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空軍首次打下美蔣偵察機,劉亞樓寄希望于一營,沒想是二營打下的

作者:軍史瞭望

作者:史倌

當RB-57D飛機越過濟南,繼續朝着北京方向入竄後,空軍劉亞樓司令員和成鈞副司令員就進入了指揮所。看到RB-57D飛機從濟南飛到滄縣的這一段上,我殲擊機一批接一批地跟蹤攻擊均未奏效,他們便指令北京軍區空軍的殲擊機退出戰鬥,把戰鬥任務交給地空飛彈部隊來完成。

從RB-57D飛機由濟南到滄縣的這段航線分析判斷,RB-57D很有可能是從北京的正南方向,通過一營的火力範圍入竄北京。

在劉亞樓和成鈞的腦海裡,保衛北京的五個營中,一營的戰鬥力是最強的。因為一營的幹部戰士是從全空軍中挑選的,人員素質高;是第一期接裝訓練的部隊,又是蘇聯人親手教的。這個營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連打了兩次靶,發射了五發飛彈,四發命中了目标。五個營相比,當然一營打下來的把握比其他營要大。今天的RB-57D飛機極有可能就從這個營的火力範圍通過。他倆人寄希望于一營,顯得信心十足,兩眼緊緊盯着一營的陣地,等待着一營的勝利消息。

空軍首次打下美蔣偵察機,劉亞樓寄希望于一營,沒想是二營打下的

RB-57D飛機飛過了滄縣之後,飛行航向逐漸改變,尤其飛到了天津之後,距離二營100公裡的時候,其航向明顯改變為從北京的東南方向,可能通過二營的火力範圍向北京入竄。

劉、成倆人的目光又從一營的陣地,轉移到了張家灣機場的二營陣地上。

知彼知己,是指揮員指揮打仗的第一要素。此時的劉亞樓,還從未到過二營,對二營的情況了解得并不多,二營究竟能不能把RB-57D飛機打下來,他心中還無數。

劉亞樓問成鈞:“二營接裝訓練搞得怎麼樣?”

成鈞說:“二營的接裝訓練搞得也不錯,全營考試成績優良,實彈打靶雖然飛彈飛偏了,沒有打下靶機來,但那是因為蘇聯生産的天線收發車把方位角天線的掃描馬達的兩個線頭接錯了位置,不是他們的戰鬥準備、射擊指揮和戰鬥操作的問題。營長嶽振華是個老高炮,當過營長、團參謀長、團長,在北韓戰場上帶兵打過仗,也擊落過敵機,在作戰指揮上還比較沉着靈活。”

空軍首次打下美蔣偵察機,劉亞樓寄希望于一營,沒想是二營打下的

其實,成鈞了解劉亞樓的意思,是問他二營有沒有把握把敵機打下來。可這畢竟是世界上首次使用地空飛彈作戰,誰也沒有實戰經驗可借鑒,結果如何誰也不敢事先把話說得太死,是以成鈞沒有從正面肯定地回答劉亞樓的問題。

标圖桌上RB-57D飛機的航迹,一點一點地從北京的東南方向向北京延伸來,就要飛到二營的火力範圍了,劉亞樓和成鈞倆人的拳頭也祺得緊緊的,等待着北京軍區空軍指揮所傳來二營的戰鬥報告。此時,空軍指揮所裡的參謀人員,也都看出了兩位首長的心情,大家注視着司令員的眼神,指揮所裡鴉雀無聲,死一般的寂靜,連标圖桌上的雙鈴馬蹄表針“滴滴答答”的響聲,都聽得十厘清楚。

突然,空軍指揮所對北京軍區空軍指揮所的方向參謀報告:“二營發射飛彈三發,首戰告捷!擊落RB-57D飛機一架,敵機殘骸墜落在河北省的安平鎮和河西務一帶。”

劉亞樓和成鈞一聽二營把RB-57D飛機給打下來了,高興極了,立即指令北空叫二營去抓獲飛行員和尋找飛機殘骸,并向其報告結果,在接到二營已經找到飛機殘骸的報告後,劉亞樓立即驅車向現場趕去。

空軍首次打下美蔣偵察機,劉亞樓寄希望于一營,沒想是二營打下的

這個時候,劉亞樓對嶽振華還不太熟悉,從面孔上還對不上号,因為一個地面部隊的團長、營長,沒有突出的典型事迹,能接觸到空軍司令員的機會是很少的。

劉亞樓下車後,嶽振華上前敬禮,做自我介紹。劉亞樓握着嶽振華的手說:“祝賀你們,你們打得很好!我和成副司令員在指揮所裡看着RB-57D向你們營的方向飛來,還替你們捏着一把汗,擔心你們接裝訓練時間術短,打不下來。結果你們打得很好,來了一個旗開得勝。”

