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本咨詢劉傑:以管理創新為成長型企業價值賦能

作者:深圳中小企業沙龍

深圳市德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成立僅一年,但是核心團隊所服務的企業數量已經超一百家。想必你一定很好奇,這支擁有強悍戰鬥力的團隊來自哪裡?

事實上,德本管理咨詢的核心團隊都來自于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公司董事長劉傑直言,北大縱橫是國内首屈一指的領先公司,建立德本咨詢公司的本意正是希望秉承北大縱橫幫助企業變革與成長的使命,做一家更懂中國成長性企業、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咨詢公司,以管理創新為成長型企業價值賦能。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德本咨詢,聆聽公司董事長劉傑的情懷與夢想。

|《深圳中小企業》210期人物專訪

深圳市德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傑

德本咨詢劉傑:以管理創新為成長型企業價值賦能

做一家最懂中國成長型企業的管理咨詢公司

SZSME: 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德本咨詢的創業初衷?

劉傑:大家都知道,咨詢的方法論源自西方,十幾年來,當我們不斷嘗試用西方的管理方法來指導中國企業實踐時,總會遇到各種問題,有智慧的企‍‍業家能夠通過自己的悟性把中國的環境與西方的方法結合起來,比如任正非、張瑞敏、南存輝等。

我們發現,中國那些最知名‍‍企業的企業家都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他們對中國文化都有深刻的認識,然後把這種文化與西方管理的技術結合起來,中國人骨子裡的很多東西,不是西方管理方法所能表達的。例如,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公司業務的選擇。在中國,有理想的企業家,既要考察市場機會的吸引力,又要能從戰略大局出發,比如,正泰集團十多年前就開設涉獵新能源,很多同時期的公司都用資本杠杆搞擴張,不在經營上下功夫,最後落得一地雞毛,而正泰集團堅持穩紮穩打,随着國家碳排放戰略的推進,現在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通道上。

第二個是公司人才的選拔。儒家文明侵染的中國,自古就是“情、理、法”的社會,情排在第一位,這與西方的“法、理、情”反了過來。是以,在中國搞人力資源管理,要“通情達理”,如果公司要調整哪個高管的位置,達理自然重要,但是如果不通情,可能就會壞事,哪怕是升職漲薪也可能會弄巧成拙。

是以,我們德本管理咨詢公司,立志于做一家服務于成長型企業、最懂中國成長型企業的管理咨詢公司。隻有真正懂他們,懂他們所面臨的環境,懂他們所管理的員工,我們才能把中國的文化與西方的技術結合起來,更好地幫助他們。

德本咨詢劉傑:以管理創新為成長型企業價值賦能

幫助成長型企業設計

企業經營管理系統的圖紙

SZSME: 德本咨詢主要為中小企業提供哪些方面的咨詢服務?

劉傑:我們是一家小公司,我們不會什麼都做。

這麼說,難以了解。

做個比喻,我們就是給企業未來如何增長出設計圖紙和施工圖紙,有的時候是設計圖紙、有的時候是施工圖紙,這個要看企業需要。設計圖紙重在藍圖的描繪,施工圖紙重在實施的指導。

很多人可能有疑問了?企業管理為什麼需要管理系統?

我們換個角度想,不管多大的企業,它能獲得成功都是因為一個一個業務獲得了成功,是以,我們的重點工作就是把企業的每個業務是否可以獲得成功以及獲得成功的标準反複讨論與确定、再把這些業務成功的标準轉化為企業裡面各組織、各成員活動的方向,這種轉化過程就是企業各種管理活動的系統,它包括業務戰略的制定、戰略目标制定與管理、決策機制的建立、組織結構設計、人才選拔與教育訓練體系的設計等等。

當然,并不是每一家企業,都需要給他們設計整個圖紙。

很多成長型企業,可能隻是需要在某些最關鍵的地方給以有力的幫助,這就是我們的第二類業務,我們給大量企業提供專題化的微咨詢,包括但不限于業務戰略制定、戰略目标制定與預算管理、核心幹部人才選拔等。比如,我司去年推出來的企業目标制定與管理體系,已經幫助了幾十家企業完成了下一年度的目标制定與管理。

德本咨詢劉傑:以管理創新為成長型企業價值賦能

為什麼我們推出這個微咨詢産品?因為很多企業根本就不重視目标制定,每年到年底匆匆忙忙地拍個腦袋就把目标定下來,由于目标制定過程不合理,造成了第二年很多資源配置的重大失誤和調整,比如,某個業務說要增長50%,然後年初人力資源大量招人,結果跑了兩三個月發現根本不可能增長那麼多,然後就想辦法把招來的人進行調整。

類似于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多。這就是中國企業的特點,我們更喜歡“低頭走路,不太擅長擡頭看人、仰頭看天”。

