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Exchange Server 2013 系列三:部署規劃

Exchange Server 2013 系列三:部署規劃

杜飛

   通過對客戶的需求進行調研分析之後就需要進行整體規劃,才能保證項目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可擴充性。在Exchange Server2013的規劃涉及内容很廣,在此隻能是将一些常用的、基本的内容提到。

活動目錄規劃:

Exchange 2013 向 Active Directory 域服務架構中添加了新的屬性,并對現有的類和屬性進行了其他修改,以滿足郵件處理的基本需求。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2013 将所有配置和收件人資訊存儲在 Active Directory 目錄服務資料庫中。如果運作 Exchange 2013 的計算機需要有關收件人的資訊以及 Exchange 組織的配置資訊,則其必須查詢 Active Directory 才能通路所需資訊。

Active Directory 資料庫将資訊存儲在三種類型的邏輯分區中,分别是架構分區、配置分區和域分區。

架構分區存儲以下兩種類型的資訊:

架構類定義可在 Active Directory 中建立和存儲的對象的所有類型。

架構屬性定義可用于描述存儲在 Active Directory 中的對象的所有屬性。

在林中安裝第一個 Exchange 2013 伺服器角色或運作 Active Directory 準備過程時,Active Directory 準備過程會将多個類和屬性添加到 Active Directory 架構中。添加到架構中的類用于建立特定于 Exchange 的對象,比如代理和連接配接器。添加到架構中的屬性用于配置特定于 Exchange 的對象和已啟用郵件的使用者群組。這些屬性包括諸如 Microsoft Office Outlook Web Access 設定和 Microsoft Exchange 統一消息 (UM) 設定這樣的屬性。林中的每個域控制器和全局編錄伺服器都包含架構分區的完整副本。如果擴充架構分區則必須是擁有架構管理者權限。

配置分區存儲有關林範圍内的配置資訊。此配置資訊包括 Active Directory 站點的配置、Exchange 全局設定、傳輸設定和郵箱政策。每種類型的配置資訊都存儲在配置分區的容器中。Exchange 的配置資訊存儲在配置分區的服務容器下面的子檔案夾中。存儲在此容器中的資訊包含以下内容:位址清單、通訊簿郵箱政策、管理組、用戶端通路設定、連接配接、移動郵箱設定、全局設定、監視設定、系統政策、保留政策容器、傳輸設定等。

域分區将資訊存儲在預設容器以及由 Active Directory 管理者建立的組織機關中。這些容器包含特定于域的對象。這些資料包括 Exchange 系統對象以及有關域中的計算機、使用者群組的資訊。安裝 Exchange 2013 後,Exchange 将更新此分區中的對象,以支援 Exchange 功能。此功能會影響收件人資訊的存儲和通路方式。

如果擴充配置分區和域分區則必須擁有企業管理者或者是域管理者權限。

作業系統規劃:

域控制器對作業系統需求:可以使用的作業系統隻要是Windows Server 2003企業版 SP2及以上版本直到目前的最高版本Windows Server 2012 R2, Windows Server 2012 R2 僅受 Exchange 2013 SP1 或更高版本支援。使用 64 位 Active Directory 域控制器可以提高 Exchange 2013 的目錄服務性能。

Exchange伺服器角色對作業系統需求:支援在 Windows Server Core 模式中運作的計算機上安裝 Exchange 2013。計算機必須運作 Windows Server 的完全安裝。下表顯示的是各角色及管理工具對作業系統的需求:

