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詞中的故事二十九、《千秋歲》張先的“一樹梨花壓海棠”

作者:微言詩詞

詩詞中的故事二十九、《千秋歲》

如果說李煜的詞把白描寫實為主,把詞推向了頂峰。在宋代有另一個人,将“影”帶入了古詞,把含蓄帶到了勝境。這個人就是自稱“張三影”的張先。

中華文化不同于其他國家的文化,中國的詩詞之美就在于韻味與含蓄,讓人回味無窮。而能把含蓄寫到引人入勝的,恐怕就隻有這個張先了。

詩詞中的故事二十九、《千秋歲》張先的“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個張先一生都生活在富足的生活中,而且又是一個風流才子,是以他的詩詞大多都是寫情情愛愛的東西。傳說他年輕的時候,喜歡上一個小尼姑。但是庵裡老尼姑管得很嚴,知道這個家夥不懷好意思之後,就把小尼姑關到一個小島的樓上。這家夥倒好,每天半夜三更的,偷偷摸摸地劃船過去,然後小尼姑放下梯子,他就跑去和人家約會。

紙肯定包不住火啊,不久之後被發現了,二人被迫分手,這個風流才子那個心疼得,茶飯不思的,填了一首《一叢花》。從此讓天下都知道這個家夥去泡人家小尼姑的醜事了。

這還不算完,他風流債多得用車都拉不完。舉風流債就算了,老了還要吃嫩草,離譜到那個程度呢?八十歲了,納一個十八歲的小妾。他臉皮還厚得自鳴得意地說,我八十,你十八,你是紅顔我白發。我們還是同庚,隻是中間差一個花甲(一個花甲剛好六十二年嘛。)。這事被蘇東坡附打油詩打趣他說:“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個就是我們經常用來形容“老牛吃嫩草”用的“一樹梨花壓海棠”的由來。成為人們的千年笑談。更離譜的是,這個小妾八年為他生了兩男兩女,讓人驚得滿地找下巴。

詩詞中的故事二十九、《千秋歲》張先的“一樹梨花壓海棠”

他風流是風流,但詩詞造詣也不是吹的,因為他成名很早,人們就以後他的《行香子》詞中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稱他為“張三中”。可能他覺得自己打一個麻将都不杠一下,四個紅中隻能得三個,有點吃虧。(哈哈哈,這隻是玩笑話,那個時候壓根兒就沒有麻将。)很不滿意,于是就說“為何不稱我為張三影”,因為他填的詞裡有“雲破月來花弄影”“簾壓卷花影”“無數楊花過無影”。于是人們都叫他“張三影”。

他通過寫影來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意境,不寫實物,隻寫一影,讓人聯想翩翩,回味不盡。把含蓄表現得淋漓盡緻。對詩詞的含蓄推動作用,無人能及。

讀他寫“影”的人太多了,今天我來讀讀他的另一首經典之作《千秋歲》

千秋歲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

莫把幺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鶗鴂是杜鵑鳥的别稱,整首詞白話過來就是:聲聲杜鵑,又在告訴人們晚春已到,又到了傷春的季節。因為惜春,是以把那還沒有完全凋謝的花折下,想保留一絲春意。正值梅子正青黃的時候,更被那暴風雨無情的摧殘。庭中的柳樹,在無人的園裡被風吹柳絮滿天,好似飄雪一般。整個上阙把一個傷春晚景雕刻得如詩如畫,十分凄美動人。

千不要撥動琵琶的細弦,(這個和彈吉他一樣,細弦音高,很容易傷感)因為細弦能表達出極緻的怨恨。天不會老去,愛情怎麼會斷絕,多情的心就像那雙絲網,中間有千千萬萬個相思結。夜已過半,黎明未到,夜空隻留下一彎殘月。

詩詞中的故事二十九、《千秋歲》張先的“一樹梨花壓海棠”

張先的詞就是這樣子,寫境寫細處,抒情寫柔腸。每每讀他的詞,就感覺這家夥的相思病已經到了晚期了,沒得救了。要命的是明知道他是晚期相思病,你還是忍不住要再去讀一下,回味一下他的含蓄之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