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饞又養生的中藥零食但可不是人人都能吃

作者:潇湘名醫

随着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保健養生,中醫養生理論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和重視。日常生活中一些含中藥成分的零食,如阿膠棗、龜苓膏等,頗受大家的歡迎,也是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的熱門禮品。

然而,中藥零食能随意選擇嗎?中醫講究辯證論治、因人而異,含中藥的零食并非人人适合。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種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的中藥零食,并附上它們的注意事項。

<b>阿膠棗</b>

阿膠棗的主要成分是阿膠和大棗。阿膠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作用;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是以阿膠棗越來越受女性朋友的喜愛,很多人都喜歡日常買一袋,作為營養零食食用。

适合食用人群:阿膠棗适合氣虛、血虛者和産婦食用;有助于改善面色黃白、心慌怕冷、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等情況的人群。

食用需注意:阿膠棗食用過多是不利于消化和吸收的,特别是胃熱或消化不良的人群,多吃容易滋膩礙胃,影響食欲,長期食用還易上火。

是以,阿膠棗一次食用最好不要超過10顆。因其含糖量大,故糖尿病患者忌食。痰濕咳嗽及感冒發燒、牙齒疼痛的人群最好也不要食用。

<b>龜苓膏</b>

龜苓膏是曆史悠久的傳統養生零食。正宗的龜苓膏主要以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以生地黃、蒲公英、金銀花、菊花等中藥精制而成,可起到清熱解毒、滋陰補腎、消除暗瘡、潤腸通便的作用。

适合食用人群:工作、生活中壓力較大,缺乏運動,飲食上疏于調理,而出現口幹心煩、面部痤瘡、便秘等情況的人群。

食用需注意:龜苓膏有清熱、排毒的效果,卻不适合所有人。因為龜苓膏偏于寒涼,一般胃寒和脾胃虛弱的人要少吃或不吃為好。而龜闆又有興奮子宮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故孕婦和女性生理期也不宜食用。

<b>茯苓夾餅</b>

茯苓餅是很好的健脾食品,因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甯心的作用,可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

适合食用人群:适用于挑食的兒童及體質虛弱的老人。對于腎虛所緻四肢水腫、小便不利,茯苓餅也有一定的食療價值。

食用需注意:市面上的茯苓餅多添加了蜂蜜、白砂糖等原料,含糖量往往較高,是以血糖偏高者要少食。濕熱導緻的大便幹結、舌苔發黃以及感冒發熱的人群也最好不要食用。

<b>酸梅湯</b>

正宗的酸梅湯一般是用烏梅、山楂幹以及少量陳皮和甘草熬煮成的,有消食和中、生津止渴、解暑化濕等作用。

适合食用人群:天熱的時候,酸梅湯酸甜可口,喝着很解渴。裡面的主要原料烏梅,富含有機酸,可促進唾液腺及胃酸的分泌,不僅生津止渴,還可緩解暈車等不适感。

食用需注意:感冒發熱,咳嗽多痰,胸膈痞悶等人群,忌食烏梅,菌痢、腸炎初期的患者也需忌食烏梅。婦女經期以及孕産期女性最好也不要吃。胃酸過多、脾胃虛弱的人群也不宜多吃酸梅湯。

<b>潤喉片</b>

中藥潤喉片,成分多以有清熱、解毒、消腫作用的中草藥為主,如金銀花、黃芩、闆藍根、冰片,以及清咽利喉的胖大海、蟬蛻、桔梗、羅漢果等,大部分的藥性偏寒涼。

食用需注意:脾胃虛寒者若長期服用,非常容易引起腹瀉。孕婦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潤喉片中常加入甜味劑等物質,是以糖尿病患者不宜随意服用。

<b>健胃消食片</b>

消食片由太子參、陳皮、山藥、麥芽(炒)、山楂組成。陳皮有運脾健胃的功效;山楂、麥芽主治消化不良、茶飯不思、脘腹脹悶等症;太子參、山藥健脾益氣。

食用需注意: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最好不要吃;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b>桂圓幹</b>

桂圓幹甘溫味濃,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是一味性質較平和的滋補良品。

适合食用人群:氣血不足的人群,每次可選3-5顆,剝皮後直接放入保溫杯泡水代茶飲即可。

食用需注意:感冒、發熱、咳嗽有痰等體内有痰濕及熱病患者不宜食用桂圓幹。

<b>陳皮蜜餞</b>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用于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陳皮中含有的黃酮類物質對于保護心血管有一定的作用。另外,陳皮可以消食、行氣、祛痰、理脾,還可以促進唾液的分泌。

食用需注意:經過加工的蜜餞陳皮,特别是九制陳皮含鹽量非常高,腎病患者和高血壓患者都要注意,不要過量食用,謹防鈉鹽攝入過多。

中藥零食屬于藥食同源的商品,但是由于這類商品也有藥的屬性,并非多吃多益,食用不慎則會帶來副作用。是以對于某些經常食用的中藥零食人群,最好能夠咨詢一下中醫師或者中藥師,以免盲目食用,适得其反。

【來源:吉林衛健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