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交換機原理及交換機優化

今天學到CCNA的資料鍊路層,學到了交換機,現在将交換機的原理記錄下來,以便後期整理

交換機原理:

“學習MAC位址,轉發MAC位址”。交換機是二層裝置,它工作在資料鍊路層。它的作用就是将來自MAC位址的的資料進行學習,同時将需要轉發的資料轉發到相應的MAC位址。

是以,它就需要一個表格,MAC位址表,這個表格中MAC位址與端口号逐一對應。

建立這個表格時候是通過廣播來擷取的,交換機在大路上大喊一句,誰是1啊,1對應的MAC位址回答說,是我,交換機說,好,1就是你了。通過多次的喊,交換機知道了大街上所有人對應的數字。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大街上人是不停的變化着,是以,交換機是不是要大喊幾聲,這就是所謂的廣播。那麼,我們怎麼根據這個優化網絡性能呢?

1、對于不變化的MAC位址和交換機端口,我們可以将MAC位址設定成靜态的,這樣,交換機一開機就知道恩,張三對應的是1号端口,李四對應的是2号端口

2、對于有變化但不是經常變化的MAC位址,我們可以設定老化時間,将老化時間設立的長一點,這樣子交換機也就知道說,大家都是熟人,我就少喊兩嗓子。

3、交換機的參數裡面有兩個重要的參數,那就是背闆帶寬和MAC位址表深度。個人感覺背闆帶寬比較重要。可以将它了解成為馬路寬度?

好吧,學習就先到這裡,今天說了這麼多,其實都是基于交換機原理

存儲—轉發

MAC位址對應端口

MAC位址學習

*如何根據它的原理優化交換機

晚上十點,對交換機部分又詢問了百度,現在将交換機方面,百度百科給出的一些知識抄錄如下:

1、位址表

位址表

端口位址表記錄了端口下包含主機的MAC位址。端口位址表是交換機上電後自動建立的,

儲存在RAM中,并且自動維護。

交換機隔離沖突域的原理是根據其端口位址表和轉發決策決定的。

2、關于三層交換機

普通的交換機隻工作在資料鍊路層上,路由器則工作在網絡層。而功能強大的三層交換機可同時工作在資料鍊路層和網絡層,并根據 MAC位址或IP位址轉發資料包。但是要注意到三層交換機并不能完全取代路由器,因為它主要是為了實作處于兩個不同子網的Vlan進行通訊,而不是用來作資料傳輸的複雜路徑選擇。

3、網管功能

一台交換機所支援的管理程度反映了該裝置的可管理性與可操作性。帶網管功能的交換機可對每個端口的流量進行監測,設定每個端口的速率,關閉/打開端口連接配接。通過對交換機端口進行監測,便于對網絡業務流量的區分和迅速進行網絡故障定義,提高了網絡的可管理性。

4、vlan

Virtual Lan是虛拟邏輯網絡,交換機通過VLAN設定,可以劃分為多個邏輯網絡,

進而隔離廣播域。具有三層子產品的交換機可以實作VLAN間的路由。

交換機端口有兩種模式,access和trunk。access口用于與計算機相連,而交換機之間

的連接配接,應該是trunk。

交換機端口預設VLAN是VLAN1,工作在access模式。

Access口收發資料時,不含VLAN辨別。具有相同VLAN号的端口在同一個廣播域中。

Trunk口收發資料時,包含VLAN辨別。Trunk又稱為幹線,可以設定允許多個VLAN通過

5、不同vlan之間互訪

(1)兩個VLAN分别接入路由器的兩個實體接口。這是路由器的基本應用。

(2)兩個VLAN通過trunk接入路由器的一個實體接口,這是應用于子接口的單臂路由。

(3)使用具有三層交換子產品的交換機。Cisco的3550和華為的3526都是基本的三層交換機。

1)通過VLAN的IP位址做網關,實作三層交換,要求設定VLAN的IP位址。

2)将端口設定在三層工作,要求端口設定no switchport,再設定端口的IP位址。[

本文出自 “” 部落格,請務必保留此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