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方城縣博望鎮:“鮮花+秋菜”添彩鄉村振興底色

作者:農村農業農民雜志

三農全媒體記者 曹哲浩 通訊員 李善喜 潘新賀

“這一棚晚秋黃瓜已經賣了9萬多塊(錢),拔秧之前還能再賣四五千塊(錢),加上前茬蕃茄的收入,今年每畝種菜收入有6萬多塊(錢),你看,這一朵朵黃花開得多好看”。初冬季節,在河南省方城縣博望鎮尚莊村劉金明的溫室大棚裡,碧綠的黃瓜秧子上挂着帶花的秋黃瓜,花蕊之中不時飛出幾隻辛勤的蜜蜂,挺有靈性的它們正在與農民一道分享着采收的快樂。

“尚莊村是博望鎮最大的溫棚蔬菜生産基地,今年搭建溫室大棚212個,每棚面積4至8畝,前茬種植蕃茄、西芹、黃瓜等反季節蔬菜,并全面推廣一整套無公害種管新技術,每畝平均收入在4萬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萬多元。6月份蕃茄拔秧之前及時育苗,搶抓時機及時翻耕,根據夏秋氣溫高、雨水多、好管理的特點,精細栽種黃瓜苗,采取白天掀膜不扒棚,晚上蓋膜保溫度的管理措施,20天左右就可上市,正趕上市場缺貨的好時機,銷售價格高,一茬晚黃瓜最少能賣兩萬元,全年畝均總收入不低于6萬元,溫棚蔬菜種植上的鑽冷門、瞧空門、填空門讓農民飽嘗甜頭啊!”博望鎮主抓農業的副書記華欣把農民種菜的決竅背得滾瓜爛熟。

方城縣博望鎮:“鮮花+秋菜”添彩鄉村振興底色

“走,再看看俺鎮的萬畝花海去”。華欣又陪同記者來到了位于白河東岸的博望鎮萬畝多彩月季示範基地。

時過立冬,已到百花凋零季節,月季園裡還能有啥景色?一下車,躍入眼簾的萬畝花海頓時讓人眼前一亮,姹紫嫣紅的七彩月季雖比不上春夏季節那麼鮮豔,但在無花的田野裡能看到傲寒的月季花兒,倒也令人賞心悅目。

此時,滿臉汗水的“花之魂月季專業合作社”老闆李偉正指揮員工們挖起頭頂鮮花的藤狀月季,又小心翼翼地把月季搬到大貨車上。見華書記陪同我們到來,好客的李偉慌忙迎了上來。一番寒噓之後,就說起了自己的種花經曆:“我原在深圳打工,2009年回鄉創業,流轉土地230畝發展精品月季,種植樹狀月季82畝、藤狀月季106畝、造型月季28畝、盆景月季500盆左右,效益較高的是造型月季和盆景月季,但需求量不大。根據這兩年的形勢,每年每畝平均收入4萬元左右,淨利潤不低于2萬元”。

方城縣博望鎮:“鮮花+秋菜”添彩鄉村振興底色

“偉哥,車裝滿了,你去給人家算算帳”。見有人喊,李偉說了句“不好意思……”就讓妻子小菊先陪一會兒。

“這幾天已經進入月季銷售旺季,可把俺忙壞了,這一車是湖北的老客戶來拉貨,提前交了訂金,他們專挑好的買,那些樹狀月季每棵都在150元以上,最好的突破千元。這一車估計能賣3萬塊(錢)以上”。

接着,又采訪了李長善、李長華等月季“大王”。看看時間已近正午,華書記和沙山村支書陳連平陪同我們走出了沙山村的月季園。“這萬畝月季中,光俺沙山村就占了2000多畝,李偉他們說收入都有點保守,其實,這些月季大戶們畝均純收入不下3萬元。你看,那邊的幾輛汽車都在裝運月季苗,這個季節已到了花農最忙的時候,每天都有大把票子裝進腰包啊!”陳連平邊走邊說。

方城縣博望鎮:“鮮花+秋菜”添彩鄉村振興底色

在傳回的路上,記者沿途看到的大車小車上裝的都是帶着嬌豔花朵的月季,它們帶着花香、帶着 南陽月季之鄉的美譽“飛”往四面八方,留給花農的是承載幸福生活的花樣财富,也是為鄉村振興添彩底色的鮮花經濟啊!

我們為博望鎮的“秋菜+鮮花”産業喝彩,也為當代職業農民開發智商、善于運用現代農業新技術去創造财富喝彩,相信廣大農民依靠黨的正确上司和英明決策,一定能快步行走向鄉村振興的新征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