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驚喜!消金“龍頭”馬上消費金融助力碳中和,這些創新率先嘗

作者:Beiqing.com

伴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碳中和、碳達峰”成為政府和行業使用的高頻詞彙,綠色金融建設也迅速取得進展。近年來,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産品規模不斷增高,位居世界前列,在綠色金融的道路中,也有不少企業在積極采取行動,尤其金融機構重力發展綠色金融。

驚喜!消金“龍頭”馬上消費金融助力碳中和,這些創新率先嘗

消費金融“龍頭”馬上消費金融是如何助力碳中和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的?與此同時,在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的深度融合之際,以數字科技驅動的馬上消費金融在推進碳中和碳達峰的道路中又帶來了哪些驚喜?

金融機構如何助力碳中和?消金龍頭馬上消費金融率先嘗試

在雙碳目标提出後的一年裡,金融機構積極采取行動,銀行、券商、保險和基金等金融機構,在已有綠色金融政策體系架構基礎上作出了不少創新,但整體處于初期探索階段。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公開表示,應當從四方面引導市場資金支援綠色發展,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推進綠色金融國際合作。其中特别提到“鼓勵有條件的金融機構研究提出碳中和目标,但應避免‘一刀切’和‘運動式’減碳。”

陳雨露指出,金融機構提出碳中和目标,有利于更好地識别和管理氣候風險敞口。我國的金融機構,尤其是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可以積極開展碳中和目标的可行性研究,并制定實施路線圖。

馬上消費金融也于今年7月正式對外釋出《“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2.0》(以下簡稱“路線圖2.0”),内容涵蓋綠色化營運、建構低碳文化等,多元度地展現了企業踐行綠色金融,參與節能減排的實際行動。

具體來看,馬上消費金融的綠色金融之路主要從四方面出發:一是深耕綠色低碳發展,參與标準化體系建設。馬上消費金融将參與地區性、全國性綠色金融企業聯盟,結合外部優勢資源在綠色科技領域加強理論研究與成果交流,并積極參與建構國家或行業的綠色金融标準化體系。

二是發揮科研探索優勢,攜手政府機構和外部企業,以科技創新助力“碳中和”。馬上消費金融結合自身人工智能、大資料、雲計算等核心技術,投身政府性項目,參與政府節能減排以及傳統産業智能化改造,将與政府合作研發一套通用的碳排放資料管理中心系統,并提供配套的技術服務。

三是向“綠”而生,積極投身低碳公益事業。馬上消費金融已經設立了企業低碳公益日,未來還計劃設立“馬上”綠色基金,參與具有影響力的綠色公益活動及綠色公益論壇,并提供專項資金服務地區公益事業。

此外,馬上消費金融還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企業文化。目前,堅持綠色營運、低碳辦公,旨在提升員工低碳意識,鼓勵低碳辦公、低碳出行。

“未來,我們還将搭建物資循環企業平台,籌建綠色建築等,多元度、多領域地實作綠色金融,煥新企業綠色低碳新标簽。” 馬上消費金融董事長趙國慶說,預計在2030年實作自身淨零排放。

數字化助力碳中和發展,馬上消費金融踐行綠色金融創新不斷

實作“雙碳”目标離不開數字化。目前,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融合不斷加深,新的技術進步也在催生實作碳達峰、碳中和新的手段。比如,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改變了能源的消費方式,降低了能源需求,推動形成能源消費的新理念。

11月5日,工業和資訊化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四部委聯合釋出《關于加強産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發揮金融科技對綠色金融推動作用,鼓勵金融機構加快金融科技應用,不斷探索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新場景、新應用,提升個性化服務能力。

從馬上消費金融來看,其聚焦科技創新,力求科技使金融服務更安全、更高效、更綠色。

“馬上消費金融已實作全線上化服務和 0 實體網點,這種以資料和數字技術驅動的輕資産模式,相當于一種綠色低碳的基礎模式,接下來就要結合自身的業務特點,打造适宜消費金融發展的綠色模式。”趙國慶介紹。

具體來看,馬上消費金融針對産業鍊中的碳減排和碳補償環節不斷探索綠色金融創新模式,立足自身的全閉環數字化消費金融開放平台模式,結合技術自主研發優勢,将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貫徹每個業務環節,聚焦 “碳中和” 并進行精細化管理,通過數字化技術與業務的融合應用,打造了一套具有自主特色、系統化的 “碳中和”戰略路徑,賦能低碳綠色發展。

貝殼财經記者了解到,馬上消費金融着力實作自身營運層面的碳中和。成立 6 年以來,通過綠色金融營運,使用電子合同,累計節省 6.9 億張 A4 紙張,減少 9798 噸碳排放。同時,馬上消費金融秉持開放共赢的發展理念,積極開展各類綠色金融業務,降低自身在企業合作中的碳足迹,推動其他行業實作低碳發展,比如,不斷加強“政研企”三方合作,探索綠色科技領域的科研創新,投身社會公共項目建設。

趙國慶表示,在過去的六年,馬上消費金融已連接配接了幾百家銀行,服務了幾百家場景方,也願意開放數字化技術和綠色金融技術,幫助所有合作企業共同建構一個綠色生活的社會,一個綠色能源的社會和一個綠色金融的社會。

值得關注的是,馬上消費金融目前已形成“大資料+AI+金融雲”三大核心平台共振的強大數字化“引擎”,通過五大技術互相融合,實作金融服務流程數字化、業務資料化、場景智能化、基礎設施雲化。依托數字化能力打造極緻使用者體驗、推進全場景彈性覆寫、降低服務成本,推進金融服務全面降碳、綠色增長。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8月末,馬上消費金融已為1.4億使用者提供全線上無紙化服務,深入踐行全流程數字化綠色金融服務。

具體來看,在客戶服務方面,馬上消費金融持續推動智能機器人服務,累積減少碳排放量1221噸;在貸前、貸中、貸後各個環節,優化審批流程,審批規則,從客戶貸款合同、貸款憑證等方面持續推動電子化、無紙化、線上化,通過零紙張服務,減少碳排放量54.1萬噸。

此外,通過自研金融雲系統,實作彈性服務,彈性算力使用,馬上消費金融伺服器算力使用最高可超過50%,較傳統方式已節省上千台伺服器,減少碳排放量5127噸。同時通過多種方式,馬上消費金融已累計實作綠色消費交易額13.08億元,促進綠色消費39.78萬筆。

“未來将積極探索‘金融+科技+碳中和’的綠色創新模式,挖掘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沿科技在應對環保問題方面的潛力,大力推進高新技術在産業節能減排方面的應用,助力綠色産業數字化轉型。”趙國慶強調。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胡萌 編輯 白華兵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