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對明武宗朱厚照沒有子嗣,内閣為何會選朱厚熜繼承大統?

作者:趣曆史網

  明朝時期,按照祖制,皇帝駕崩之後,必須按照嫡長子繼承制迎立新皇,要是皇帝沒有子嗣的話,就會按照兄終弟及的原則,選擇血緣關系上比較近的藩王立為皇帝。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明武宗朱厚照沒有子嗣繼位,内閣為何要選朱厚熜繼承大統?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朱厚熜父親朱祐杬的身份說起。朱祐杬是明憲宗朱見深的第四子,也就是明孝宗朱佑樘的異母弟弟,明武宗朱厚照的親叔叔。在血緣關系上,天然就比其他藩王更親一些。

面對明武宗朱厚照沒有子嗣,内閣為何會選朱厚熜繼承大統?

  而朱厚熜則是朱祐杬的第二子,因為他的哥哥朱厚熙出生不過五日就夭折了,即朱厚熜是朱祐杬唯一在世的兒子。朱祐杬對于自己的兒子,可謂是喜愛至極,後來更是親自教導他學習詩書禮儀。不過就在正德十四年,朱祐杬薨,享年四十四歲,史稱興獻王。與此同時,他的皇帝侄子明武宗朱厚照就于兩年後,也就是正德十六年駕崩了。

  由于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間沒有遺留任何子嗣,是以在臨死前,朱厚照告訴當時的内閣首輔楊廷和,要按照《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原則:即在朱厚照的堂兄弟之中,從由近及遠的血緣關系中選出嗣君。是以在查驗一番之後,内閣發現明孝宗朱佑樘為明憲宗朱見深的第三子,而興獻王朱祐杬則為第四子,如果按照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那麼興獻王朱祐杬的兒子朱厚熜與明武宗朱厚照是最為接近的,理當被立為嗣君。

面對明武宗朱厚照沒有子嗣,内閣為何會選朱厚熜繼承大統?

  為了加快進度,明武宗朱厚照就在駕崩的前五天以皇帝的名義下令朱厚熜可以縮短為父朱祐杬服喪的時間,并讓其襲父親朱祐杬的興獻王爵。等明武宗朱厚照駕崩之後,内閣便請張太後(即明孝宗朱佑樘的皇後張氏)下懿旨,正式宣布朱厚熜為皇帝繼承人,也就是後來的嘉靖皇帝。

  不過,就在朱厚熜成為皇帝之後,他與内閣首輔楊廷和、毛澄為首的武宗舊臣們爆發了一場關于誰才是他朱厚熜在宗法意義上的父親的争吵,史稱大禮議之争(出現了《大禮奏議》《大禮集議》《大禮纂要》《大禮要略》《大禮全書》《明倫大典》等緊扣議禮而進行的系列禮書編纂活動),這場争辯曆時長達三年半之久,最終以朱厚熜獲勝而結束,決定追封父親興獻王為獻皇帝,母親為興國皇太後,而後将明孝宗朱佑樘改稱為皇伯考(對已故伯父的稱呼)。

曆史_曆史故事大全_曆史朝代表百科知識_曆史的天空 - 趣曆史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