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絡性能測試工具Iperf上手指南

  Iperf是一個網絡性能測試工具。可以測試TCP和UDP帶寬品質,可以測量最大TCP帶寬,具有多種參數和UDP特性,可以報告帶寬,延遲抖動和資料包丢失。Iperf在linux和windows平台均有二進制版本供自由使用。

  Iperf使用方法與參數說明

  參數說明

  -s 以server模式啟動,eg:iperf -s

  -c host以client模式啟動,host是server端位址,eg:iperf -c 222.35.11.23

  通用參數

  -f [kmKM] 分别表示以Kbits, Mbits, KBytes, MBytes顯示報告,預設以Mbits為機關,eg:iperf -c 222.35.11.23 -f K

  -i sec 以秒為機關顯示報告間隔,eg:iperf -c 222.35.11.23 -i 2

  -l 緩沖區大小,預設是8KB,eg:iperf -c 222.35.11.23 -l 16

  -m 顯示tcp最大mtu值

  -o 将報告和錯誤資訊輸出到檔案eg:iperf -c 222.35.11.23 -o ciperflog.txt

  -p 指定伺服器端使用的端口或用戶端所連接配接的端口eg:iperf -s -p 9999;iperf -c 222.35.11.23 -p 9999

  -u 使用udp協定

  -w 指定TCP視窗大小,預設是8KB

  -B 綁定一個主機位址或接口(當主機有多個位址或接口時使用該參數)

  -C 相容舊版本(當server端和client端版本不一樣時使用)

  -M 設定TCP資料包的最大mtu值

  -N 設定TCP不延時

  -V 傳輸ipv6資料包

  server專用參數

  -D 以服務方式運作ipserf,eg:iperf -s -D

  -R 停止iperf服務,針對-D,eg:iperf -s -R

  client端專用參數

  -d 同時進行雙向傳輸測試

  -n 指定傳輸的位元組數,eg:iperf -c 222.35.11.23 -n 100000

  -r 單獨進行雙向傳輸測試

  -t 測試時間,預設10秒,eg:iperf -c 222.35.11.23 -t 5

  -F 指定需要傳輸的檔案

  -T 指定ttl值

  應用執行個體

  使用 iperf -s 指令将 Iperf 啟動為 server 模式,在客戶機上使用 iperf -c啟動client模式。

  iperf –s

  ------------------------------------------------------------

  Server listening on TCP port 5001

  TCP window size: 8.00 KByte (default)

  iperf -c 59.128.103.56

  上面使用服務端和用戶端的預設設定進行測試

  iperf -s -w 300K

  TCP window size: 300 KByte

  iperf -c 59.128.103.56 -f K -i 2 -w 300K

  設定報告間隔為2秒,伺服器端和用戶端的TCP視窗都開到300KB

  iperf -c 59.128.103.56 -f K -i 2 -w 300K –n 1000000

  測試傳輸約1MB資料

  iperf -c 59.128.103.56 -f K -i 2 -w 300K –t 36

  測試持續36秒

  iperf -c 59.128.103.56 -f K -i 2 -w 300K -n 10400000 –d

  測試雙向的傳輸

  iperf -c 59.128.103.56 -f K -i 2 -w 300K –u

  UDP測試

  其中 -i 參數的含義是周期性報告的時間間隔(interval),機關為秒;在上面的例子中,表示每隔2秒報告一次帶寬等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