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時代,三足鼎立,曹操、劉備、孫權三分天下,其中,劉備娶了孫權的妹妹,是親戚,劉備是孫權的妹夫,孫權是劉備的小舅子。孫、劉聯盟,在赤壁之戰中,擊敗了強大的曹操。
曹操和東吳孫權是敵人,其實,也是親戚。

因為,孫權的侄女,嫁給了曹操的兒子曹彰,可以說,孫權和曹操是親家。
而曹操的侄女,又嫁給了孫權的弟弟。
這樣一來,差輩了,相當于曹操是孫權弟弟的老丈人,那麼,孫權自然又比曹操矮了一輩。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官渡之戰前夕,袁紹割據冀州,兵精糧足,是北方強大的諸侯,而這時的孫策橫掃江東,風頭正勁,曹操想要和袁紹開戰,又擔心孫策偷襲。
如果曹操同時對袁紹和孫策用兵,又力不從心,怎麼辦?曹操隻能對江東小霸王孫策采取優撫政策,兩家聯姻,結為親家。
就這樣,曹操讓自己堂弟的女兒,一說為曹仁的女兒,嫁給孫策、孫權的弟弟孫匡。
同時,曹操又讓自己的次子曹彰,娶了孫贲的女兒。
《三國志·吳書一·孫破虜讨逆傳第一》記載:是時袁紹方強,而策并江東,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撫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為子章取贲女。
孫贲的父親是孫堅同母兄孫羌之子,是以,孫贲和孫策、孫權是堂兄弟。
曹操的侄女,和孫權的弟弟孫匡生了一個兒子,叫孫泰,擔任長水校尉。
嘉禾三年(234),孫權率軍圍合肥新城時,孫泰随同作戰,不幸中流箭而死。
《三國志 宗室傳》記載:子泰,曹氏之甥也,為長水校尉。嘉禾三年,從權圍新城,中流矢死。
孫贲的女兒,也就是孫權的侄女,嫁給曹彰後,生了一個兒子,叫曹楷。
青龍三年(235年),曹楷因為犯法了,被削縣二千戶。正始七年(246年),徙封為濟南王。
曹叡養子曹芳,據說就是曹楷的兒子。
孫、曹聯姻,主要是政治聯姻,和孫、劉聯姻一樣。
親戚歸親戚,涉及到利益,涉及到地盤,該打還是一樣打,是以,并沒有因為姻親,而有所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