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規矩與效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古語很好地說明了秩序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缺乏明确的規章、制度、 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産生混亂,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個人意願行事造成的無序浪費,更是非常糟糕的事。下面是企業中經常碰到的幾種無序、混亂的情況:

1.職責不清造成的無序

 在很多企業中,經常會遇到由于制度、管理安排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項工作好像兩個部門都管,其實誰都沒有真正負責,兩個部門對工作卻是糾纏不休,整天扯皮,使原來的有序反而變成無序,造成極大浪費。

2.業務能力低下造成的無序

素質低下、能力不能滿足工作需要,也會造成工作上的無序。一種情況是應該承擔某項工作的部門和人員,因能力不夠而導緻工作混亂無序;另一種情況是當出現部門和人員變更時,工作交接不力,協作不到位,原來形成的工作流程經常被推翻,人為地增加了從“無序”恢複到“有序”的時間。

3.業務流程的無序

由于大多數企業采用較多的是直線職能制的縱向部門設定,會對橫向的業務流程嚴重割裂,各部門大多考慮一項工作在本部門能否得到認真貫徹,而很少考慮如何協助相關部門順利實施。通常考慮以本部門為中心,而較少以工作為中心,不是部門支援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圍繞部門轉,進而導緻流程的混亂,工作無法順利完成,需要反複協調,加大管理成本。

4.協調不力造成的無序

某些工作應由哪個部門負責沒有明确界定,處于部門間的斷層,互相間的工作缺乏協作精神和交流意識,彼此都在觀望,認為應該由對方部門負責,結果工作沒人管,原來的小問題也被拖成了大問題。對于協調不力,又可分成下面幾種情況:

——上級的訓示貫徹協調不力

對上級的工作訓示及相關會議布置的工作沒有傳達,即使傳達了卻沒有進行有效的協調來組織落實,形成口号接力,工作在本部門出現停滞,沒有得到有效的貫徹,形成工作盲區。

——資訊傳遞的協調不力

資訊流轉到某個部門出現了停滞,使應該得到這些資訊的相關部門掌握不到,難以有效地開展工作。資訊沒有分類彙總,停滞在分散之中;資訊沒有得到充分分析、核實和利用,依舊停滞在原始狀态中;資訊不準确,造成生産盲目、物資供應混亂、計劃的頻繁調整、沒有效益的加班及庫存的增加。更有甚者,把資訊視為本部門或個人私有,有意不再傳遞,則影響更大。

——業務流程的協調不力

絕大多數的管理活動不是一個部門所能獨立完成的,需要兩個以上部門互相配合,按橫向的業務流程來完成。但是由于縱向部門設定對業務流程的割裂,會形成一些斷點,如果不能及時搞好協調,業務流程就不能順利運作,會造成後續流程停滞,形成損失,即使想方設法繞過去,也會造成效率降低,還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協調不力是管理工作中最大的浪費之一,它使整個組織不能形成凝聚力,缺乏團隊意識、協調精神,導緻工作效率的低下。

5.有章不循造成的無序

随心所欲,把公司的規章制度當成他人的守則,沒有自律,不以身作則,不按制度進行管理考核,造成無章無序的管理,影響了其他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影響部了門的整體工作效率和品質。

這五種情況的無序出現的頻次多了,就會造成企業的管理混亂。一個有效的管理者應該分析造成無序的原因,努力抓住主要沖突,思考在這種無序狀态中,如何通過有效的方法,使無序變為相對有序,進而整合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