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Java向前引用容易出錯的地方

所謂向前引用,就是在定義類、接口、方法、變量之前使用它們,例如,

Java向前引用容易出錯的地方
Java向前引用容易出錯的地方

       myvar在method方法後定義,但method方法可以先使用該變量。在很多語言,如C++,是需要提前定義的,而Java已經允許了向前引用。不過在使用向前引用時可能會容易犯一些錯誤。例如,下面的代碼。

如果簡單地執行下面的代碼,毫無疑問會輸出1.

不過使用下面的代碼輸出變量m,卻得到0。

那麼這是真麼回事呢?

    實際上,從java編譯器和runtime的工作原理可以得知。在編譯java源代碼時隻是進行了詞法、文法和語義檢測,如果都通過,會生成.class 檔案。不過這時MyClass中的變量并沒有被初始化,編譯器隻是将相應的初始化表達式(method()、1)記錄在.class檔案中。

    當runtime運作MyClass.class時,首先會進行裝載成員字段,而且這種裝載是按順序執行的。并不會因為java支援向前引用,就首先初始 化所有可以初始化的值。首先,runtime會先初始化m字段,這時當然會調用method方法,在method方法中利用向前引用技術使用了n。不過這 時的n還沒有進行初始化呢。runtime為了實作向前引用,在進行初始化所有字段之前,還需要将所有的字段添加到符号表中。以便在任何地方(但需要滿足 java的調用規則)都可以引用這些字段,不過由于還沒有初始化這些字段,是以這時符号表中所有的字段都使用預設的值。int類型的字段預設值自然是0 了。是以在初始化int m = method()時,method方法通路的n實際上是在進行正式初始化之前已經被添加到符号表中的字段n,而不是後面的int n = 1執行的結果。但将MyClass改成如下的形式,結果就完全不同了。

現在執行下面的代碼,會輸出1.

     究其原因,是引用初始化m時調用method方法,該方法中使用的n已經是初始化完的了,而不是最初放到符号表中的值。

    綜合上述,runtime在運作.class檔案時,每個作用域(方法、接口、類等帶語言元素都有自己的作用域)的符号表都會被至少通路兩次,第一次會将 所有的字段(這裡隻考慮類的初始化)放到符号表中,暫時不考慮初始化隻,放到符号表中隻是相當于一個索引,好讓其他地方引用該字段時可以找到它們,例 如,method方法中引用n時就會到符号表中尋找n,不過這時的n隻是int類型的預設值。等到第二次通路n就是真正初始化n的時候(int n = 1)。這是将符号表中存儲的字段n的值更新為實際的初始化值(1)。是以如果引用n放生在正式初始化n之前,當然輸出的是0。

    那麼可能有人會問,先通路一下n,再通路m,這時m的值是否為1呢?答案仍然是0。因為在建立MyClass對象時m和n的初始化工作已經完成,它們的值已成事實,除非再次設定,否則不可改變了。

     對于靜态成員,仍然符合這一規則。  

 本文轉自銀河使者部落格園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www.cnblogs.com/nokiaguy/p/3156357.html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銀河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