伺服器硬體規劃

處理器:支援 Intel 64 位體系結構的 Intel 處理器或者是支援 AMD64 平台的 AMD 處理器。

我們先看郵箱伺服器的CPU容量規劃:假設現在有2000個使用者郵箱。主動資料庫平均分布在兩個節點上,那麼理想情況下,每個伺服器應該托管 1000(2000 ÷ 2) 個主動郵箱。但當發生故障後,一個節點将托管2000個主動郵箱。按每個郵箱每天發送或接收 150 封郵件計算使用3MHz計算,主動郵箱的 CPU 需求是2000*3MHz=6000MHz,也就是大約6GHz。每增長一個資料庫副本此值乘以10%,在此例中,每個資料庫具有一個主動副本和一個被動副本,是以要将 6000MHz增加 10%(6000 * 1.1 = 6600MHz)。每個被動郵箱大約使用 0.45MHz,是以被動郵箱的CPU需求是:2000*0.45=900MHz。是以,本例中所使用的CPU總需求為6600MHz+900MHz=7500MHz,是以,在購買CPU時隻要大于此值,建議将獨立伺服器設計為在峰值時間段内使用率不超過 70%的CPU為宜。

記憶體:郵箱角色最小8GB,用戶端通路角色最小4GB,郵箱角色和用戶端通路角色并存最小8GB,推薦12GB。邊緣傳輸角色最小4GB。

虛拟記憶體:頁面檔案必須設定為實體記憶體加上10MB。

磁盤存儲容量:基本容量需求如下,

在安裝 Exchange 的驅動器上至少具有 30 GB 的可用磁盤空間

對于您要安裝的每個統一消息 (UM) 語言包,需要另外 500 MB 的可用磁盤空間

系統驅動器上具有 200 MB 的可用磁盤空間

存儲郵件隊列資料庫的硬碟至少具有 500 MB 的可用空間。

但實際上要考慮很多内容,在此我參考Exchange 2010時微軟給出的公式,可能會略有出入,但可以借鑒。

     資料庫大小=郵箱數目*磁盤上的郵箱大小*資料庫開銷增長因子

     磁盤上的郵箱大小=郵箱配額+空白空間+垃圾站大小

     其中郵箱配額指的是每使用者郵箱大小,這個不用多說。在這裡主要說說空白空間,實體磁盤上的資料庫大小并非隻是使用者數乘以郵箱存儲配額得出的值。 當大多數使用者未接近其郵箱存儲配額時,資料庫将占用較少空間,在計算容量時不考慮空白空間。 資料庫本身将始終具有分散在各處的可用頁(或稱空白空間)。 在背景資料庫維護期間,删除資料庫中标記為删除的項目會釋放這些頁。 根據使用者使用資料庫中的郵箱發送和接收的郵件量,可以估計資料庫中的空白空間量。 例如,如果資料庫中擁有 100 個 2 GB 的郵箱(共 200 GB),其中使用者平均每天發送和接收 10 MB 的郵件,則空白空間量大約為 1 GB (100 * 10 MB)。 如果背景資料庫維護不能完成全面檢查,則空白空間量可能會超過此近似值。

     每個資料庫都包含用于存儲軟删除郵件的垃圾站。 預設情況下,軟删除郵件在 Exchange 2010 中存儲 14 天,月曆項目存儲 120 天。垃圾站大小 =(每日傳入/傳出郵件 x 平均郵件大小 x 已删除項目保留期)+(郵箱配額大小 x 0.012)+(郵箱配額大小 x 0.03)。0.012是在删除郵件時使用的磁盤開銷 ,0.03是月曆使用的空間開銷.

例如,如果郵箱大小為 2 GB,為 14 天的已删除項目保留期啟用單個項目恢複需要額外 25 MB 空間,月曆日志記錄功能需要額外 61 MB。

舉例: 每個使用者郵箱2GB,每天100封郵件,平均郵件大小為75KB,已删除項目保留期14天。

分析:郵箱配額=2G

空白空間:100*75KB/1024 約等于7.3M

垃圾站大小= 100*75k*14/1024+(2G*0.012)+(2G*0.03) 約等于246M

每使用者郵箱=2G+7.3M+246M 約等于 2.25G

資料庫大小= 2.25G *使用者總數*資料庫開銷增長因子(擴充性,一般認為是20%)

如果1000個使用者,則需要的資料庫大小=2.25*1000*1.2=2700G=2.7T

在規劃時還要考慮高可用副本、日志檔案的大小等。此部分内容借鑒了Exchange 2010的計算方法,可能略有偏差。

本文出自 “” 部落格,請務必保留此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