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茶族中哪一種茶能擔得起“皇後”之名的,自然是非金花茶莫屬。

金花茶的曆史起源可追溯到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山茶嫩葉炸熟,水淘、可食,亦可蒸曬作飲。”1930~1949年日本著名植物學家津山尚為了尋找傳說中的黃色金花茶窮盡畢生精力,踏遍山河萬裡終不得,失望之餘寫下《幻想的黃色山茶花曆險記》。直到1960~1969年,中國科研工作者終于在廣西發現了黃色的山茶花,這一消息震驚中外,國内外學者紛紛進入廣西考察。可見金花茶的珍稀之處。
“金花”之名得益于其罕見的外表,金瓣玉蕊,花瓣外表晶瑩剔透,蠟質光澤,花朵鮮豔俏麗,點綴于玉葉瓊枝間,娉婷袅袅,風姿綽約,貴氣十足,是謂“茶族皇後”。
受地理條件的限制,金花茶分布範圍狹窄,極為罕見,世界90%的野生金花茶分布于中國廣西防城港市,被譽為“金花茶之鄉”,是國家級金花茶自然保護區和金花茶基因庫。金花茶的栽培時間周期較長,定植時間為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二月至三月十最佳采摘時期。
每年十一月小雪過後,金茶花樹便會蓄力紮根于土壤之中,奮力吸收自然精華,以待來年春日一舉綻放,驚豔世人。
待到春風二三月,位于防城港市十萬大山的蘭山支脈雨後煙霧缭繞,蒼松翠竹,古木參天,生長在山澗中的金花茶正在肆意生長,“蠟瓣金花次第開,披霜帶露遠塵埃。熟知玉蕊多甜潤,常惹遊蜂盜蜜來。”金黃色的花朵點綴在翠綠的枝葉頭上,花瓣像打蠟般一塵不染,體态嬌豔多姿,秀麗雅緻。高山上的生長環境更是為其鍛造了不畏風吹雨打,淩寒而開的頑強精神,像極了一位貴氣十足的“皇後”。
金花茶的采摘要求十分苛刻,采摘當天必須是晴天上午,手工采摘初開的花朵和鮮葉,可制成花朵茶和葉茶。
花朵經過加工後制成花茶,形狀為整朵金花,色澤呈金黃或棕黃色,熱水燒開把花茶泡開後,其茶湯為金黃色,反複浸泡,茶水清澈明亮,無雜質,茶香味十足,入喉清醇甘爽,品嘗過後仍有一股清香存于口中,回味無窮。
其葉經過幹炒暴曬後制成金花茶葉,外形修長勻稱,葉身緊緻,加入開水浸泡後茶水色澤烏潤,十分耐沖泡,茶水香醇,味道濃郁,嘗一口唇齒留有餘香,口氣清新。
國家對金花茶更是十分重視,2009年,授予防城港市“金花茶之鄉”的榮譽稱号,更是于2011年被列為“國家地理産品保護标志”。除此之外,2017年金花茶的種植面積5萬多畝位居世界第一,産量高達10萬公斤。
金花茶四季皆宜飲用。谷雨品茶,品的是滿山春意,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無限春光;大暑飲茶,飲的是草木葳蕤,細雨庭院嗅茶香的悠閑夏日;霜降煮茶,煮的是一葉知秋,夜入風涼白露生的暖身熱茶;大雪煎茶,煎的是寒煙暮雨,“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冬日逸事。
生活速度太快,不如慢下來,品品茶,聊一聊閑事,體驗一次詩意的生活?
圖檔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