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作者:邑人電影院

本文作者:綠流

算是一個彩蛋吧,《第一爐香》的顧問許子東客串了梁太太宴會上的一個賓客,面無表情地看着衆生,似乎在想:我就看你們怎麼演張愛玲。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他在采訪中講,梁姑媽才是這部小說的靈魂人物,《第一爐香》中的人物關系是舊式青樓小說式的:家庭式的妓院,妓院式的家庭。而新青樓小說,是底層人民中的女性救贖知識分子。

在《許子東細讀張愛玲》第1章《東方主義與長三堂子》中,也分析過姑媽和葛薇龍。不再贅述,推薦去看看他講的,我也不再分析角色,還是要去看大佬的解讀才到位。

大概介紹一下姑媽這個角色:

年輕時頗有幾分姿色的姑媽,不顧家庭反對,嫁給香港數一數二的富老頭梁先生做小,隻等先生早點死了好繼承家産,但先生死得晚了幾年,梁太太雖然分到了很多很多錢,年紀卻也不小了。梁太太在半山的豪宅中時時舉辦宴會,交際富商名流,利用手下的美麗婢女吸引年輕男子,再把他們招徕到自己床上。婢女中也有不安分的,睇睇就暗中出去陪喬誠爵士完了幾回,導緻喬誠爵士不怎麼親自到梁府了。小丫頭為了出頭,私下接客,壞了規矩,因而被梁太太趕了回去。正巧這時候葛薇龍在梁府求姑媽資助讀書,梁太太便打起了葛薇龍的主意,要把她培養成新的交際花,同時也垂涎着葛薇龍的大學男同學們。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原著如下:

梁太太聽說侄小姐來了,倒躇了一下。她對于銀錢交易,一向是仔細的,這次打算在侄女兒身上大破悭囊,自己還拿不定主意,不知道這小妮子是否有出息,值不值得投資?

葛薇龍眼中的姑媽呢:

再回頭看姑媽的家,依稀還見那黃地紅邊的窗棂,綠玻璃窗裡映着海色。那巍巍的白房子,蓋着綠色的琉璃瓦,很有點像古代的皇陵。
薇龍自己覺得是《聊齋志異》裡的書生,上山去探親出來之後,轉眼間那貴家宅第已經化成一座大墳山;如果梁家那白房子變了墳,她也許并不驚奇。她看她姑母是個有本領的女人,一手挽住了時代的巨輪,在她自己的小天地裡,留住了滿清末年的淫逸空氣,關起門來做小型慈禧太後。 薇龍這麼想着:“至于我,我既睜着眼走進了這鬼氣森森的世界,若是中了邪,我怪誰去?可是我們到底是姑侄,她被面子拘住了,隻要我行得正,立得正,不怕她不以禮相待。外頭人說閑話,盡他們說去,我念我的書。将來遇到真正喜歡我的人,自然會明白的,決不會相信那些無聊的流言。”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葛薇龍确實是清純的學生,但她的堕落也不全是梁太太的手段。她單純,但她不蠢,她有自己的主意,也有自己的打算,而且姑媽的那些彎彎腸子她都看得清楚明白。甚至有這麼一場是:

梁太太手裡使刀切着冷牛舌頭,隻管對着那牛舌頭微笑。過了一會,她拿起水杯來喝水,又對着那玻璃杯怔怔的發笑。伸手去拿胡椒瓶的時候,似乎又觸動了某種回憶,嘴角的笑痕更深了。薇龍暗暗地歎了一口氣,想道:“女人真是可憐!男人給了她幾分好顔色看,就歡喜得這個樣子!”

葛薇龍在初識了姑媽聲色犬馬的生活後,不是沒有向往的,那滿衣櫃的漂亮衣服,各種質地,那樓下一支支的舞曲,各式旋律,都交織在她的夢境中。不過葛薇龍看不上姑媽身邊的男人,要麼是浮誇的年輕人,要麼是老頭,她本想在唱詩班的男孩子中物色一個正派子弟。奈何,與喬琪喬狹路相逢,終不能幸免。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一面把手臂伸了過來,搭在薇龍背後的椅靠上。薇龍忙道:“我們還是談談話的好。”喬琪道:“你一定要說話,我說葡萄牙話給你聽。”當下低低的說了起來,薇龍側着頭,抱着膝蓋,聽了半晌,笑道:“我又不懂你在說些什麼。多半你在罵我呢!”喬琪柔聲道:“你聽我的口氣是在罵你麼?”薇龍突然紅了臉,垂下頭。喬琪道:“我要把它譯成英文說給你聽,隻怕我沒有這個膽量。”薇龍掩住耳朵道:“誰要聽?”便立起身來向人叢中走去。那時天色已經暗了,月亮才上來。黃黃的,像玉色緞子上,刺繡時彈落了一點香灰,燒糊了一小片。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喬琪是姑媽沒有搞到手的男人,征服喬琪,也有向姑媽示威的意思。更何況他蒼白的臉,綠色的眼睛,含情脈脈,情話綿綿,把頭埋在臂彎裡的樣子最令人心動。(不敢再描述了,原著寫得太好,我描述出來太俗)。這麼一個風流倜傥的混血男孩子,不知道你們會想到誰的臉,但至少不會是彭于晏。

