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方紅一号在太空飛行51年,為何無法帶其回家?還差最後一步

作者:國貨品鑒

近年來的中國航天可謂是屢創新高,不僅擁有龐大的長征家族,同時在航天領域的發展也是“如火如荼”。比如說完成了嫦娥探月工程、北鬥衛星定位系統組網工程、空間站建設工程,是以可以說如今的中國在航天領域已經達到了領先全球的地位。很有可能數年或者數十年之後,中國将會成為全球唯一的一個在太空擁有屬于自己的空間站。

東方紅一号在太空飛行51年,為何無法帶其回家?還差最後一步

然而回顧中國航天曾經的發展史,當美國、蘇聯、日本、法國争相發射了首顆人造衛星之後,中國緊随其後在1970年發射了東方紅一号衛星,成為全球第五個擁有發射人造衛星能力的國家。如今距離東方紅一号進入太空已經過去了51年,而且我國首顆人造衛星也在太空飛行了51年,至今沒有進入大氣層銷毀。

東方紅一号在太空飛行51年,為何無法帶其回家?還差最後一步

要知道,當時建造的人造衛星還不具備自主供電的能力,也就是說沒有搭載太陽能帆闆,而是選擇了使用體積較小的銀鋅電池進行供電。這就導緻東方紅一号因為能源不足,與地面失去了聯系。可是由于東方紅一号衛星比同期衛星重量更大,是以在發射的時候,将其推送至更遠的距離,東方紅一号的飛行軌道也要比普通衛星要高一點。

東方紅一号在太空飛行51年,為何無法帶其回家?還差最後一步

那麼為何我國沒有通過機械臂抓取的方式,将其帶回家?要知道,目前全球範圍内最先進的機械臂應該是加拿大研發的機械臂,擁有6個控制關節,而且還能安裝在航天飛機的縱梁之上,目前國際空間站使用的是加拿大2号機械臂。

東方紅一号在太空飛行51年,為何無法帶其回家?還差最後一步

根據了解,這款加拿大研發的最新機械臂,擁有活動基座系統、空間站遙控機械臂、專用靈巧機械臂等三個部位,重量雖然高達1000多公斤,但是卻并不影響國際空間站的正常運轉。而中國航天經過多年的研究,也在我們自己的空間站上安裝了機械臂,這款國産機械臂的重量大約在738千克左右,負重大約在25噸,長度可達到10米左右,在捕捉貨運飛船、空間站建設等方面有着關鍵性作用。

東方紅一号在太空飛行51年,為何無法帶其回家?還差最後一步

之是以無法帶東方紅一号回家,最大的原因就是目前還差一項關鍵技術,那就是以底座為基礎進行抓取和釋放,甚至可以通過桁架進行滑動。而中國機械臂目前還不具備這一能力,畢竟中國空間站還沒有配備桁架。是以一旦中國空間站擁有了桁架,那麼完全可以通過機械臂帶回東方紅一号。

東方紅一号在太空飛行51年,為何無法帶其回家?還差最後一步

也就是說,目前中國距離帶回東方紅一号衛星還差最後一步,而且按照中國航天如今所擁有的實力,想必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完成這一步。也就意味着,距離東方紅一号衛星回家的日子不會太遠,畢竟如今的中國在航天領域,确實達到了領先全球的地位。隻不過任何事物與項目的發展都需要循序漸進,步子不能邁得太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