确切的演算。他并非不知道,根據他和院長兩人的生辰天宮圖,土星目前的位置足令人生畏。

書籍介紹:

我們經受的磨難可能隻是宇宙萬物中一個微不足道的特例

十六世紀初的歐洲,澤農出生于布魯日首屈一指的富商家庭,對一個私生子而言,澤農是為教會長大的。然而二十歲時,他決定離家出走,到大千世界去探尋知識。他在三十多年裡遊曆了大半個世界,然後隐名埋姓回到布魯日,在濟貧院裡為窮人看病。一樁與他幾乎無關的僧侶風化事件令他的真實身份暴露,經世俗司法當局與教會的聯席審判,澤農被判火刑。1569年2月,寒冬将盡的時候,澤農在臨刑前夜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出生的城市裡死去。《苦煉》書名取自歐洲中世紀煉金術的一個術語,指的是将物質放在坩埚中進行煅燒和分離,以提煉出純粹成分的過程,這是整個煉金術的第一步,也是最為艱辛的一個步驟。主人公澤農身兼醫生、哲學家、煉金術士幾重身份,無論對世界還是對人自身的認識,都不甘心接受任何現成的概念,而是不惜冒着生命危險,用畢生的觀察、實踐和思考來努力獲得接近于真理的知識。澤農一生的上下求索,濃縮了從中世紀到文藝複興時期幾代人文主義者對知識和人性的探求。在這個意義上,澤農之死也是一曲文藝複興終結的挽歌。

作者介紹:

我們經受的磨難可能隻是宇宙萬物中一個微不足道的特例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Marguerite Yourcenar,1903-1987),出生于比利時布魯塞爾,成長時期在法國度過,同時遊曆歐洲各國。1939年起定居美國東北海岸,1987年在緬因州荒山島辭世。1980年尤瑟納爾入選法蘭西學院院士,成為該機構350年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院士。尤瑟納爾是一位典型的學者型作家,深受自古希臘羅馬以來的歐洲人文主義傳統浸潤;同時,她很早就意識到歐洲中心主義的局限,一直對東方哲學和文學抱有濃厚興趣。她的作品以淵博的學識、廣闊的視野和深邃的哲思見長,包括詩歌、戲劇、随筆等,尤以小說創作著稱。主要作品有小說《哈德良回憶錄》《苦煉》《默默無聞的人》等,回憶錄《世界迷宮》三部曲也享有盛譽。《苦煉》從醞釀到成書曆時四十餘年,尤瑟納爾漫長的創作過程也堪稱一部人生的煉金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