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天到鳴蟲叫,老蔣玩蟲記之油葫蘆(二):挑選要領

作者:老蔣究了

冬季裡若能聽到夏秋時節的鳴蟲聲聲,可謂是一種驚喜,給寒冷的日子裡增添一絲活潑與暖意。其實,“冬畜鳴蟲”古人早就嘗試。早在清朝時期,民間育蟲的方法和冬日欣賞鳴蟲的習俗便被引入了紫禁城。如今,随着人工繁殖技術的提高,讓冬季玩蟲的雅興變得唾手可得。近期,老蔣就來說說冬季玩賞鳴蟲的那些事兒。

冬天到鳴蟲叫,老蔣玩蟲記之油葫蘆(二):挑選要領

今天老蔣給大家帶來的是“怎樣挑選油葫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油葫蘆怎樣挑選?

油葫蘆的品種較多,常見的品種有體色偏黑的“黑葫蘆”,體色偏棕的“紅油葫蘆”。有一種稱“琵琶翅”的,翅長,末端鈍圓,可蓋過尾須的1/3,其鳴聲洪亮。有種翅翼很薄而透明的,稱“玻璃翅”或“薄翅”,鳴叫的聲音低而發飄,被稱為“飛翅”的一種。後翅長而露于前翅之外,一般較少鳴叫,但因其數量很少,比較名貴。一種稱為“長翼”的,翅長但端部不寬,聲音一般是中音。對以上這幾種油葫蘆,鳴蟲愛好者編了個順口溜:“飛翅貴,玻璃脆,琵琶響,長翼亮。”這是内行對它們的評價。

冬天到鳴蟲叫,老蔣玩蟲記之油葫蘆(二):挑選要領

頭部額高者稱為“壽星頭”;頭圓而寬者稱為“蒜頭”;頭渾圓者稱為“珠頭”。三者中以“壽星頭”為貴。

油葫蘆的鳴聲,其音節大緻有兩類:有一類的鳴聲如“居—、優、優、優”,像是油從葫蘆中傾注出來的聲音,是名副其實的油葫蘆,此為佳品;另一類鳴聲如“吉、吉、吉、㘗”,則屬較次者。

挑選油葫蘆主要應從“體、色、翅、聲”4個方面來選。

“體”是體形和體質。油葫蘆要選個體大、頭大、咬鉗寬廣的,體大才健壯,壽命長,鳴聲洪亮;體小多為先天不足,發育不良,或有傷病,壽命短,鳴聲弱而澀。

冬天到鳴蟲叫,老蔣玩蟲記之油葫蘆(二):挑選要領

“色”是體色。人們大多喜愛渾身烏黑油亮的油葫蘆,認為它體色純正美觀,觀賞價值高,鳴聲也較悅耳動聽。其實,這點并非絕對,隻要顔色鮮亮,不論金黃色、紅色、紫色、棕色都有優質的,同樣有獨特的觀賞價值。

“翅”是指翅的長短。一般是翅膀越長,鳴聲越響亮,如前翅蓋至尾端的,則是百裡挑一的長翅佳種,鳴聲必然響亮。另外,翅端鈍圓,鳴聲也必然響亮。

“聲”是指鳴叫的聲音。要挑選聲音洪亮婉轉、顫音拖長如“居—、優、優、優”者,其“優”音可重複5~6次,長者可達9次,這種蟲被玩賞者美其名曰“九轉油蛉”。有拖長到13次者,就更是金聲玉振,十分珍貴了。

此外,如隻是用來聽鳴音,則應選頭小的油葫蘆,因頭小者比頭大者更肯鳴叫。

(注:來源蔣青海2002年9月《時尚小寵物養賞大全》•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