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120種1類緻癌物!浙江人愛吃的鹹魚最危險!

據估計,平均每分鐘我國有7人被确診為癌症,4人因癌症死亡。

國家癌症中心日前釋出最新一期《中國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報告》:2014年全國新發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病例約380.4萬例,死亡病例229.6萬例(注:全國惡性良性腫瘤登記中心的資料一般遲3年,本次報告釋出資料為全國惡性良性腫瘤登記中心收集彙總全國惡性良性腫瘤登記處2014年登記資料)。

揭秘120種1類緻癌物!浙江人愛吃的鹹魚最危險!

按發病率排序,我國主要的十大常見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分别是: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女性乳腺癌、食管癌、甲狀腺癌、子宮頸癌、腦瘤和胰腺癌,約占全部新發病例的77%;

如按死亡率排序: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腦瘤、白血病和淋巴瘤是主要的惡性良性腫瘤死因,約占全部惡性良性腫瘤死亡病例的83%。

報告顯示,男性癌症發病相對女性較高,且發病譜構成差異較大,男性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排首位的是肺癌,女性為乳腺癌。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女性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譜中,甲狀腺癌近年來增幅較大,目前已位居女性發病順位第四位;而在男性發病譜中,前列腺癌及膀胱癌近年來上升趨勢較為明顯,分别位居男性發病順位第六位和第七位。

2017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釋出最新版的緻癌物清單。

該機構自1971年以來就對900多個緻癌因素進行評估,最終400多個被确定為對人類緻癌或者可能緻癌。這些緻癌因素又分為一類緻癌、二類可能緻癌、三類未知和四類可能不緻癌四個級别——

1類緻癌物:明确對人體有緻癌作用的物質,有120種;

2類緻癌物:可能性較高緻癌的物質,即動物實驗已證明有明确的緻癌作用,但人體作用尚不明确,有380種;

3類緻癌物:不明确是否能導緻人類癌症,有502種;

4類緻癌物:不太可能導緻人類癌症的物質,有1種,己内酰胺(注:一種有機化工原料,可進一步加工成錦綸纖維、工程塑膠、塑膠薄膜等)。

揭秘120種1類緻癌物!浙江人愛吃的鹹魚最危險!

為幫助大家更有效地遠離緻癌因素,遠離癌症,在今年全國惡性良性腫瘤防治宣傳周即将到來之際(注:每年的4月15日-21日),快報今天深度揭秘120種1類緻癌物。

1類緻癌物·中式鹹魚

警惕這條魚!

全球80%鼻咽癌發生在中國 特别是中國沿海地區

中式鹹魚被證明是最直接危險因素之一

鹹魚,即以鹽腌制後,曬幹的魚。在低溫保鮮技術沒有應用以前,魚很容易腐爛,是以世界各地沿海的漁民都用此方法儲存魚。

IARC(WHO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為,中式鹹魚制法的特殊之處在于,有脫水的步驟,在該過程中會生成亞硝基化合物,例如亞硝基二甲胺,在體外實驗中已證明了其緻癌性。

鹹魚是鼻咽癌的三大緻病原因之一,廣東肇慶四會地區發病率居全國之首。

浙江省鼻咽癌發病率居全國第4位

甯波可收治鼻咽癌的醫院有5家

中國抗癌協會鼻咽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頭頸放射治療科主任陳曉鐘主任醫師提醒,作為沿海省份,浙江的鼻咽癌發病率也不低。

根據《2012中國惡性良性腫瘤登記年報》,杭州市鼻咽癌發病率約為5.37/10萬(全國平均發病率為3.61/10萬),杭州市鼻咽癌發病率位列全國31個城市惡性良性腫瘤登記地區的第8位,是比較靠前的。

而根據2007年全國惡性良性腫瘤登記中心48個登記處的資料,浙江省男性鼻咽癌發病率為5.26-6.55/10萬,發病率位于全國第4位,僅次于廣東、廣西和江蘇。

浙江省最愛吃鹹魚的地方是甯波市。甯波市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唐世雄說,他們的放化療科頭頸組病房裡,長期有25%的住院患者為鼻咽癌患者,而甯波可收治鼻咽癌的醫院有5家。

“甯波人确實愛吃鹹魚,還有鹹螃蟹,都是餐廳裡每桌的必點菜。”唐主任建議,吃鹹魚的同時多吃些新鮮水果和蔬菜,對預防鼻咽癌可起到預防作用。

長期吃鹹魚,還有引發食道癌和胃癌的風險。

鼻咽癌是治愈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五年存活率達80%以上

“有鹹魚飲食習慣的人群其實也不必過于擔心,這隻是緻病因素之一,而且鼻咽癌的臨床治愈率很高,早期發現可達90%以上,即使綜合早中晚期的平均治愈率,五年生存率也達80%以上。”

