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聖五年(1027 年),春和景明,柳裁新葉,桃李綻蕾,蜂蝶翩翩,
使得平日裡莊嚴肅穆的大宋皇城一派生機盎然,祥和瑞麗。這一天,崇政
殿外擠滿了已經經過殿試策對的舉子,他們在五更天就進入皇城,在殿外
默默等候,連大氣也不敢出。看得出他們比前幾天第一次在皇帝面前策對
時還要緊張,因為他們在等待皇帝上殿開始傳胪唱名。
宋仁宗自十三歲登基,因年幼由劉太後垂簾聽政,權處軍國重事,他
也隻是按例朝見大臣,然後入迩英閣由太子太師講授治國之道。直到這一
年,十八歲的宋仁宗才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殿試進士,遴選自己的天子
門生。
這次科舉,韓琦與一母同胞的哥哥韓璩一起參加,也一起入殿策對。
此時,他們站在人群裡,焦急地等待着即将到來的嶄新命運。
比弟弟大七歲的韓璩也是第一次入京參加殿試,雖然他比韓琦早幾年
參加州府的發解試,但由于母親胡氏身體不好,隻得在家照顧,是以早早
就結婚生子了。這幾年,弟弟一直随三兄韓琚宦遊,照顧母親的責任就全
部落在自己的身上,一直沒有成行。這次,弟弟韓琦在州試中一舉奪魁,
再加上母親身體狀況有所好轉,兄弟兩人才打點行裝,入京會考。
看着韓琦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韓璩偷偷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心裡
有些慚愧。這個小弟弟,還真有些氣度,文才又好,一定可以高中,成為
傳說中的一門雙進士。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大殿裡傳來響動,士子們也
騷動起來,随即靜了下來。
隻見主持傳胪唱名的知制诰、翰林大學士、禮部侍郎宋绶趨步走出大
殿,手捧聖旨,高聲宣唱:“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天聖五年春,策試天下
貢士王堯臣等一百九十七名。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
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第一名王堯臣,第一甲第二名韓琦,第一甲第
三名趙概……”
前三名名字宣唱話音未落,隻見太陽噴薄而出,霞光萬道,把東方天
際的薄雲照得五彩斑斓,像五彩雲霞托起一輪紅日,不由得令人啧啧稱奇。
人群喧嘩,宋绶停止唱名,往天空一看,也吃驚不小,聞聽身後有人低語
道:“方始唱名,天現祥雲,此乃國家昌盛之兆啊!”宋绶心中一動,忙命
人進殿奏報,恭賀皇帝得四海之才,天降祥瑞,國運綿長。
宋仁宗龍顔大悅,降恩增加這次科舉的名額,登進士第三百七十七人,
比天聖二年榜二百零七人多了一百七十人。按照民間說法,韓琦為榜眼。
狀元王堯臣,字伯庸,應天府虞城縣人。探花趙概,字叔平,應天府虞城
縣人。韓璩為這次同榜進士,還有文彥博、吳育、包拯、元绛和後來成為
韓琦妻兄的崔勉。
不過數日,皇帝頒旨,一甲前三名同授将作監丞,韓琦任淄州通判,
王堯臣任湖州通判,趙概任海州通判,成為地方軍州的副長官。韓璩也被
授予安化軍節度推官。
韓琦與哥哥韓璩一起回到相州,自然是觀者人山人海,拜訪者門庭若
市。父子四進士真是人人稱羨,兄弟一榜雙題名,更是名動相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