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雀兒架"的由來

作者:56885298o7w

話說涼州北城門外有雀兒架一處地方,即現在陽光金城以東、雷台觀以西、北站及雷台花園住宅小區一帶,過去那可是白楊林湖區,記得以前城北鄉人民出城必經此處,也是一個三岔路,往西北去了金沙雙城,往東北去了下雙四壩。這雀兒架是密密交織的白楊林,濃蔭蔽日,清爽宜人,更是手工小作坊擺攤設點,算卦求簽的好地方。卻不知這雀兒架命從何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今讀李林山老師《涼州怪事錄》,才發現原來雀兒架一名由來早已包含在他的一篇小文裡,附錄如下:

東漢末年,敦煌郡有個叫侯謹的書生,字子瑜,會解鳥語。當時,河西地區發現了一種通身雪白的雀兒,類似麻雀,卻極善飛翔,當地百姓認為它是一種吉祥的鳥,取個名叫白雀。

白雀混雜在麻雀群,飛過侯謹的書齋時,侯謹聽到白雀發出悲歎:“我本清君子,胡與小人從。斂翅且暫避,隻緣志不同。”侯謹聽到此語,慨然道:“今天下大亂,君子與小人攙雜共事。鳥況且如此,我何獨墜紅塵?”遂絕仕意,隐于水邊。

戰亂幾茬,人死幾遭,侯謹追雀遷徙,才得苟活性命。侯謹已年邁,帳下弟子千餘人,樵夫在深山中曾經見過。

一日,侯謹突然跟着雀兒出現在涼州城西門。那時,城裡一片水泊,葦子茂密。侯謹在水邊坐下,手指水中央,說:“百年之内,此水幹涸,中間将起學校的阙樓。再過許多年,東門也将建起巍峨城門樓,同學阙邀邀相望。此時,涼州将出帝王。”涼州百姓見他說些奇怪的話,甚是可笑。

到了三國時,涼州刺史徐邈治州有方,境内安甯,于是,在城西起學阙,設學校,民得風化。西晉永甯年間,涼州刺史張軌據河之險,保境安民,大葺涼州城,周回四十裡,形似飛鳥。果然建起高大東城門樓,同西門外學阙遙遙相望。未幾年,西晉滅亡,張軌子孫在涼州立國,是為前涼。

到了前涼國第四主張駿時,涼國已成中國北方強國。一夜,張駿做了個夢,夢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人對他說:“涼國地上的事屬你管理,地下的事屬我管理。你是地上君,我是地下君。”張駿大驚,問他姓名,老人答:“我是子瑜。”說罷就不見了。

張駿次日在殿見臣,提起這事,衆臣答:“這位子瑜,原是東漢末年人,辭世幾十年了。”張駿派人查找侯謹後代,果然在涼州鄉下找到他曾孫侯亮。張駿優賞侯亮後,派他去當祁連縣令。

今涼州城北,有雀兒架,據說就是侯謹後代的第宅舊址。

“雀兒架"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