不過陳曉鐘主任強調,鼻咽癌的早期誤診,需引起重視。鼻咽癌早期有三個危險信号:鼻塞、耳鳴和頸部無痛性腫塊。

鼻塞:鼻咽癌的惡性良性腫瘤在鼻腔内産生後,就會堵塞鼻孔引起鼻塞。

耳鳴:如果還伴有耳朵積水,就要特别留意了,許多患者發生耳鳴後會直接去醫院五官科就診,被當作中耳炎治療,耽誤了病程。

頸部無痛性腫塊:這是最容易忽視的一種症狀,因為無痛,是以許多人都沒有當回事情,特别是在早期,吃點消炎藥的話,這個腫塊還有可能變小,就更有迷惑性了,還可能被誤診為淋巴結炎。

如果直系親屬中有人得過鼻咽癌,發生以上症狀後,要特别引起重視,因為有直系親屬鼻咽癌病史的人群,比普通人群的患病率要高出3-5倍。

1類緻癌物·幽門螺旋杆菌

翻一下你的體檢報告

看看有沒有這個“幽靈”

14年随訪發現 根除幽門螺旋杆菌胃癌風險降39%

越早根除受益越大

幽門螺旋杆菌是1類緻癌物,也是目前已知的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

據統計,目前我國幽門螺旋杆菌感染率約為50%,幾乎每兩個人裡就有一位感染者。70%的胃潰瘍患者以及幾乎全部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都能檢測出幽門螺旋杆菌感染。研究證明,幽門螺旋杆菌感染與胃癌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老年人感染後要根據情況治療

孩子感染後不建議急着治療

浙江省中醫院消化内科主任醫師呂賓教授說,對老百姓而言,感染幽門螺旋杆菌後如何治療是有講究的,需要因人而異。比如對六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是否根治幽門螺旋杆菌感染,要充分評估風險和收益,“兩害相權取其輕”。

因為根除治療來預防胃癌風險,不是說今天根治,馬上就能起到預防作用。如果太晚根治,可能無法在短期内達到預防的效果。而且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本身有一些基礎疾病,在長期服藥,還要考慮不同藥物之間的互相作用和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幽門螺旋杆菌感染人群當中,有不少是孩子。因為相比于成人,孩子的抵抗力更脆弱,也更容易發生感染。

如果孩子感染了幽門螺旋杆菌,是不是也是越早治療越好?呂賓教授的建議是,不要急着治療。

首先,在感染幽門螺旋杆菌的孩子當中,有部分孩子随着成長,機體免疫力提高,會自發性地清除幽門螺旋杆菌。

其次,大部分孩子感染後,短期内生活環境和習慣都沒有大的改變,再次發生感染的幾率會比成年人高。

由于幽門螺旋杆菌對胃的影響有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有部分孩子會自發性清除幽門螺旋杆菌,家長可以等到孩子成年(18周歲)後,再給孩子做個檢查,如果依然是陽性,再進行治療也不遲。

70%感染沒有明顯症狀

吹氣測試比抽血檢驗更靠譜

浙江省中醫院消化内科主任包海标主任醫師說,約70%的幽門螺旋杆菌感染者,沒有明顯症狀。30%左右感染者會有消化不良、腹脹、胃潰瘍等症狀。

目前,很多機關已經将幽門螺旋杆菌吹氣試驗納入正常體檢。簡單來說,就是服用試劑後,對着儀器吹氣,就可以檢測出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杆菌。這項檢查比較友善、準确性高,還沒什麼痛苦,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檢測手段。

“幽門螺旋杆菌的感染往往有家族聚集性,一起吃飯、接吻、共用牙刷,都有可能傳染。”

包主任說,在日常預防方面,建議大家用餐時盡量使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平時用自己的牙刷、注意勤洗手、清洗幹淨食材碗碟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幽門螺旋杆菌傳染的風險。

1類緻癌物·酒精+黃曲黴毒素

比三聚氰胺更可怕 比砒霜毒性大幾十倍

這種“黃”一定要掃!

