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布,他的一句話讓人破防:
“我們飛機的設計權,要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裡。”
他就是“殲8之父”顧誦芬院士。

經曆了七七事變的飛機轟炸,還是少年的顧誦芬便燃起航空救國夢。
為了祖國的藍天,顧誦芬和團隊靠着土方法自行設計了自己的噴射機。
又為了搞清楚氣流分離的問題,年過半百未曾接受過專業飛行訓練的他親自飛天觀察機翼變化。
在一次次試飛和不斷的調整下,殲8系列飛機定型成功,并且成為了我國此後30年防空作戰的主力機型。
直到今日,91歲的顧誦芬依然為着心中的航空夢而堅持着努力着。
他用了一輩子的時間,播撒希望的種子,勤于耕種,也收獲碩果累累。
你種下的是什麼種子,便會收獲什麼樣的果實。
這便是我們漫漫人生中指引我們方向,給我們希望的種子定律。
正如《呂語集粹·存養》中所言:
“種豆,其苗必豆,種瓜,其苗必瓜。”
播下什麼,就會收獲什麼;你的付出和收獲也許會不成正比,但唯有播種,才有收獲。
選對适合自己的種子,更好地做準備積攢力量,小小的種子也能爆發巨大的能量,結出最美的果實。
真正智慧的人,早已看透“種子定律”,為自己的人生播種下顆顆恰當的種子。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所謂“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種下的是什麼,得到的就是什麼。
命運從不會無緣無故地青睐于誰,那些看上去的幸運,不過是日複一日的積攢。
每一顆種子的播種,都是無聲無色的,但在堅持和熱愛下,最終會讓人聽到平地驚雷起,看到深處繁花開。
著名導演卡梅隆從14歲開始就因為看到了電影《2001太空漫遊》,在心底種下了一顆想要制作電影的種子。
沒有什麼專業條件的他隻能靠着父親的普通攝影機拍攝一些簡陋的影片 。
為了生活,他幹過包括給别人開卡車等多種工作。
但他從未忘記過自己的夢想。
他辭掉卡車司機的工作,開始進入影壇,從制作特效模型的工作開始,一步步接近熱愛的電影導演工作。
在他的努力下,終于迎來了自己執導的電影《食人魚2》,但卻因為他不被重視,被要求不得參與影片的最終剪輯。
為了拍好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卡梅隆自學意大利剪輯機,用了幾個星期的時間硬是自己一個人剪輯完了整部片子 。
後來,心中有夢的卡梅隆又靠着電影《泰坦尼克号》取得了18.4億美元的票房,打破了全球影史票房紀錄。
電影《阿凡達》更是讓卡梅隆入選《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
是以,想要得到什麼,便朝這個方向用心去播種。
不要擔心阻攔過多,心之所向,不問西東。
明确自己的人生路,找尋适合自己的種子。
然後隻管默默耕耘,時間就會給你最好的答案。
種子很小,果實很大
種子的力量很大,哪怕被壓在巨石之下,也能頑強地生出枝丫。
或頂開石頭,或繞道而行,最終都能收獲果實。
小小的一粒種子,卻擁有頑強的力量,隻要奮力生長,就能碩果累累挂滿枝頭。
然而,不是每一顆種子,都能讓人感到豐收的喜悅。
有的時候,播下好的種子,也會因為培育過程的不用心,果實不盡如人意。
一如電視劇《暖陽之下》中的宋唯一。
剛剛畢業的宋唯一,心中一直有顆叫“文學”的種子,在老家,他一直被當“才子”對待。
然而,當他躊躇滿志地來到北京,想要一展宏圖,卻沒有想到,自己投出去的稿子屢屢被拒。
他不反思總結,而是一味怪自己“沒人脈、沒資源”;他不虛心求教,而是一味想走捷徑,一舉成名。
好高骛遠的結果,便是白白浪費自己的出衆才華和再也回不去的青春,一事無成,屢屢被騙。
心懷夢想,方未來可期,但不想腳踏實地、付出汗水,不懂檢討自身、調整方向,再好的夢想,也是幻想。
再好的種子,也沒辦法生根發芽,枝葉茂盛。
反之,在播種之後,一邊勤懇努力,一邊放眼看大局,在時間的發酵下,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果實。
