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揚威海外——曆史上收複、平定、保衛台灣的六位民族英雄

揚威海外——曆史上收複、平定、保衛台灣的六位民族英雄

鄭成功(1624年——1662年),字明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藉河南固始。值國破家亡之際,募兵舉兵,雄據金廈,威震東南。及大舉不克,退求自保,興師海外,驅逐荷蘭,收複台灣。以一旅存故國衣冠于海島,經營自為立國之計,可惜大勢己去,赍志以終,享年三十九。成功屯兵兩島,敢向東南,争衡半壁山河,雄心不遂,然永矢孤忠,于山窮水盡之時,創基海島,亦一世之傑,可謂浩氣千古。

揚威海外——曆史上收複、平定、保衛台灣的六位民族英雄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候,福建泉州晉江人,祖藉河南固始。早年為鄭芝龍部将,後追随鄭成功,因父兄為鄭成功誅殺,再次投降清廷,任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懷伍員之怨,而為滅楚之謀”。率領水師收複台灣,論功第一。招撫鄭氏,以德報怨,異乎伍員掘墓鞭屍。“以台灣一地,雖屬外島,實關四省要害。”其保台之論出人意表。因功封靖海将軍、靖海候,享年七十六,追贈太子太保,谥号“襄莊”。可謂“平台千古、複台千古;鄭氏一人,施氏一人。”

揚威海外——曆史上收複、平定、保衛台灣的六位民族英雄

福康安(1754年——1796年),字瑤林,滿州鑲黃旗人。起自戚裡,明亮知兵。一生戎馬倥偬,南征北戰,平叛禦侮,所向有功,奉命赴台灣,平定林爽文起義,威行海外,功冠百僚。享年四十三,追贈嘉勇郡王,谥号文襄。異姓世臣,生封貝子,死贈郡王,有清一代,絕無僅無。

揚威海外——曆史上收複、平定、保衛台灣的六位民族英雄

劉銘傳(1836年——1896年),字省三,安徽合肥人。少有大志,值天下擾攘之際,聚衆結寨自保,後追随李鴻章南征北讨,功勳顯著。中法戰争,慷慨赴台督辦軍務,以弱勝強,擊退法國艦隊。出任台灣首任巡撫,“守台治台,自有建樹”。終年六十一,追贈太子太保,谥号“莊肅”。銘傳才氣無雙,不為人下,故易退難進。然生有爵、死有谥,庶不負平生之志,“溯其功業,足與台灣不朽。”

揚威海外——曆史上收複、平定、保衛台灣的六位民族英雄

唐景崧(1842年——1903年),字維卿,廣西灌陽人。進士及第,候補待缺十餘年,請櫻出關赴越南,招撫黑旗軍。并參加中法戰争。任職台灣,開山撫番有功,累遷台灣布政使、署理台灣巡撫,及《馬關條約》台灣割讓日本,為軍民所推,出任“台灣民主國”總統,抗擊日軍,後因基隆失守,倉皇内渡,被朝廷勒令休緻回藉,病逝于廣州,終年六十一。景崧負慷慨之大志,“保持危疆,背城借一,固一世之雄”,是以不能以成敗論英雄。

揚威海外——曆史上收複、平定、保衛台灣的六位民族英雄

劉永福(1837年——1917年),字淵亭,廣西上思人。參加農民起義,膽藝過人,重信愛士,成為黑旗軍首領,為清廷唐景崧招撫,參加中法戰争,因功曆任南澳鎮、碣石鎮總兵。後赴台邦辦軍務,協助唐景崧堅決主張抗日,及日軍攻陷基隆,巡撫唐景崧内渡,猶率領軍民堅持抗戰,轉戰台中、彰化、台南等地。後兵敗衆散,力竭潛回廈門,晚年支援革命,享年八十,病逝于欽州。永福遭遇國家危難之秋,棄暗投明,報效國家,号稱“為越南之保障,固中華之藩蓠”,可謂“義勇奇男子”。

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