中國頂尖消化專家不建議天天小酒+花生米

黃曲黴毒素——目前已知的最強緻癌物

酒精,在去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緻癌物清單中被列為一級緻癌物;同年11月,美國臨床惡性良性腫瘤學會(ASCO)公布了癌症來源的最新資料:41% 的口腔癌,23%的喉癌,22%的肝癌和21%的食管癌,均與飲酒相關。

而黃曲黴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強緻癌物,除誘發肝癌外,還能誘發胃癌、直腸癌、乳腺癌和小腸癌等,在黴變的花生、玉米、大米等食物中最常見。

據報道,2004年意大利學者發表了一篇調查文獻,他彙總了過去三十多年發表的喝酒與惡性良性腫瘤等14種疾病以及受傷情況發現,即使每天隻攝入25克酒精,也會導緻多種疾病風險的增加——

患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增加82%,喉癌增加43%,食管癌增加39%,慢性胰腺炎增加34%,乳腺癌增加25%,肝硬化增加1.9倍等。

男性每天飲酒不超過2兩

女性不超過1兩

有空的時候,你不妨先用厲有名教授研究出來的這個公式算一算,看看你離酒精性肝炎有多遠?

乙醇量(克)換算公式=飲酒量(毫升)×乙醇含量(%)×0.8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飲酒量不應超過上述公式計算所得的結果,以50°的白酒為例,男性一次的飲酒量不應超過100毫升/天(即2兩/天),女性一次的飲酒量不應超過50毫升/天(即1兩/天)。

黃曲黴毒素比三聚氰胺更可怕

比砒霜毒性大幾十倍

黃曲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有研究說,它比三聚氰胺更可怕,比砒霜毒性大幾十倍,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緻癌物,也是目前已知的最強緻癌物之一,除誘發肝癌外,也能誘發胃癌、直腸癌、乳腺癌和小腸癌等多種癌症。

在黴變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中最為常見,在動物性食品如肝、鹹魚、奶制品中也比較常見,黃曲黴毒素進入人體後,最受累的是肝髒。肝髒是人體的化工廠,黃曲黴毒素對人體及動物肝髒組織都有破壞作用,它的毒性可直接作用于肝髒,嚴重時還可導緻肝癌,甚至死亡。

1.黴變的食物容易被黃曲黴或寄生曲黴污染,而産生黃曲黴毒素。那我們生活中常吃的黴豆腐、黴千張,是否含有黃曲黴毒素呢?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主任醫師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黴豆腐、黴千張使用的黴菌是沒有毒的,并且它的顔色與黃曲黴毒素也是不一樣的。黃曲黴毒素是黃色粉末狀的,幹了以後會發青,吃進口裡是苦的,黴豆腐使用的黴菌是白色的。

2.蒸煮煎炸能不能殺滅黃曲黴毒素?

黃曲黴毒素一旦産生就很難消除,它耐熱性很高,以黃曲黴毒素M1為例,它對光、熱都比較穩定,熔點(裂解溫度)在299℃,是以,一般的蒸煮煎炸并不能殺滅黃曲黴毒素。

3.出烏花的梅幹菜、鹹魚、鹹蝦、菇類中,是不是含有黃曲黴毒素,仔細清洗後能不能吃?

糾正一個誤區,黴變不一定就有黃曲黴毒素,但有黃曲黴毒素的食物大都會發生黴變,而一個食物是否有黃曲黴毒素,肉眼是無法判斷的,必須通過檢測。對普通市民而言,在無法判斷黴變的食物或物品是否有黃曲黴毒素時,最安全方法是丢棄。

4.發黴的砧闆、筷子是不是含有黃曲黴毒素?

筷子、砧闆等物品本身并不會長黃曲黴菌,但我們會用它們來夾玉米、花生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或者在砧闆上切玉米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此時,若不注意清洗、保持幹燥,筷子、砧闆等廚房用品就有滋生黃曲黴菌的可能。

若發現物品已發黴,最安全的方法是丢棄。

5.是不是發黴、出了烏花的東西都含有黃曲黴毒素?

