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這段時間,美國盟友紛紛進入大選季。目前德國、日本等的選舉已經收尾,但明年才開啟大選的南韓、法國等國已經開始嚴陣以待,全力應對選戰了。
一般來說伴随選戰開啟,西方社會往往會進入很長時間的混亂。在這段時間裡,各位候選人傾盡全力地表達自己、同時抹黑對手。是以很多平時不敢講、不能講的話,都會在這個時候“冒出來”,給動蕩不安的世界增添更多火藥味。11月11日,有這麼三件大事值得關注。

第一件事,以“敢講真話”聞名的南韓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又曝驚人之語。這一次,他盯上了 “韓美日三邊聯盟”,炮轟該聯盟危險性極大,必須慎重考慮。
李在明是南韓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支援率一直很高。但最近幾天,正面臨嚴重的車用尿素危機的南韓亂象頻出,群眾不滿情緒滋長,這才被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大幅反超。于是李在明選擇将槍口對準“宿敵”日本,亮明自己的态度,換取群眾的支援。
早在今年7月份,他就曾語出驚人。聲稱南韓建國時,沒有對親日勢力進行清算,導緻這些勢力跟美國勾結,維持了在南韓的統治。他還将在二戰後進入的美軍稱為“占領軍”,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
李在明說這話,主要還是看日本不順眼,他說日本帝國主義動機存疑,隻要日本繼續主張對南韓的獨島擁有主權,那麼這個三邊聯盟就非常危險。更有意思的是,這位脾氣火爆的候選人在炮轟日本的同時,并沒有放過美國。
這一次李在明如法炮制,再次搬出了“占領軍”的說法。他表示美軍雖然可以被定性為“聯軍”,但客觀屬性依然是“占領軍”。而南韓群眾普遍反對現行體制,因為該體制維護的是美國利益,美國應該早日向南韓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
李在明的主張,來源于對日本的不信任,由于南韓的激烈反彈,美日韓三國的軍事聯盟基本已經破産。相對的,李在明認為即便跟美國結盟,也不能放棄跟中國的合作,應兼顧兩者平衡。雖然李在明離南韓總統還有一段距離,但不得不說,這樣的立場還是值得日本等國家學習的。
第二件事,東歐的難民危機愈演愈烈,大有更新成正面沖突之勢,對此默克爾坐不住了。目前在波蘭和白俄羅斯的邊境,大約有3000到4000名難民在等待在高聳的鐵絲網旁,在鐵網另一側,是嚴陣以待的1.2萬名波蘭士兵。
形勢已經相當危險,有媒體用“波白邊境的國家戰争”來形容這場危機。眼看沖突蓄勢待發,德國總理默克爾緊急跟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溝通。普京認為,歐盟應該直接跟白俄羅斯溝通,好像并不容易。
這場難民危機的背後其實是政治角力。實際上從8月以來,取道波蘭去往西歐富裕國家的難民就呈現暴增的趨勢。歐盟習慣性地将矛頭對準了白俄羅斯。德國外長指責盧卡申科“肆無忌憚地”剝削難民之後,歐盟對白俄羅斯的制裁已經在路上了。
歐盟對白俄羅斯的做法完全延續了将“政治”置于“人道主義”之上的作風,也是歐洲一貫虛僞嘴臉的表現。
但白俄羅斯的背後有了俄羅斯,兩國一體化順利推進,白俄羅斯也不可能甘心被歐盟拿捏。總統盧卡申科已經明确表态,稱白俄羅斯正遭受制裁,沒有條件安置這些難民,他不能阻擋難民去往富裕生活的路,這話說得滴水不漏,這下難受的該是歐盟了。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美國和歐洲等國家在中東的軍事“冒險”,是導緻新一輪難民危機産生的根源。現在歐美國家又“反咬一口”發起“反白俄羅斯運動”,這是不可接受的,俄白兩國将密切協調解決危機。
相對于波蘭和白俄羅斯的口水戰,背後兩位大佬普京跟默克爾通話,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不過這一輪難民危機比2016年的更為複雜,沖突更為深重。要解決問題,恐怕還要各位大佬進一步博弈和妥協才行。
第三件事,繼印度圍繞阿富汗問題做文章的野心破滅之後,中國支援巴基斯坦另起爐竈共商阿富汗大計,可以說幹得相當漂亮。
目前,關于阿富汗問題的“中美俄+”磋商機制擴大會議,正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舉行,此次會議将圍繞“避免人道主義危機”展開談判。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主持會議,四國代表均出席會議。此外還邀請阿富汗臨時政府代理外長穆塔基參加會議,陣容可謂相當強大。
實際上,阿富汗問題跟中俄美巴關系匪淺,是以四國成立“三駕馬車+”磋商機制,是非常有助于幫助解決阿富汗問題的。值得注意的是,一向自诩為“阿富汗問題”重要參與者的印度,卻被踢出了談判桌。當然用“踢”可能不準确,而是從頭到尾,就沒有人願意帶印度玩。
更尴尬的是,就在四國聚首的前一天。印度也以“解決阿富汗問題”為由,在首都新德裡召開了地區安全對話。如果不是俄羅斯和伊朗給了三分薄面,這場會議将會出現印度跟中亞五國排排坐的尴尬場面,至于印度盛情邀請的中國和巴基斯坦,中方沒來,巴基斯坦幹脆拒絕。
誰都知道,新德裡希望利用阿富汗問題彰顯自身影響力的同時,還打算通過“國家恐怖主義”手段搞亂塔利班主導的阿臨時政府,試圖在巴基斯坦邊境地區制造威脅,可以說是破壞地區安全局勢的罪魁禍首。這跟中國緻力于推動阿富汗局勢向好發展,幫助當地人民安居樂業的行動是相悖的,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相比之下,這次的巴基斯坦可以跟三個大國平起平坐,為地區安全做出貢獻的同時,還彰顯了自身的影響力。
當然“巴鐵”揚眉吐氣,也離不開中國的支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稱,中方支援巴基斯坦舉辦此次擴大會議,同時也支援一切有利于促進阿富汗和平穩定、凝聚各方共識的國際努力。很明顯四國抛棄印度,不是對印度有偏見,而是印度這個“地區和平破壞者”的身份,已經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