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遺調研隊帶你走近國家級非遺越調,了解傳承人的申小梅的故事

作者:非遺雲村

第二十五期

8月2日洛陽師範學院曆史文化學院非遺調研隊隊員們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越調的傳承人申小梅進行了線上的“雲”采訪。

作者 | 李雨桐

編輯 | 王岩

來源 | 非遺雲村調研隊

全文1534字,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中國戲曲曆史悠久,沉澱着國人千年來的文化底蘊,而地方戲更是凝聚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特色。為了深入了解越調,助力黃河流域文化高品質發展,洛陽師範學院曆史文化學院非遺調研隊隊員們于8月2日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越調的傳承人申小梅進行了線上的“雲”采訪。

越調究其根源,實際是由南陽梆子的一種變體演化而來。最早的時候的唱腔原先是曲牌格式體制的,後來由于受到梆子等戲種的影響,在演出的劇目上逐漸正規化,表演開始由曲牌體向闆腔體過渡,樂隊也由以唢呐、竹笛為主過渡到以四弦樂器為主。

非遺調研隊帶你走近國家級非遺越調,了解傳承人的申小梅的故事

申小梅老師

越調的唱腔優雅純樸,同時具備多種節拍形式,在演唱的時候以真嗓為主,假嗓為輔。其音樂豐富,更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哼”之說,是廣大群衆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戲曲藝術。

非遺調研隊帶你走近國家級非遺越調,了解傳承人的申小梅的故事

申小梅老師(左)與恩師申鳳梅先生(中)合影

申小梅老師是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越調表演藝術家申鳳梅的親授弟子。現在更是擔任河南越調劇團團長一職,緻力于将越調發揚光大。申老師自幼就愛看越調、聽越調,申鳳梅先生是她崇拜的偶像。為了接近申鳳梅先生,她不斷的學習鑽研越調。付出總有回報,終于,1991年7月28日,她成功拜申鳳梅先生為師,并調入河南省越調劇團。這麼多年來申老師在繼承尊師的基礎上更是另辟蹊徑、勇于創新來拓寬戲路,由她主演的越調演義劇《老子》更是走出國門,向世界宣傳越調。

在采訪中,申老師反複跟我們強調了“戲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更是瑰寶”。的确,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更多的去了解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去學習與傳承,發揚光大這些瑰寶。

非遺調研隊帶你走近國家級非遺越調,了解傳承人的申小梅的故事

申小梅老師(中)飾老子一角

申老師在成為河南省越調劇團的團長後,她一直秉承着“出好戲,推新人”的理念去發展越調,“順應時代抓熱點”,充分挖掘中原文化,推出好戲,推出作品。除此之外,她還盡心盡力,兢兢業業去經營劇團。

現在的河南省越調劇團作為事業機關,屬于河南省級直管的二級機構,共有90個編制崗位,但是實際劇團不止90人,每次看到優秀的戲曲苗子,申老師總是忍不住把他們吸納到劇團中去,她想給更多的年輕人更好更大的舞台。

申老師不僅劇團發展的好,在目前疫情形勢下,更是響應政府号召,大力開展線上的“雲越調”形式,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為大家帶來精彩演出。申老師還說到:“使用這些平台不僅是能更多更快的與年輕人進行互動,更能在疫情期間為困在家中的大家帶來越調的享受,這樣也能減輕票友斷代現象,發展很多年輕的票友,保證越調一直更好的傳承下去。”

非遺調研隊帶你走近國家級非遺越調,了解傳承人的申小梅的故事

申小梅老師現場教授學生們

除此之外,申老師還依據抗疫英雄們的事迹排了戲,并且也有了将此戲拍成電影的計劃,可見她不僅緊跟時代潮流,更是一直為贊頌人民,贊頌英雄作出自己的貢獻。

在2015年的8月,申老師就與周口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辦學,推出了申小梅戲曲學院,在這裡不僅開設了越調班,豫劇、曲劇都開設了班級,為河南戲劇作出貢獻。申老師還不斷鼓勵學院的孩子們去考研,上大學,這樣才能在适應時代的基礎上更好的學習戲曲,學習越調。在說到學院時,“我就想着,作為一個戲曲人,能為我們的社會、戲曲建立平台,多培養一些戲曲接班人這樣一個簡單的想法。”申老師的這句話吐露出了她的拳拳之心。

采訪完申老師,不禁感歎她從業這數十年來,不僅是一名戲曲人,更是一位優秀非遺文化保護者與傳承者,一直不忘初心,一心将越調發揚光大,令人對她心生敬意。

細細深思,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而我們作為當代青年人,在學習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這條路上,任重而道遠,是以我們要重視每一個非遺,不辜負非遺的背後凝聚着的無數人的心血和努力,而我們同樣也有責任為非遺的傳承盡一份力,願這些古老樸素的文化遺産,永不消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