黴變花生不一定有黃曲黴毒素,比如,污染根黴,那就沒有黃曲黴毒素;沒有黴的花生,也不一定沒有黃曲黴毒素,因為黃曲黴毒素肉眼是看不出來的,也不是一出現就會發生黴變。

如何預防黃曲黴毒素?厲有名教授說,最有效的“掃黃”方式是——吃得新鮮,保持幹燥。

1類緻癌物·二手煙

抽煙老公得了肺癌,老婆不放心,一查也是肺癌

一半以上女性肺癌患者

身邊有吸煙的老公或同僚

如果你戒不了煙,請你一個人躲出去抽 别讓二手煙害了你的家人和同僚

近5年肺癌患者最顯著的變化

中國女性肺癌患病率正在上升

“夫妻患肺癌”的情況并不少見

在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胸部惡性良性腫瘤外科病房,病區副主任蔣友華主任醫師說,“現在夫妻癌例數不少,有些抽煙老公得肺癌了,老婆不放心,一查也是肺癌。也有夫妻倆前後腳來醫院的,一個看好,另外一個又得癌了。這些夫妻中大多數有一方是抽煙的。”

病區護士長劉鴻芹查了今年的資料,3月到現在,他們病區已經收治了兩隊“夫妻肺癌”。蔣友華主任和劉鴻芹護士長說,夫妻患癌是一種現象,他們處于同樣的高危緻癌環境中。

病例中的患者到底是不是因二手煙而引起,目前不好下定論,但有一點是明确的,吸煙和吸二手煙,是導緻肺癌的重要原因。

你可能還會遭受“三手煙”,香煙殘留在衣服家具甚至頭發上。

45歲以上人群、長期抽煙者、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最好定期進行低劑量螺旋CT普查。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或者沒有症狀。咳嗽是肺癌的主要症狀之一,但很容易和過敏性哮喘、慢性咽喉炎、感冒等疾病混淆。

1類緻癌物·雌激素+孕激素

不要濫吃含雌激素的保健品

雌激素是緻癌物這是肯定的

絕經10年内進行雌激素補充治療利遠遠大于弊

但有嚴格的适應證和禁忌證

“雌激素是緻癌物,這是肯定的,長期使用雌激素,而不用孕激素去拮抗,會增加發生子宮内膜癌的風險。”浙大婦院婦三科周堅紅主任說。

但周主任同時表示,雌激素作為一級緻癌物是有條件的:有子宮的女性,隻用雌激素,而不用孕激素拮抗,這時候的雌激素才是一個緻癌物。

“研究表明,絕經後女性單純用雌激素5年以上時,得子宮内膜癌的機會增加了3-8倍。”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公布的120種1類(最進階别)

緻癌物完整清單

翻閱WHO釋出的這份1類緻癌物清單,你可能會發現,許多都是日常常見飲食和常接觸物質,比如酒精飲料、中式鹹魚、加工肉類、大氣污染、太陽輻射和吸煙等,但也請你不要過于恐慌——

IARC的緻癌分級依據,是緻癌證據的确鑿程度(人群比照和動物實驗證明報告),但和緻癌強度并沒有必然聯系。也就是說,緻癌物等級≠緻癌強度;

但如果你對多種緻癌物接觸過于頻繁,累積的癌症風險一定是偏高的;而如果你本就有某個癌症病種的家族病史,或屬于高危人群,請盡量規避相關緻癌因素。

1

日常接觸

含酒精飲料中的乙醇:乙醇不僅能代謝産生乙醛,還能使消化道血管擴張,溶解消化道黏膜表面的黏液蛋白,使緻癌物易被人體吸收。能降低肝髒解毒功能,還能抑制人體免疫功能。

與酒精飲料攝入有關的乙醛:乙醛是乙醇在人體内代謝的中間産物。有些人轉化乙醛的酶較少,比其他人更容易蓄積乙醛。飲酒後出現的面紅耳赤、頭暈頭痛等症狀,就是乙醛蓄積過多所緻。乙醛會造成細胞中的DNA損傷或雙鍊斷裂,進而緻癌。

含酒精飲料:除乙醇、乙醛外,某些酒精飲料中含石棉纖維、砷、鎳等緻癌物質;酒、酒精飲料生産發酵、蒸餾過程中還可能産生雜醇油、多環芳烴類(如苯并芘)等化學緻癌物質。

吸煙:香煙中含大量苯并芘等多環芳烴、酚類化合物、甲醛等緻癌物,與肺癌、喉癌、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胰腺癌、膀胱癌、腎癌和子宮頸癌等都有一定關系。

二手煙草煙霧:吸煙者吐出的冷煙霧中,焦油含量比吸煙者吸入的熱煙霧中的多1倍,苯并芘多2倍。

無煙煙草:含甲醛、砷、镉等緻癌物。

N'-亞硝基降煙堿(NNN)和

4-(N-甲基亞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兩種存在于煙草及煙氣中的氮亞硝胺化合物,可誘導實産生多種癌症。