一個好的目标制定,在它制定完成的時候,它就有了成功的很大可能。因為目标制定的過程本身就蘊含着對方向的确認、團隊的共識、邏輯的可行性、對困難與挑戰的充分估計、周密的計劃。

正如孫子兵法說,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目标制定的本質就是經營成果能否達成的全程預演。

正是因為,中國大量的成長性企業有着這樣的痛點與訴求,我們開發的《目标制定與管理體系》恰恰适合他們。

盡量用最少的時間,教會成長性企業怎麼在評估業務赢的可能性的前提下對明年的目标計劃以及資源配置做出盡可能周密的安排。

這樣的專題項目,是德本管理咨詢公司的重點業務。别看這些專題項目費用不高、但是對企業的幫助真的很大。

德本咨詢劉傑:以管理創新為成長型企業價值賦能

學習緻良知:

提供能落地的企業管理咨詢方案

SZSME: 面向未來,德本咨詢有哪些新思路、新方案,更好地助力中小企業高品質發展?

劉傑:談到管理咨詢的創新做法,就三個字,能落地。

這是很難的,一個咨詢方案,要想在企業落地生根,這并不是咨詢公司可以掌控的。那麼,怎麼做到能落地?

要想做到,必須得先放棄“能落地”的執念。不能想着“我們提的任何一個方案,客戶就要聽取還得落地”,如果,這麼想,久而久之,就會丢失了咨詢的根本。

那麼,我們怎麼做的,用王陽明的緻良知來要求團隊,用心學的思想來融合我們的技術。是以,德本咨詢的能落地有四點要求。

德本咨詢劉傑:以管理創新為成長型企業價值賦能

第一點:換位思考。我們的團隊必須得站在甲方負責人的立場去思考這個方案能否落地、落地的難點以及效果。如果無法将心比心去認識這個過程,我們就不能找到方案落地最大的痛點。絕大多數方案不能落地,都是人的因素造成,而人的因素最重要的是理念和利益,不換位思考,是沒法認識這些的。每個咨詢師在推動方案落實的時候,就要有個落地的難點清單。這些難點不解決,就不要談落地的問題。

第二點:方案精準。咨詢師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思慮周全,在我看來,這恰恰是咨詢師最大的弊端。很多企業在發展的現實過程中,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等考慮清楚了再做決定。我們必須要在思慮周全的基礎上敢于舍棄那90%可能有用也可能沒用的東西,而選擇那10%。這就意味着我們要做出放棄,放棄周全就有可能不被人了解,可是,不敢于放棄,就可能意味着尾大不掉。

第三點:尋求共識。我們做方案不是閉門造車,是帶着團隊共同研讨、共同制定,甚至很多方案都是大家在一起争論出來的,這個過程叫研讨式咨詢。隻有這樣的過程才可能讓團隊尋求最大的共識。很多方案的落實也就變得更加順理成章了。

第四點:跟蹤到底。盡管我們是家商業公司,但是,每個客戶都是德本的老師。秉承着這樣的理念,哪怕商業合同已經結束了,隻要客戶有問題找到我們,我們都會耐心地給予解答。

這些都是學習緻良知的結果,隻有這樣的良知,才能讓我們在做咨詢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到價值和樂趣。

德本咨詢劉傑:以管理創新為成長型企業價值賦能

從三個方面下功夫

助力中小企業高品質發展

劉傑:對于中國數千萬的中小企業,德本能做的事情極其有限。

德本重點會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第一,做好特色業務。比如,我們推出來的《目标制定與管理體系》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我們将陸續推出更多有中國特色、而對中小企業有很大實際幫助的咨詢業務,比如,《人才選拔》、《決策機制的建立》等等内容。這些内容都是我們在了解企業管理系統的基礎上提煉的重要專題。

第二,做好數字化結合。德本正在跟很多軟體公司合作,期望把适合中小企業在移動互聯時代、可以通過數字化進行更高效管理的内容做成數字化服務産品,讓企業家的管理手段更加蘊藏于無形,讓管理的痕迹通過數字化進行呈現,甚至很多管理的動作,因為有了數字化而變得消失。這樣我們就可以服務更多的企業。至于,我們到底會推出什麼樣的數字化産品,讓我們拭目以待。

第三,建立好企業合作與服務生态。德本幫助中小企業建立或者連結他們發展所需要的生态,這裡面有産業鍊的生态、企業家的生态、學習成長的生态等。德本服務的客戶各式各樣,德本希望,通過我們的服務讓中小企業接觸到更多、更精彩的東西,使得他們可以在這裡面汲取更多的養分。

德本咨詢劉傑:以管理創新為成長型企業價值賦能

·END·

▍内容來源:《深圳中小企業》

▍版權聲明:文中部分圖文來源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若有不妥之處,請留言告知,感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