劉亞樓一一檢視飛機的各個部位。最後走到了因降落傘繩被機翼割斷而摔死的飛行員屍體旁,嶽振華把飛行員的身份證交給劉亞樓看。

飛行員的名字叫王英欽,27歲,上尉,籍貫不明。身份證裡夾着一個漂亮女子的相片,估計可能是他的妻子或者是女朋友,還有少量的美元。

空軍首次打下美蔣偵察機,劉亞樓寄希望于一營,沒想是二營打下的

劉亞樓一邊看着飛機殘骸,一邊對嶽振華說:“這個家夥,依仗着高度的優勢,多次入竄我縱深偵察,欺侮我們一年了。今天他妄想到北京的上空撈稻草,被你們給揍下來了。”

看完了飛機殘骸,劉亞樓對嶽振華說:“好吧!到你們營去,看看同志們,聽聽你們的戰鬥彙報。”

嶽振華是個聰明人,知道一個戰鬥營,尤其是一個地面防空部隊的戰鬥營,能有機會向空軍的司令員親自彙報工作,這是十分難得的機會。為使空軍司令對二營的基本情況有一個了解,給司令員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他一邊乘着蘇式吉普車在前邊為司令員帶路,腦子裡一邊打着彙報的腹稿。

劉亞樓來到二營,進入營的指揮所。營司令部的作訓參謀陳輝亭正在起草《戰鬥詳報》,組織标圖員繪制戰鬥經過圖。一看是營長陪同空軍司令員進來了,急忙放下手中的畫筆,向司令員報告:

“司令員同志:二營指揮所正在編寫《戰鬥詳報》和繪制戰鬥經過圖,請司令員訓示。作訓參謀陳輝亭。”

空軍首次打下美蔣偵察機,劉亞樓寄希望于一營,沒想是二營打下的

劉亞樓伸出手來握住陳參謀的手說:“好年輕精幹的參謀。做參謀工作的就是這樣,戰前忙于戰鬥準備,戰中忙于落實指揮員的指令訓示,戰後還要忙于戰鬥報告。你們辛苦了!”

陳參謀回答說:“首長辛苦。”

做參謀工作的時刻都要領會首長的意圖,營長把司令員引到指揮所來,肯定是為了向司令員彙報戰鬥經過,他立即收拾了标圖桌上的文具,請司令員坐在标圖桌邊,又倒了一杯茶水送到跟前,便退到上報參謀的上報桌旁,聽營長的戰鬥彙報和記錄司令員的訓示。

他從RB-57D飛機從溫嶺入陸開始,飛機飛到什麼時間距離上,他下達了什麼作戰指令,部隊做了什麼戰鬥準備,直到發射飛彈把敵機給打下來。

劉亞樓聽完了戰鬥經過彙報,似乎意猶未盡。接着,對嶽振華說:“你給我說說,從你們接裝訓練開始,直到打完了仗,你們營做了幾件什麼對取得戰鬥勝利有關鍵性作用的工作。”

空軍首次打下美蔣偵察機,劉亞樓寄希望于一營,沒想是二營打下的

這正是嶽振華一路上盤算着要給司令員彙報的。他略加思索之後說:“這次戰鬥總的來說,是蘇聯人怎麼教的,我們就怎麼打的。在這個前提下,我認為我們營有這麼幾件事是抓對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件事是動員全營指戰員與敵人搶時間,學好本領保衛國慶。我們營到長辛店開始訓練不久,6月14日美制蔣幫的RB-57D就入竄到北京上空偵察騷擾,我們抓住這個敵情,對大家進行教育,要求大家發揚革命加拼命的精神,一天要當作兩天用,與敵人搶時間,學好本領,保衛建國十周年大慶。”

嶽振華列舉了幾個幹部戰士拼命刻苦學習的事例,使劉亞樓很受感動。

劉亞樓說:“你們抓得很對,用敵人來動員,比我們自己動員還有說服力!沒有苦的付出,就沒有甜的收獲。你們這個命拼得值,拼得在點兒上,沒有接裝訓練的拼命,就不會有這麼快的戰鬥勝利,希望你們營以後也要保持和發揚這種革命加拼命的精神。”

空軍首次打下美蔣偵察機,劉亞樓寄希望于一營,沒想是二營打下的

“第二件事就是對敵人不要有任何幻想,唯一的就是要時刻準備打仗。”嶽振華說,“10月5日18時,保衛國慶十周年大典的特殊戰備期解除了,上級通知部隊可以放假休息。二營有不少營、連幹部的家都散居在北京,從接裝訓練到現在也都沒回去過,也都盼望着國慶節後補假時回去探探家。可要都回去,就要影響戰備,為此營黨委專門開了會,根據要休息人員的具體情況,合理搭配,輪流逐個安排,保證部隊能随時投入戰鬥。是以,這次戰鬥,雖然國慶戰備期解除了,但主要的射擊指揮崗位和戰鬥操作崗位一個人不缺,而且都是精兵上陣。”

