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象山中陳文帝陳蒨墓道石刻将易主

作者:雲淡風輕輕談風雲

在《探訪散落在南京東北郊的南朝石刻(中)》一文中,我介紹了位于南象山中獅子沖、永安陵園南面約200米處的南朝陳文帝陳蒨永甯陵石刻。将這一對石獸歸為永甯陵應該采信的是朱希祖《六朝陵墓調查報告》中所做的推斷,被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時進一步确定為陳文帝永甯陵石刻恐怕也是以此為依據。

南象山中陳文帝陳蒨墓道石刻将易主

南象山中獅子沖南朝石刻處的标記牌

到目前為止,石刻處依然樹立着全國文保碑和一個漂亮又規範的“陳文帝陳蒨永甯陵石刻”标記牌。

南象山中陳文帝陳蒨墓道石刻将易主

東西相對的天祿和麒麟

南象山中陳文帝陳蒨墓道石刻将易主

南象山中石麒麟

但是,近五、六年來,這樣的結論有所松動,在對其主人的認定上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據權威媒體于2016年報道,由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産研究所主辦的《六朝考古——中日學者報告會》上,有專家透露,南京市考古研究所于2013年在栖霞區新合村獅子沖北象山南麓,調查發現了兩座大型南朝磚室墓。開車經過南京栖霞山大橋(南京長江四橋)的人一定記得在大橋南不遠處高架路穿北象山隧道而過,這兩座磚室墓就位于這座北象山南面的山腳下。

南象山中陳文帝陳蒨墓道石刻将易主

南北隔栖霞大道相對的南象山和北象山

經過考古發掘,墓中出土了“中大通二年”和“普通七年”的紀年磚,而“普通”和“中大通”分别為梁武帝蕭衍的第二個和第四個年号。進一步結合出土文物、相關文獻、古墓形制規模等各方面情況,專家判斷,這兩座大墓的主人是梁代昭明太子蕭統和他的生母丁貴嫔。最重要的是,這一結論已經得到了六朝考古界很多學者的肯定。

随着蕭統陵墓的發現,那麼,距離兩座大型南朝墓南側不遠處,一直被認定為陳文帝陳蒨永甯陵一對石麒麟的主人就不得不進行重新确認,最後的結論是:它們其實是蕭統陵墓的神道石刻。

稍稍熟悉與南京有關的六朝和五代十國史的人一定對那兩個時期的兩位古人印象深刻,一位自然是發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千年慨歎的南唐後主李煜了,還有一位就是編撰我國現存最早一部詩文總集《昭明文選》的昭明太子蕭統,他既是南梁的皇室宗親,又是我國曆史上一位著名的文學家,目前全國多地都遺留有和他有關的古迹“昭明太子讀書台”。

南象山中陳文帝陳蒨墓道石刻将易主
南象山中陳文帝陳蒨墓道石刻将易主

南京紫金山南麓梅花谷中臨燕雀湖邊的“金陵四十八景之台想昭明”

蕭統是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的長子,梁簡文帝蕭綱、梁元帝蕭繹的長兄,既然他并未在位當皇帝,那麼,大家一定有這樣的疑問,按照南朝陵墓規制,王侯墓前神道石獸為辟邪,南象山中的這一對石麒麟歸屬于蕭統豈不是于制不合,于禮不通。

但是,史實是,蕭統死後被梁武帝蕭衍曾孫、蕭統之孫南梁的第三位皇帝蕭棟追封為“昭明皇帝”,相應地,他的陵墓也自然會按照帝陵級别營建。是以,原歸為陳文帝陳蒨永甯陵石刻的一對麒麟被轉歸為南梁昭明太子蕭統也就能順理成章了。

石刻主人要易位,考古部門對獅子沖南朝石麒麟和兩座大型磚室墓所在的區域一直在進行全面勘探,并且已發現墓葬11座,夯土基礎6處、窯址7處、陵園圍牆4道、神道1條,石刻基座2處,已顯露出整個陵墓規模化呈現的端倪。随着不斷的挖掘和發現,蕭統陵園一定是南京發現的建築遺迹儲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南朝陵墓,期待相關部門還會有更進一步更多的發現,對其有一個長期和系統的規劃。

我想,前不久去探訪陳蒨永甯陵石刻被封住通道的隔闆所阻,一定均與此有關。

雲淡風輕輕談風雲,談人生體驗,生活感悟,科學見解,文化感想,時事看法,讀史心得,社會見聞,歲月記憶,文體觀感,語言解讀,遊曆感受。東拉西扯,談天說地,沒有主題,不作限定,然皆有感而發,力求言之有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