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角成功的機率隻有25%,卻能聲勢浩大,很可能是何進做的局

作者:葦說曆史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張角成功的機率隻有25%,卻能聲勢浩大,很可能是何進做的局

東漢末年,巨鹿郡住着三兄弟,老大叫張角,老二叫張寶,老三叫張梁。老大張角是個不第秀才,他自己又懂點醫術,是以經常上山采藥。有一次張角在一座大山裡采藥,遇到一個碧眼童顔的老人,這個老人手裡拿着一根藜杖。

他把張角叫到一個山洞裡,然後送給張角三卷天書,并且告訴張角這本書叫做《太平要術》。這個老人告誡張角要好好研習該書,然後替老天多多宣傳普及,用來普救世人;如果張角得到此書又有異心的話,則會遭到惡報。這個老人又告訴他說他是南華老仙,說完就化作一陣清風飄然而去。

此處出現的南華老仙将天書送給張角,讓他為國出力、為民造福(書名叫做《太平要術》)。南華老仙和天書都是傳說中的具有神奇力量的神人和仙書,也許是張角為了号召群眾随他造反而編撰出來的吧!

張角成功的機率隻有25%,卻能聲勢浩大,很可能是何進做的局

張角随着信徒越來越多,并且了解過幾次其他地區的起義形勢,也完美的制定了自己的起義計劃,因為這時的東漢政權經曆幾次短命并年幼的皇帝,使得大權旁落,外戚和宦官勢力嚴重,并且大力搜刮民脂民膏,而且連年的旱災、水災、蝗災等等自然災害接踵而至,朝廷絲毫不關心百姓死活,也讓人們的怨言達到了頂點,于是張角看到東漢政權的動蕩,開始有稱王的想法,于是帶領信徒準備起義。

叛徒的出賣,讓黃巾軍的起義并不順利,隻能倉皇起義,就是這樣的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口号,正好符合了百姓們的意願,開始打擊東漢政權,十幾萬的黃巾軍應聲而起,讓東漢政權開啟了群雄割據時代。

張角成功的機率隻有25%,卻能聲勢浩大,很可能是何進做的局

在何進對張角的這場博弈中, 張角是占優勢的, 就是人多, 除此之外, 好像沒有别的什麼優勢。而且, 作為上司人的張角在布局階段存在明顯的漏洞:

1. 暗中送錢,結交太監封谞,為内應。

2. 造反之前, 派弟子唐周去給太監報信。

這裡面存在至少如下變數:

1. 唐周可能去報信, 也可能去告密, 兩個選擇。

2. 太監有可能支援, 也可能不支援, 兩個選擇。

張角成功的機率隻有25%,卻能聲勢浩大,很可能是何進做的局

這件事要成功,先要唐周選擇不告密,太監接到信後,再選擇支援。是以,成功的機率最多隻有25%。已失算。張角送金錢給太監,如果隻是為了傳教,應該是有效的,太監幫這個忙是舉手之勞。

如果為了造反,就很難說了,皇帝一倒,太監也沒權了。

當然,以上都是機率化的推理。個人認為,所謂的黃巾起義之是以能聲勢浩大,也極有可能是何進做的局!

張角的活動事實上一直在漢王朝的控制之中,張角在洛陽推行他的“太平道”時,時任司徒的楊賜就已經有所警惕,并獻上釜底抽薪之計以杜絕禍害。而張角耗時多年,布下如此大局,絕不可能隻有楊賜一人有警覺。

張角成功的機率隻有25%,卻能聲勢浩大,很可能是何進做的局

為什麼不告發?我想無非就是宦官外戚想用張角作局來換取更大的權利。要不然遍布八州的起義,為什麼隻有京城還未開始就已經失敗了呢?事實上,大家都知道,自窦武謀誅宦官失敗後,宦官把持的東漢王朝就不再設立大将軍一職。即使何進的妹妹當了皇後,他也不過是河南尹。而東漢曆代皇後的直系親屬,都有人任大将軍,而且策封大将軍職的幾乎是與皇後同時進行。

唯獨何進等了四年,才在起義爆發後才進位大将軍。而洛陽的黃巾也正是由他扼殺在萌芽狀态,這不得不讓人懷疑,這是何進做的一個局。

最後,從黃巾軍自身來看,黃巾軍是一群沒有經過訓練,沒有組織紀律的起義軍,他們又缺乏知識份子,自身局限性太大,注定隻能失敗。從漢軍方面來看,漢朝立國400年,忠于漢朝的士人衆多,在朝廷和豪族的聯合下,黃巾軍無計可施,即便張角活着也隻能束手就擒。

張角成功的機率隻有25%,卻能聲勢浩大,很可能是何進做的局

曆史發展有其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誰能利用它誰就能勝利,反之則失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