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盒子模型

什麼是邊框?--> 邊框就是環繞在标簽寬度和高度周圍的線條。

1.邊框屬性的格式:border:邊框的寬度 樣式 顔色;

2.連寫的格式:

2.1)按照方向:border-top(right、left、bottom): ;

2.2)按照屬性同時設定四條邊:border-width(style、color):; ----> 取值規律是按照上右下左來指派的。

3.注意點:

3.1)連寫的格式顔色屬性可以省略,省略之後預設就是黑色。

3.2)連寫格式中樣式不能省略,省略之後就看不到邊框了。

3.3)連寫格式中寬度可以省略,省略之後還是可以看到邊框。

4.特殊點:

4.1)border-bottom:none;代表不需要邊框。

4.2)同一選擇器後面設定的屬性會覆寫前面的。

盒子模型

内邊距(padding)

1.内邊距就是邊框和内容之間的距離。

2.注意點:

2.1)給标簽設定内邊距之後,标簽占有的寬度和高度會發生變化。

2.2)給标簽設定内邊距之後,内邊距也會有背景顔色。

外邊距(margin)

1.外邊距就是标簽和标簽之間的距離。

2.1)給标簽設定外邊距之後,外邊距那一部分是沒有背景顔色的。

2.2)在預設布局的垂直方向上,預設情況下外邊距是不會疊加的,會出現合并現象,誰的外邊距比較大就聽誰的。

盒子寬高練習

1.規律:

1.1)增加了padding之後元素的寬高也會随之增大。

2.2)如果增加了padding之後還想保持元素的寬高不變,那麼就必須縮小内容的寬高大小,減去padding的大小。

2.3)如果增加了border之後還想保持元素的寬高不變,那麼就必須縮小内容的寬高大小,減去border的大小。

3.

盒子模型
盒子模型

4.

4.1)内容的寬度和高度:就是通過标簽的width/height屬性設定的寬度和高度。

4.2)元素的寬度和高度:

寬度 = 左邊框 + 左内邊距 + width + 右内邊距 + 右邊框

高度 同理可得

4.3)元素空間的寬度和高度:

寬度 = 左外邊距 + 左邊框 + 左内邊距 + width + 右内邊距 + 右邊框 + 右外邊距

5.在CSS3中新增了一個box-sizing屬性,這個屬性可以保證我們給盒子新增padding和border之後,盒子元素的寬度和高度不變。它的原理就是上方所提到了,内部自動偷偷的把對應的内容寬高減小了。

5.1)取值:

5.1.1)content-box:元素的寬高 = 邊框 + 内邊框 + 内容寬高

5.1.2)border-box:元素的寬高 = width/height屬性

6.例題:

方法1

盒子模型

方法2

盒子模型
盒子模型
盒子模型
盒子模型

來自為知筆記(Wiz)

上一篇: day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