劉亞樓說:“好啊!你們剛一擔負戰備任務,就繼承和發揚了防空作戰常備不懈的光榮傳統。這個黨委會開得好,開到了點子上,是抓了大事,這也是關鍵的一招。”

“第三件事是兵器裝備要随時處于良好的戰鬥狀态。”嶽振華說,“打仗的前一天晚飯前對兵器進行功能檢查時,發現收發車故障了,不能打仗了。地空飛彈營,是全營一杆槍,一個車故障了,就等于全營都不能打仗了。是連夜排除?還是等第二天上班時再排除?連隊給我報告了後,我令他們連夜排除,不排除故障不睡覺。因為部隊剛學了三個月,技師們排除故障的能力低,一直排到天快亮了,才把故障排除掉。故障排除還沒有幾個小時,就收到了RB-57D的敵情通報。如果要等到第二天上班再排除故障,今天的戰鬥就打不成了,就要贻誤戰機了。”

空軍首次打下美蔣偵察機,劉亞樓寄希望于一營,沒想是二營打下的

劉亞樓說:“不排除故障不睡覺,你這個規矩立得好,這要成為一個制度堅持下去。”

“第四件事就是指揮員要透徹領會上級的作戰方針政策,不受中間環節人為差錯的幹擾。”他把在飛彈發射前,營的上報參謀誤報群指揮所叫等一等的指令,他是怎樣處置的,一五一十地彙報了一遍。劉亞樓聽了後,大吃一驚地說:“好危險啊!我和成鈞副司令員在指揮所裡還全然不知中間還産生了這麼一個大幹擾。你在最關鍵的時刻,頭腦清楚,思維靈活,推理分析正确,下對了決心,打下了敵機,這是一個聰明的指揮員的出産品。”

嶽振華說:“這說明我們戰勤人員的業務素質還不高,我們一定要接受這個教訓,抓好戰勤人員的訓練。”

劉亞樓說:“你說得對,要接受這個教訓。你們營的特點是全營一杆槍,任何一個環節上出了差錯,都會給指揮員的作戰指揮造成許多困難,甚至是打不了仗。”

空軍首次打下美蔣偵察機,劉亞樓寄希望于一營,沒想是二營打下的

最後,嶽振華說:“還有一項關鍵性的工作,是上級抓的。這就是實彈打靶。我們營打靶沒打好,司令員可能已經知道了,我也不細說了。打靶雖沒打好,可檢驗出了兵器裝備存在的重大隐患。司令員可能還不知道它的後果的嚴重性。我按靶場上出現的情況計算了一下,如果這次不打靶就進入陣地打仗,那麼這次戰鬥,非但打不下飛機,而且三發飛彈都要落在國慶十大建築之一的北京火車站附近,不僅損失慘重,在國際國内還會造成極壞的影響。後果就不堪設想。是以,我建議上司,今後新兵器裝備部隊後,一定要使用自己的裝備打一次靶,以防後患。我的彙報就完了。”

劉亞樓說:“不聽你的彙報,我還不知道可能産生這麼嚴重的後果。當時如果我們為了節省幾發飛彈,不打這個靶,就會付出比幾發飛彈上百倍的慘重代價。今後新兵器裝備部隊,一定要先打靶,後打仗,這要作為一個制度規定下來。”

嶽振華的彙報,簡捷明了,抓住了幾個關鍵的問題,不長時間就把戰鬥經過和基本經驗講得清清楚楚,對上了劉亞樓的思路,給劉亞樓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空軍首次打下美蔣偵察機,劉亞樓寄希望于一營,沒想是二營打下的

劉亞樓說:“你彙報得簡明扼要,抓住了實質性的問題。二營的黨委是個抓大事的黨委,二營的上司班子,是個一心一意抓工作準備打仗的班子,二營的部隊有可貴的革命加拼命的精神。你的指揮,沉着靈活,決心果斷。我們地空飛彈部隊還要發展,你們是種子部隊,又打過了一仗,擔負着向地空飛彈部隊輸送入才的任務。希望你們努力抓好部隊的建設,為二營再創輝煌。”

劉亞樓離開二營上車前,對嶽振華說:“在北京,在黨中央和毛主席身邊,首次使用防空飛彈打下了飛機,元帥和總部上司一定會來看飛機殘骸,來你們二營視察,你們要做好組織接待工作。”

從此,二營和嶽振華就在劉亞樓那裡挂上了号。

作者簡介:史倌,高校曆史老師,曆史研究員。長期耕耘于黨史、軍史、戰争史。歡迎廣大曆史愛好者交流批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