加工過的肉類(攝入):腌制肉類含有較多鈉、硝酸鹽、磷酸鹽,熏制肉類含有多環芳香烴化合物(苯并芘)。

中式鹹魚:腌制過程産生大量亞硝酸鹽,可能與鼻咽癌相關。

太陽輻射:過度暴露,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可導緻皮膚癌。

室外空氣污染:暴露于室外空氣污染中會緻肺癌,而且患膀胱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含顆粒物的室外空氣污染: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PM2.5等也被認為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會增加患癌風險。

槟榔果:槟榔粗纖維多,經常吃會對口腔黏膜組織造成持續傷害,導緻癌變。制作過程中殘留的堿性物質和槟榔中含有的生物堿,會破壞黏膜細胞的細胞膜,破壞細胞的DNA。

含煙草的槟榔嚼塊:緻癌原因與槟榔果相似。煙草隻是增加了槟榔的毒性。

不含煙草的槟榔嚼塊:緻癌原因與槟榔果相似。

家庭燒煤室内排放:會排放出的以苯并芘為代表的緻癌物,易誘發肺癌。

柴油發動機排氣:尾氣中含有上百種不同的化合物,已證明與肺癌、膀胱癌有關聯性。

苯并[a]芘:存在于煤焦油中的化學物質,而煤焦油常見于汽車廢氣(尤其是柴油引擎)、煙草與木材燃燒産生的煙和炭烤食物中。

苯:石油化工基本原料,油漆、牆紙、地毯、列印機、汽車廢氣、合成纖維、建築裝飾材料、人造闆家具和香煙的煙中都含有苯。苯在人體中代謝的産物會導緻DNA鍊的斷裂和破碎,誘發白血病。

甲醛:工業用途廣泛,普通人主要通過新裝修家居中的人造闆材接觸到甲醛。可導緻鼻咽癌、新生兒畸形、兒童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性白血病等。

未經處理或輕度處理礦物油:用于制造發乳、發油、發蠟、口紅、面油、護膚脂等,也用于食品添加劑。它是石油的副産物,含多種烴類物質,多環芳烴、重金屬等雜質可能誘發癌症。

2

輻射

電離輻射(所有類型):電離輻射是能使受作用物質發生電離現象的輻射,主要包括α射線、β射線、質子流、中子流、X射線、γ射線等。電離輻射可誘發多種類型DNA分子損傷,進而緻癌。

放射性核素,α粒子放射,内部沉積:重原子(例如鈾,鐳)或人造核素衰變時産生,相當于氦原子核,能引起組織損傷和癌變。

放射性核素,β粒子放射,内部沉積:放射性原子核衰變時産生,相當于電子,能引起組織損傷和癌變。

X射線和伽馬射線輻射:産生電離輻射,破壞細胞中的DNA。

中子輻射:人工方法從原子核中釋放出中子,可造成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和白血病等。

裂變産物,包括锶-90:重核裂變産生多種放射核素。裂變産物在工業、農業和醫學中的用途廣泛,如氪-85用作β放射源和自發光燈的能源;铯-137是γ放射源;锶-90是β放射源;锝-99m在核醫學上用于臨床診斷。锶-90易緻白血病,铯-137會造成肝癌和腎癌。

放射性碘,包括碘-131:常用于癌症化療,也有緻癌風險。

鐳- 224及其衰變産物:鐳的所有同位素都有強烈的放射性,電離輻射能使熒光物質發光。

鐳- 226及其衰變産物

氡- 222及其衰變産物:天然石材中可能含有放射性氡,建築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來源。

磷-32,磷酸鹽形式:磷的一種放射性同位素。磷酸鹽主要用于某些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輔助治療,同時有緻癌性。

钚:放射性元素,原子能工業的重要原料,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變劑。钚容易在肝髒和骨骼中聚集,緻人體組織癌變。

钍-232及其衰變産物:天然放射性核素,采礦和挖隧道等大型土石工程、核燃料廢物處理等過程中會出現。

紫外發光日光浴裝置:釋放紫外線輻射,損壞皮膚細胞中的DNA,導緻皮膚癌。

紫外線輻射(波長100-400 nm,包括UVA、UVB和UVC):損壞皮膚細胞中的DNA,導緻皮膚癌。

3

病毒細菌寄生蟲及其毒素

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B肝病毒可引起DNA重排和DNA片段的丢失,并使肝細胞在對其他緻癌物的降解能力下降。

建議接種B肝疫苗。

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該病毒核心蛋白與肝癌關系密切。

人免疫缺陷病毒I型(感染):即艾滋病病毒,可合成DNA整合到宿主細胞的DNA中,使細胞發生癌性轉化,特别是在細胞免疫遭到破壞,喪失免疫監視作用的情況下,細胞癌變更易發生。

建議:戴套!戴套!戴套!

