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建國院士:給學生上課是最重要的事

作者:中國科學報

作者 | 秦志偉

雖然學術活動較多、行政事務繁重,但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王建國總是将給學生上課排在工作月曆的第一行。有一次,他被臨時安排出差,傳回後就直奔學校,利用晚上時間給大學生補課。時任研究所學生助教林岩記得:“我離開辦公室已是晚上十點多了,但王老師還在點評學生的作業。”

“給學生上課,是學校裡最重要的事。”王建國告訴《中國科學報》。

前不久,首屆東南大學“傑出教學獎”評選結果揭曉。該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分為“教學成就獎”“教學卓越獎”“教學新秀獎”三個類别,分别給予100萬元/人、20萬元/人、10萬元/人的獎勵。王建國獲得唯一的“教學成就獎”。

從教32年來,王建國始終活躍在教學一線,先後培養碩士、博士研究所學生百餘名。他善于将學科與專業、教學與科研、教書與育人結合起來,不斷探索教學模式改革,為培養高水準建築創新人才作出突出貢獻。

王建國院士:給學生上課是最重要的事

王建國(左一)和團隊成員在牛首山遊客中心工地現場考察。 東南大學供圖

朱淵是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也是王建國的學生。博士一年級時,朱淵請導師王建國幫忙修改一篇論文,傳回的修改稿令朱淵感觸頗深。“滿是紅筆寫成的修訂和批注,不僅是文章的層次結構、語句措辭,甚至标點符号都做了修改。”從此以後,朱淵做任何事都不忘提醒自己,要時刻認真、關注細節。

王建國鼓勵學生堅持終身學習并廣泛學習各專業的知識。對于朱淵而言,王建國“形散而神不散”的理念對其影響頗深,也無形中影響着他對學生的指導。

所謂“形散”是指,王建國願意給學生盡可能大的自由空間,鼓勵他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所謂“神不散”是說,他會結合學生的特點,給大家配置設定不同的任務,讓他們在實踐中獲得成長。

在出差路上、吃飯時,王建國喜歡與學生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講述外出開會、承擔項目、指導學生中的體悟。

十次小組(Team X)曾經是非常有影響的建築師組織,對現當代建築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成員提出了一系列在學界影響頗深的理念,如“改變的美學”“中介空間”等。

但是,國内一直沒有人對Team X進行系統研究。王建國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朱淵,并鼓勵他:“要敢于填補學界研究的空白。”朱淵也不負衆望,以此完成的博士論文獲評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這篇論文其後編纂成書,也成為其他學者研究Team X的重要文獻。

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建築師,王建國認為,不僅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裡路。

學生們曾跟王建國一起到上海新場古鎮調研,師生一起住在鎮上的青年旅舍。每天清晨起床後,王建國就開始閱讀關于古鎮的文獻資料,并到鎮上實地踏勘。當大家集合出發調研時,王建國已考察完一次。

助手姚昕悅說:“王老師經常深夜給我們回郵件,并連續出差,數天輾轉幾座城市。他身上的那股拼勁,常常讓我們自歎不如……”

在王建國看來,教學領域的“前喻—後喻—互喻”的轉變正在到來。

他進一步解釋道,過去上課以教師的傳授為主,也就是“前喻”。在某些特定時刻,學生向教師學習也會轉變為教師向學生學習,這是“後喻”。

“當下應是一個‘互喻’的時代,師生形成學習共同體,教師是學習中的首席,把握經驗、引領方向,同時也會向學生學習。”他表示,學生與網際網路智庫群體智慧的數字化即時性連結正在代替傳統意義上的“傳道、授業、解惑”的法則和規訓。是以,他認為,一個以“互喻”為特征的建築教學新模式正在到來。

面對不确定的未來,王建國鼓勵教師和學生做終身學習者。“可以試錯,但不怕出錯;做學問,要堅守而不保守。”他說,“對存量思維要學會‘過往不戀’,過去成功并不意味着未來一定能成功,不能有路徑依賴,要不斷推陳出新。”

王建國特别贊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釋出的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裡的一個觀點——“教育必須為尚不存在的未來培養新人”。從這個意義上說,知識的寬度遠遠比深度更重要。

在王建國看來,教育者必須充分認清大學、研究所學生各個階段的教學任務,做到“有的放矢”。

他認為,大學是打基礎的階段,要讓學生接受系統、完整、全面的專業訓練,完成從“小白”到“專業新人”的蛻變。這時,師生是“一對多”的關系,以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為主,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潛能。對于碩士生來說,每個學生都有一個相對聚焦的方向,相對确定的一個或多個導師,師生之間可以了解為“一對一”的關系。這時,培養因人而異的學生創新性思維就變得尤為重要。

相應地,王建國要求碩士生必須掌握基本的科學思維原理,論文必須要有一手的調研資料和基于實證的分析研究,同時将研究課題内容進行系統性梳理、提煉并據此推導出其共性規律和科學成果。

而到了博士研究所學生階段,學生不再僅僅是關于方法、技術的工具性研究,更需要有廣博的屬于“科學共同體”的知識,以及一定的理論建樹。“要培養他們在理論指導下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并讓他們對知識生産有所貢獻。”王建國要求學生們關注學術發展前沿,在幾年内瞄準一個方向做較為精深、系統和全面的研究。

王建國常說,今天東南大學建築領域的輝煌是一代代建築人接續奮鬥的結果,他常常感念前輩學人的曆史貢獻和辛勤付出。

2001年,王建國擔任東南大學建築系主任。2003年建築系更名為建築學院,王建國成為首任院長。他認為,教育要走出象牙塔、關注學科發展前沿并适應國家改革開放的要求,還前瞻性地提出未來建築的幾個發展方向——低碳綠色、數字技術、遺産保護、城市設計和新型城鎮化。同時,他帶領建築學院堅持推進教學、課程體系改革,努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博雅特點,通曉國際規則的“π”型人才。

王建國認為,當下的建築學子需要同時具備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倫理意識、社會人文的關切和情懷、工程技術素養以及越來越重要的資料素養;需要做到博雅明理、技藝互鑒,并成為“π”型人才。

“與隻有一項單一專業技能的‘I’型人才、一專多能的‘T’字型人才不同,‘π’型人才更加全面。”王建國解釋道,“π”上面的“橫”指的是廣博的學識和綜合能力,它有兩條“腿”。一條腿指精湛的專業能力,另一條腿是一個“n”的概念,即具有很多相關學科的專業能力,這類人才會幾條“腿”同時走路,“腿”與“腿”之間并行不悖,其不同的專業交叉往往能生發出新的創新動能。

王建國和同僚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工作。2011年以來,在東南大學建築教育以往“3+2”一體兩翼教學體系專業建設成果基礎上,基于建築類專業(包括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的創意工科屬性,王建國和同僚全新提出并實踐“學、做、融、創”一體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突出強調了建築類學生可持續融貫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全國産生廣泛的引領性和示範意義。

“作為教師,我們的教學探索永遠在路上。”王建國說。他在《建築師的二十歲》序言裡寫道:“建築學子學習過程中反映出的那種‘無知而無畏’的激情與熱望,可貴而難得。‘年輕’雖然通常意味着稚嫩與脆弱,但也有着對于理想的憧憬和富有活力的創新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