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FinTech創業的兩大勢力,以及他們各有千秋的資料應用模式 | TCFA紐約年會直擊

在十一月的紐約華人金融圈,你可以不關心雙十一和馬爸爸,但你一定會關注全美華人金融協會(TCFA)的年會。這是TCFA年會在紐約的第23個年頭,今年的年會主題是“在以中美為核心的多極世界裡——金融市場的風險與機遇”。

20多年來,雖然中美兩國的金融科技産業都紅紅火火,新公司此起彼伏,但兩邊的關注點曆年來一直不盡相同。而今年的會議把焦點轉到了近兩年特别熱鬧的金融科技領域,讓人眼前一亮。一個金融界的權威會議把很大比重給了金融科技話題的探讨,可見這兩年科技在金融行業的滲透和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會上,很多嘉賓都在演講中加入了對金融科技的看法和預測。恒昌集團的CEO秦洪濤做了主題演講,與大家分享了恒昌集團作為一家科技金融公司“普惠金融”的價值觀和他們在創新金融服務方面做的努力。海投資本的王金龍(Jerry Wang)也在之後的座談會談到了海投對東南亞市場進行金融科技的“技術輸出、人才輸出、資本輸出、模式輸出”的戰略計劃。

FinTech創業公司也成為了本次大會的一大亮點,會後,大資料文摘駐紐約記者也在現場采訪了相關金融領域的專家,就中美兩地的Fintech發展和AI應用進行了探讨。

金融科技創業領域的兩大勢力,他們在資料運用上各有不同

在會後,大資料文摘對恒昌集團CFO沈潇同(Tony Shen) 進行了獨家采訪,聊了聊Fintech在中美兩地應用場景的異同以及目前Fintech領域的兩股主要力量。采訪中,沈提到美國的金融科技主要關注點是技術,用科技的手段把原有服務去用科技手段更好地實作。

美國因為金融業服務的對象比較廣,滲透率很深,行業也比較成熟。金融科技更多的是優化了解決方案,比如以前貸款是人為地去配對借貸雙方, 有了金融科技以後,可以用數字化的手段去更便捷地找到合适的配對。

而在中國,金融科技是填補了傳統金融機構服務的空缺。在中國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能從銀行借到貸款,包括信用卡的普及率也非常低,人均持有不到一張信用卡。恒昌的數字普惠金融的目的是讓原來沒有機會借錢的人,給他們一個借錢的機會,初衷并不在于提供服務的手段有多麼的高科技,但這兩年也越來越重視用科技去優化服務,但初衷還是為了填補服務空白。

此外,沈在主題演講中談及了金融科技創業領域的兩種主要力量,以及他們在資料運用領域的差異。

他認為,在金融科技的創業大軍裡有兩類公司:

一類是像BAT那樣比較成型的網際網路公司;

另一類是逐漸向金融科技領域轉型的“草根企業”。

兩類公司在資料運用方面還是有一些差異。

阿裡巴巴在做芝麻信用的時候用到了使用者的網絡交易及行為資料,資料來源于淘寶平台的電商資料,騰訊信用則用到了很多來自QQ的個人社交資料。不過歸根結底,金融科技的邏輯基礎還是金融,并不會因為加入科技,而否認了金融相關因子對信用評級的決定性作用。是以沈也強調,盡管沒有像阿裡和騰訊那樣有現成的電商和社交資料,但是金融行業内部也會共享很多與信用風險相關的黑名單資料,公司也會去網際網路上爬取社保和消費資訊,以及擷取使用者在其他金融機構的交易曆史。

社交和網購資料雖然有參考價值,但是未必比與這些直接與金融相關的資料更有用。有些人頻繁網購,但可能正因為他頻繁網購會導緻他不夠錢需要去借,是以網購的即時支付并不一定能反應他是一個有信用的人,反而會是以在貸款時不講信用。“我們在使用非直接與借貸行為或信用行為相關的資料時持比較審慎的态度”。

智能投顧技術在慢慢成熟,使用者需要時間去學習和接受這個轉變

這兩年,智能投顧已經變成了金融科技的另一個主要落地場景,正吸引着一批創業公司的引入。而另一方面,傳統的金融機構坐擁資産和客戶、牌照的優勢,也在野蠻的通過收購和改革迅速切入這個領域。

海投資本的王金龍Jerry Wang在會後的采訪中提及,在這方面公司有一個10年規劃,給客戶慢慢引導,讓他們在資産管理方面從自己選擇的“主動管理”逐漸過渡到人工智能選擇的“自動管理”。這是一個加速變化的過程,前一階段可能要花三年的時間,後一個階段的實作可能隻需要花一年的時間就能完成。人工智能投顧的技術還在慢慢成熟,使用者也需要時間去學習和接受這個轉變。

因科技地位的崛起,現在在兼并收購時對公司價值的評估方法也發生了改變。M&A Advisory的CEO David Fergusson分析說,自從2016年科技地位大大提高後,一個公司的價值将很大一部分取決于他們對科技的運用能力,而如今傳統的估值方法論裡并沒有涉及到科技運用能力這個因素。David認為在未來科技運用能力的量化分析将對兼并收購估值方法的變革産生深遠影響。

這次來參加TCFA會議的有很多正在傳統金融公司工作的從業人員,也有在金融科技領域進行變革創新的創業人員和尋找金融科技領域下一個獨角獸的投資人,當然還有摩拳擦掌想要進入金融行業或尋求職業轉變的求職者和學生。金融從業者最關心的是未來兩年的行業環境和關注焦點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創業人員在尋求與傳統金融公司的合作機會,求職者們則關注在轉型中的金融機構對人才又提出了什麼樣的新要求。

本次TCFA會議密切關注到了正在發生中的科技變革對金融行業的影響,打下了2017年的烙印,不知在明年回到這個會場的時候,全球的經濟、金融與科技又将發生怎樣的颠覆?拭目以待。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11-15

本文作者:文摘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