人乳頭瘤病毒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型:DNA病毒,目前已分離出130多種,分高危型和低危型,不同型别會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其中高危型16和18是導緻宮頸癌的主要類型。

建議:女孩12歲後接種相關疫苗。

人嗜T淋巴細胞病毒I型:改變宿主淋巴細胞DNA,使細胞不斷增生和分裂,誘發白血病。

愛潑斯坦-巴爾病毒:一種疱疹病毒,通過唾液傳播,主要引起急性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與T細胞淋巴瘤等多種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相關。

卡波氏肉瘤疱疹病毒:一種疱疹病毒,可引發夾波西肉瘤(内皮細胞惡性良性腫瘤)和原發性滲出性淋巴瘤等。

幽門螺杆菌(感染):主要通過口-口、糞-口傳播,長期定居在胃部,會逐漸破壞胃腸道壁,引發胃癌。

建議:一旦發現,盡早根治。

華支睾吸蟲(感染):又名肝吸蟲,主要通過食用未經煮熟含有華支睾吸蟲囊蚴的淡水魚或蝦感染。可引起膽管上皮細胞增生而緻癌變,主要為腺癌。

建議:盡量不吃醉蝦蟹、淡水魚生魚片。

麝後睾吸蟲(感染):食用含有囊蚴的生魚而感染,與華支睾吸蟲病相似。寄生在肝膽管内,誘發膽管癌。

埃及血吸蟲(感染):主要分布于非洲、南歐和中東,可引起膀胱癌。

黃曲黴毒素:是黃曲黴、寄生曲黴等産生的代謝産物。主要存在于發黴的花生、玉米、大豆、稻米、小麥等糧食、堅果和油類産品中。長時間食用含低濃度黃曲黴毒素的食物,被認為是導緻肝癌、胃癌和腸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黃曲黴毒素主要幹擾RNA和DNA的合成。

建議:一旦吃到苦的堅果,趕緊吐掉,再漱口,家裡的砧闆一旦發黴,就不要再用了。

4

抗癌藥和其他藥品

白消安:抗癌藥,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通過與細胞DNA的鳥嘌呤起烷化作用破壞DNA的結構與功能,也可能緻癌。

苯丁酸氮芥:抗癌藥,用于治療霍奇金淋巴瘤、數種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瓦爾登斯特倫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和部分乳腺癌。會引起DNA鍊交叉連接配接影響DNA功能,進而緻癌。

萘氮芥:抗癌藥,用于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現已少見。引起DNA鍊交叉連接配接影響DNA功能,進而緻癌。

環磷酰胺:抗癌藥,用于治療惡性淋巴瘤、急性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也用于治療乳腺癌、睾丸惡性良性腫瘤、卵巢癌、肺癌、頭頸部鱗癌、鼻咽癌、神經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及骨肉瘤等。與DNA發生交叉聯結,抑制DNA合成,幹擾DNA及RNA功能。

美法侖:抗癌藥,用于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和卵巢癌。通過破壞DNA結構起作用。

依托泊苷:抗癌藥,主要用于治療小細胞肺癌、惡性淋巴瘤、惡性生殖細胞瘤、白血病,也用于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卵巢癌,非小細胞肺癌,胃癌和食管癌等。作用于DNA酶,使受損DNA不能修複。

依托泊苷與順鉑和博來黴素合用:聯合化療方案,主要用于卵巢生殖細胞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和喉癌等。

MOPP(氮芥、長春新堿、甲基苄肼、強的松)及其他含烷化劑的聯合化療: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的方案,有緻癌風險。