片中,梁洛施剛說完“ 混血的男孩子都有點陰沉,還有點丫頭氣”,一個生龍活虎滿身黝黑腱子肉的彭于晏就跳了出來。滿嘴騷話的陽光帥男孩是很招人喜歡,但這不是喬琪喬啊。

彭于晏是美式大男孩的長相,沒有受過欺負的臉,外形就不像。而表演方式更沒有去貼喬琪喬的性格。軟弱有,陰郁卻沒有,而那是激發女人憐愛的必殺技之一。

這就不得不提一句李佩斯。要說外形,他本人在生活中也夠壯實了,胡子拉渣,粗糙的德州老農自拍照一張接一張。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但他演《霍比特人》中的精靈王時,又仙又傲嬌,不管是造型還是表演都做足功夫。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更别說在《迷戀荷爾蒙》中扮演的變性人,美出天際線,和本尊相差甚遠。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是以,外表不像是問題,而是整個劇組有沒有一起努力讓他像。造型沒有,表演沒有,連服飾都沒有,喬琪喬的衣服材質之差,在大銀幕的放大下完全不像公子哥。

馬思純倒是有學生氣,但後面的深度不夠,葛薇龍的城府和思想的複雜性都沒有演出來。也不是沒演,浮于表面吧。可能這和演員對角色的了解有關。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對比《一把青》中連俞涵飾演的朱青,出場時也是清純學生,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後來也是淪為交際花。人物的轉變就處理得很有說服力,表演上也有層次,完全能把觀衆的情緒帶着走,而不是把觀衆帶着發笑。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同樣的缺陷存在于《黃金時代》中湯唯飾演的蕭紅,在有大量史料可參考的情況下,還是沒有演出蕭紅的底色,演的都是表面。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許鞍華還是太善良了,明知道演員沒有達到那個高度,還是讓他過。不會像王家衛那麼去折磨演員。是以當她遇上合拍的演員時,往往就能錦上添花,碰撞出天水圍兩部曲這樣的經典,而遇上不合适的演員時,隻能得過且過。《半身緣》也是改編自張愛玲的原著,就叫好叫座,因為梅豔芳和吳倩蓮和書中的人物契合度太高,就連演技稍弱一些的黎明,也和沈世鈞的氣質天然相像。反例是《傾城之戀》,廖蹇人和周潤發本是極好的演員,但人物氣質不符,加上當時服化道的落後,導緻影片怎麼看都别扭。

許鞍華接下來還要拍白先勇的《永遠的尹雪豔》。最開始是王家衛要拍,讓林青霞出山,林青霞為了角色都開始減肥了,結果沒過幾年,王眼鏡又去搗鼓《繁花》。中間經曆了什麼,我也很想知道。《永遠的尹雪豔》如今花落許鞍華,不知道能否遇上合拍的演員呢。白先勇是很在意自己作品的作家,對于影視改編的要求是很嚴格的,希望不要讓他失望。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俞飛鴻扮演的梁姑媽當然是極美的,但又過于美了,端莊高雅,不像梁姑媽,倒像尹雪豔,有時候還像宋美齡。

我也不能免俗想要拟一份自己心中的演員名單:梁姑媽 ,劉嘉玲;司徒 ,姜大衛 ;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喬琪喬 ,邱澤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或少年黃生。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第一爐香》裡也有褒義上的令人過目難忘的演員,梁洛施清透超脫,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白冰驚鴻一瞥。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影片中也有超出意料的好片段。如喬琪、薇龍、吉婕爬山、買黃皮果這場。離開了皇陵般的豪宅,來到有山有海的地方,遇上淳樸的勞動人民(這裡看到熟悉的許鞍華),畫面構圖美、配色美,表演上沒有用力過猛,雖然演員之間缺乏張力,但還算演出了脆弱感,不至于招人讨厭。

吉婕出家這場戲的處理也很好,出現在喬家婚禮大合照的角落,本不是畫面的主角,但一身修女的打扮卻成功吸引了觀衆的視線,鏡頭再慢慢搖上去,确認是她了。一聲歎息。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廢筆也有不少,姑媽回憶中嫁入豪門和送殡的戲毫無必要,這裡需要對她的所作所為進行這麼追根溯源的心理分析嗎?大可不必吧。

又,喬琪養了一條蛇,原著沒有,有人說喬琪本來是怕蛇的,編劇這麼改,是故意惡心祖師奶奶,我個人覺得可能是因為薇龍就是小龍,小龍就是蛇,這裡是用蛇來暗喻薇龍和喬琪的關系。這可是真.畫蛇添足了。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影片最後一句;“我愛你,你個沒良心的。”最是天雷滾滾,一部悲劇這麼收場愣是讓人笑出内傷。你怎麼想的呢,這一幕明明是:

汽車駛入一帶黑沉沉的街衢。喬琪沒有朝她看,就看也看不見,可是他知道她一定是哭了。他把自由的那隻手摸出香煙夾子和打火機來,煙卷兒銜在嘴裡,點上火。火光一亮,在那凜冽的寒夜裡,他的嘴上仿佛開了一朵橙紅色的花,花立時謝了,又是寒冷與黑暗……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電影版《第一爐香》作為一個劇情片并不算太差,但既不許鞍華,也不張愛玲。人物的荒誕可笑可悲,沒有表現出來,人性的幽微黑暗,隻下了表面功夫,不細緻,沒有沉澱,沒有悲涼的底蘊。何必要拍這麼長呢,除了把缺陷放大還有什麼作用?強烈建議超過兩小時的電影都送紙尿褲。

《第一爐香》既不張愛玲,也不許鞍華

(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