有這樣一個男孩,本應健康快樂地成長,卻突遭生活的劇變,因病成為殘疾。
她的母親沒有是以放棄他,而是一直給他播種着希望的種子:
在語言上鼓勵他,在行為上支援他,一有空就和孩子一起練習走路。
有一次,母親得了重感冒,全身無力,但想到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便依然強忍不适,按計劃幫孩子完成當天的練習。
母親的付出沒有白費,孩子恢複得不錯。
母親的言傳身教,讓孩子心中的種子生根抽芽,他刻苦學習,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維也納大學。
大學畢業後,他也沒有停止學習和研究,最終站上世界矚目的領獎台。
他就是1914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巴雷尼。
巴雷尼的母親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隻是想做好榜樣,讓孩子不被殘疾困擾,不曾想,那顆種子,讓巴雷尼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但求耕耘,不問收獲。
人生浩瀚,隻要種下正确的種子,腳踏實地,就算生長周期漫長,也終會呈現指數級成長,收獲驚喜。
沒有播種,何來收獲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有這樣一對相依為命的兄弟,生活得很艱辛。
哥哥覺得十分辛苦,便想去祈求神靈,讓自己不工作也有财富。
于是他去廟裡祈禱,希望神靈可以賜給自己富足的人生。
天神聽到禱告後,決定教育一下他,便化身為其弟,來到他身邊,做起一樣的祈禱來。
哥哥看到弟弟後,不禁大罵:
“我叫你播種,你跑這裡來幹什麼?”
弟弟淡定地說:
“我和你一樣,來向神靈祈求财富,希望我不播種,也可以讓麥田長滿麥子。”
哥哥諷刺道:
“不在田裡播種,就想有收獲,你真是異想天開。”
這時,天神現出原形:
“你說得對,不播種就沒有果實。 與其在這裡求我給你财富,不如認真播種,等待收獲。”
生活注定沒有奇迹,不播種子,必無果實。
比起不切實際,播下種子,沉靜内心,從小習慣開始,持續奮發,吃得了播種的苦,也能迎來豐收的甜。
著名鋼鐵大王卡内基的母親便曾遇到過這樣一件事:
在一個下着暴雨的下午,她走進費城的一家百貨公司。
因為穿着普通,加之避雨人多,銷售人員并沒有理會她。
這時過來一名年輕人,在得知卡内基母親隻是避雨後,依然帶着微笑,耐心問候,并為其搬來一把椅子。
卡内基母親很意外,便在避雨過程中,觀察起這位年輕人來:
整個過程中,這位年輕人都沒有差別對待任何人,面帶微笑,熱情地照顧着每一位顧客。
他的周到熱情的服務得到大家的認可。
幾個月後,年輕人收到一封信,信中讓年輕人去蘇格蘭收取一張裝潢一整座城堡的訂單。
而寫這封信的人,正是卡内基的母親。
面對這樣的好運氣,有人羨慕不已,覺得這是從天而降的幸運。
其實不然,年輕人從未懈怠過自己的工作,每天都帶着飽滿的熱情去工作,認真且用心。
雖然隻做了一件微小的事情,但在這背後他勢必做了很多次,才沒有錯過卡内基的母親,把握住機會。
量變引起質變,堅持一個好的小習慣,在不斷積累中,終會變成自己的人生厚度。
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
想要收獲到累累碩果,從小習慣開始,是最快的途徑。
播種下堅持運動的種子,就能看到一個更健康有活力的自己;
播種下堅持早起的種子,就能看到一個時間更充足精力更充沛的自己;
播種下堅持學習的種子,就能看到一個知識儲備愈漸豐厚的自己。
為人生播種,我們亦可以從小事做起,播下一個小習慣,盡管不會立竿見影改變人生,但隻要慢慢累積,砥砺前行,一定能在未來遇見更好的自己。
▽
作家雨果說:
“在夢中播下再多種子,也得不到一絲豐收的喜訊; 在田野上哪怕播下一粒種子,也會有收獲的希望。”
想再多,不去用心播種,便不會收獲到真實的果實;
種再多,不去腳踏實地,便不會收獲到理想的果實;
夢再大,不從小處着手,也很難感受到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