司莫司汀[1-(2-氯乙基)-3-(4-甲基環己基)-1-亞硝基脲,甲基-環已亞硝脲]:抗癌藥,主要用于治療惡性黑色素瘤、惡性淋巴瘤、腦瘤、肺癌等。

他莫昔芬:抗癌藥,用于治療乳腺癌和卵巢癌。

三胺硫磷:抗癌藥,用于治療卵巢癌。

曲奧舒凡:抗癌藥,主治肺癌。

硫唑嘌呤:用于器官移植時抗排異反應的藥物,通過與嘌呤的拮抗作用,抑制DNA、RNA和蛋白質的合成,可誘發癌症。

環孢菌素:用于肝、腎和心髒移植抗排異反應的藥物。由于對免疫的抑制,會增加緻癌風險。

己烯雌酚: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可引起女性生殖系統腺癌并通過胎盤使胎兒緻癌。

絕經後雌激素治療:可能提高乳腺癌和子宮内膜癌等的發生率(存在争議)。

雌激素-孕激素更年期治療(合用):可能提高乳腺癌和子宮内膜癌等的發生率(存在争議)。

雌激素-孕激素口服避孕藥(合用):可誘發肝癌,并增加患乳腺癌和子宮頸癌的風險。

非那西汀:退燒止痛類藥物,已被很多國家禁售。大劑量使用可能誘發腎癌、膀胱癌。

含非那西汀的止痛劑混合物:多與阿司匹林、咖啡因,苯巴比妥等制成複方制劑,用于治療發熱、頭痛、牙痛、神經痛等,可造成嚴重的腎損害和肝損害,并誘發腎癌、膀胱癌。

花椒毒素(8-甲氧基補骨脂素)伴紫外線A輻射:國外臨床上主要用花椒毒素加紫外光療法治療白癜風、牛皮癬等皮膚頑疾,但可能是以誘發細胞癌變。

馬兜鈴酸:有研究認為馬兜鈴酸主要通過基因突變來誘發肝癌,也有研究認為大劑量的馬兜鈴酸通過非基因加成性的改變表觀遺傳“炎癌轉變機制”,可能誘發肝髒發生癌前病變。

含馬兜鈴酸的植物:馬兜鈴酸廣泛存在于馬兜鈴科植物中,常見的含有馬兜鈴的藥材有馬兜鈴、天仙藤、青木香、尋骨風、關木通、廣防己、細辛等。

5

工業産品及其污染

镉及镉化合物:镉主要用于制造合金、鎳镉電池、焊料和半導體材料等。普通人主要是通過吸入污染空氣中的镉和食用镉污染的農作物(如含镉大米)等方式攝入镉。被镉污染的河流中的魚蝦螺蛳體内,通常也會富集有镉。镉會提高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等患病風險。

鉻(6價)化合物:主要來自皮革制造和冶金化工中的廢水,污染水體、農田和水産後,進入人體。鉻(6價)化合物有很強的氧化性,對人體的消化道、呼吸道、皮膚和粘膜有危害。鉻緻癌的部位主要是肺。

砷和無機砷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砷多以無機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岩石中,其中三氧化二砷,就是俗稱的砒霜。工業與礦産開發排放的含砷廢水和廢棄物,農業中使用的含砷殺蟲劑和除草劑,也都是砷來源之一。會引發皮膚癌和肺癌等。提醒農村的父母,打農藥時,一定要穿長袖衣褲、戴口罩。

鎳化合物:可用于制造陶瓷、玻璃、催化劑、磁性材料、電子元件和蓄電池等。鎳化合物在人體内可誘發緻癌基因表達和癌細胞擴增。

铍和铍化合物:铍和铍化合物主要應用于合金、原子能、火箭、飛彈、航空和宇宙航行等。進入人體後,難溶的氧化铍主要儲存在肺部,可引起肺炎。可溶性的铍化合物主要儲存在骨骼、肝髒、腎髒和淋巴結等處,可與血漿蛋白作用,生成蛋白複合物,引起髒器或組織的病變而緻癌。

石棉(各種形式,包括陽起石、鐵石綿、直閃石、溫石棉、青石棉、透閃石):石棉是天然的、纖維狀的、矽酸鹽類礦物質的總稱。主要用于耐火的石棉紡織品、輸水管、絕緣闆和建築、電器、汽車、家庭用品中的絕熱材料。石棉本身無毒害,但細小的石棉粉塵吸入體内會附着沉積在肺部,誘發肺癌和胸膜及腹膜位置的間皮瘤。

氟代-淺閃石纖維狀角閃石:與石棉相似,易在肺部沉積,誘發肺癌和胸膜及腹膜位置的間皮瘤。

毛沸石:較罕見的天然礦石,性質與石棉相似,可引起的胸膜及腹膜位置的間皮瘤。

2,3,7,8-四氯二苯并對二惡英:所有二惡英類型中毒性最強的單體,非人為生産,無任何用途,是燃燒垃圾、工業廢料後等未經處理就排放出的産物。

2,3,4,7,8-五氯二苯并呋喃:二噁英的一種,可造成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内分泌系統和生殖功能的損傷,長期過量攝入可能會可引起多系統多部位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

