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性能分析之IO篇

硬碟IO篇

這裡用到iostat用于分析磁盤IO的利器

<a href="http://blog.51cto.com/attachment/201111/143706950.jpg" target="_blank"></a>

iostat 3 10 的意思是每3秒檢測一次,一共檢測10次

%iowait 值得注意的一個地方,表示理論上越低表示磁盤越不繁忙。

tps:每秒事務處理量,也就是沒秒磁盤讀寫IO的次數(可以分為讀tps和寫tps)。

Blk_read/s:每秒的讀的扇區(512byte)數。

Blk_wrtn/s:每秒的寫的扇區(512byte)數。

如果覺得位元組扇區機關不直覺,可以用-k 選項

<a href="http://blog.51cto.com/attachment/201111/143912469.jpg" target="_blank"></a>

顯示kB_read/s 就為每秒讀的千位元組數   kB_wrtn/s 每秒寫的千位元組數。

要想顯示詳細的磁盤IO資訊

用iostat –x  指令

<a href="http://blog.51cto.com/attachment/201111/144029696.jpg" target="_blank"></a>

rrqm/s:每秒讀請求IO合并數。

wrqm/s:每秒寫請求IO合并數。

r/s:rrqm後,每秒請求讀的IO數。

w/s:rrqm後,每秒請求寫的IO數。

rsec/s:每秒讀扇區數。

wsec/s:每秒寫扇區數。

rsec/s ,wsec/s與不加-x選項中的Blk_read/s,Blk_wrtn/s對應,加上-k 選項也将顯示每秒讀寫的千位元組數(rkB/s ,wkB/s)。

await: 裝置平均每次I/O操作花費的時間 (毫秒)。包括在隊列中的請求所花費的時間和服務他們所花費的時間。(一般一個10k轉的磁盤每次IO的總時間為7-8MS)

svctm: 向裝置發出的I / O請求的平均服務時間(毫秒)。(官網上說不要相信這個資料)。

%util: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時間用于 I/O 操作,如果 %util 接近 100%,說明産生的I/O請求太多,I/O系統已經滿負荷。

      本文轉自hb_fukua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2804976/709113,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