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軍從“圍剿”到投奔,紅軍為什麼能

作者:人民網

新華社南昌6月16日電 題:白軍從“圍剿”到投奔,紅軍為什麼能

新華社記者梅常偉、李松、劉斐

“紅軍既然那樣‘壞’,為什麼所有的群衆都幫助他們呢?”

這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是88年前被派到江西“圍剿”紅軍的國民黨第26路軍不少普通士兵提出來的,他們的長官當時用“一陣臭罵、馬鞭子”作了回答。如今,它被做成展闆挂在甯都起義紀念館牆上。

1931年12月14日,踞守江西甯都縣城的國民黨第26路軍1.7萬餘人,起義加入紅軍,史稱“甯都起義”,是土地革命戰争時期中國共産黨上司的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

“他們的人數相當于半個紅一方面軍,還攜帶了兩萬多件武器。”甯都起義紀念館講解員陳琳借用網絡流行語,把起義比作紅軍的一次大面積“圈粉”,“‘圍剿’變成了投奔,對手變成了戰友,這是了不起的壯舉。”

這次“圈粉”,紅軍靠的是什麼?粉碎前3次“圍剿”打出赫赫威名,第26路軍官兵思想混亂、軍心渙散,九一八事變後“攘外必先安内”反動政策不得人心,黨的秘密組織的策動組織有力……

自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從事甯都起義研究的甯都起義紀念館原副館長曾慶圭說,促成甯都起義的因素有很多,最根本的,在于黨上司的紅軍是為人民、得民心的新型軍隊,黨建立的政權是永遠屬于人民的紅色政權。

家住甯都縣小布鎮的吳傳壽,是紅軍烈士吳祖繩之子。他告訴記者,紅軍來甯都前,他們家給地主當長工,吃不飽、穿不暖,是紅軍讓他們分到了田、能吃飽飯,是以他的父親兄弟二人都參加了紅軍。

“翻身把歌唱,當家作主人。”甯都縣委黨史辦主任邱新民介紹,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前後,中央蘇區舉行過3次較大規模的民主選舉運動,廣泛赢得了人民群衆的信任與支援。

據史料記載,被紅軍俘虜的第26路軍士兵,曾寫信回老部隊介紹自己的所見所聞:農民分得了土地,勞工加了工錢,再不受東家的壓迫了。他們還特意提到,“紅軍内的生活官兵一樣平等,沒有長官的打罵與壓迫”。

這樣的描述,與第26路軍士兵時常看到的紅軍智語相符。直到現在,甯都縣境内不少革命舊址的牆壁上,“士兵不打士兵,窮人不打窮人”的智語依舊清晰可見。但智語内容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他們“不相信有這樣的軍隊和政府”,就像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後來不敢相信蘇區實行全部義務教育,适齡兒童入學率達到50%。

穩妥起見,1931年7月間,有心投靠紅軍的第26路軍官兵派出3個代表,“開小差”前去打探情況。當第26路軍官兵聽說紅軍将領與士兵一樣穿草鞋、着布衫,與士兵一樣吃飯、睡覺,他們“竟不顧環境笑起來”。

“在白軍軍營,冒着犯軍法殺頭的危險,談論紅軍的種種好處,還忍不住笑起來,充分說明他們對紅軍是真心向往,認定隻有加入紅軍才是出路。”陳琳說,起義前,一首作者不詳的打油詩在第26路軍暗中流傳:出了北門望北坡,新墳總比舊墳多,新墳裡埋的都是北方老大哥,要想離開這北坡,必須聯合紅軍一起來倒戈。

1931年12月16日,甯都起義兩天後,第26路軍被中革軍委授予“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番号,從此踏上“為工農階級利益打仗”的征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