類二惡英多氯聯苯,具有WHO毒性當量因子(TEF)(多氯聯苯 77, 81, 105, 114, 118, 123, 126, 156, 157, 167, 169, 189):歸在“二惡英”名下,毒性相似。

多氯聯苯:是人工合成的有機物,工業上用作熱載體、絕緣油和潤滑油等。工廠排出的廢棄物是主要污染源。能經皮膚、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并在人體中富集,造成腦部、皮膚及内髒的疾病并影響神經、生殖及免疫系統,産生癌變的器官主要為肝髒。

3,4,5,3',4'-五氯聯苯(PCB-126):主要用作耐熱、防燃增塑劑,與肝癌的發生有關聯。

4-氨基聯苯:是農藥和染料的中間體,主要用于有機合成、制造染料和制作橡膠防老劑等,可被人體吸入、食入或經皮膚吸收。

五氯苯酚(參見聚氯苯酚):主要用作水稻田除草劑,紡織品、皮革、紙張和木材的防腐劑和防黴劑。對人體有緻畸和緻癌性。燃燒時會釋放出二惡英類化合物。

4,4'-亞甲基二(2-氯苯胺)(MOCA):合成橡膠和環氧樹脂的熟化劑,有緻癌風險。

聯苯胺:合成染料的中間體,長期接觸易誘發膀胱癌。

染料代謝産生的聯苯胺:某些染料經代謝可能生産聯苯胺,導緻人體細胞的DNA發生結構與功能變化。

2-萘胺:用于制造染料和有機合成,也用作有機分析試劑和熒光名額劑。長期接觸有誘發膀胱癌的風險。

鄰-甲苯胺:主要用作染料、農藥、醫藥及有機合成中間體,可誘發膀胱癌。

氯乙烯:用作多種聚合物的共聚單體,塑膠工業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作冷凍劑等,可誘發肝血管肉瘤等。

三氯乙烯:曾用作鎮痛藥和金屬脫脂劑,還可用做萃取劑、殺菌劑、制冷劑和衣服幹洗劑等。與肝癌和腎癌等多種癌症相關。

1,3-丁二烯:是制造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尼龍等的原料。可引起心血管系統、肺、胃、肝、乳腺和腎等多種組織和器官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

林丹(參見六氯環己烷):農用殺蟲劑,俗名六六六。與乳腺癌、直腸癌等有關聯性。

1,2-二氯丙烷:農藥、殺蟲劑、洗滌劑、橡膠和醫藥等的制造原料,被認為是日本印刷業膽管癌多發的元兇(用以去除印刷機附着油墨)。

環氧乙烷:洗滌、制藥、印染等行業中的殺菌劑,長期接觸将提高白血病和造血系統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風險。

雙(氯甲基)醚:氯甲基甲基醚(工業級):兩者主要應用于生産陰離子交換樹脂和磺胺嘧啶藥物等,長期接觸可緻肺癌。

煤焦油瀝青:煤焦油蒸餾提取餾分後的殘留物,主要用于生産瀝青焦、築路瀝青、各種瀝青防腐漆等,含苯并芘等緻癌物。

硫芥子氣:化學武器,可導緻皮膚和免疫系統癌症。

6

工業生産過程和職業暴露

與職業暴露有關的艾其遜法(用電弧爐制碳化矽):這是一種用石英砂與焦炭混合加熱制造碳化矽的工業方法,冶煉中會排放出煤焦油和苯并芘等緻癌物。碳化矽可用于制造耐磨材料、電路元件、光伏産品等。

煤炭氣化:工業過程中會産生粉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污染物和煤焦油、苯、酚等緻癌物。

煤焦油蒸餾:工業過程中會産生苯、苯并芘等緻癌物。

焦炭生産:工業過程中會産生苯、苯并芘等緻癌物。

鋼鐵鑄造(職業暴露):多個環節可能導緻癌症高發,如爐煙中可能含有苯并芘等。

赤鐵礦開采(地下):開采中接觸到粉塵,可能導緻肺癌。地下溢出的氡會造成電離輻射。

石英或方石英形式的晶狀矽塵:長期從事開礦、采石、碎石作業以及在玻璃廠、陶瓷廠、搪瓷廠工作的勞工,易經常吸入矽塵,不僅易患呼吸道疾病,患心髒病和癌症的風險也更高。

焊接煙塵:含有二氧化錳、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等有害物質,還含有重金屬镉等細小金屬微粒。

木塵:含有木焦油和苯并(a)芘等緻癌物。

皮革粉末:制鞋過程中常見,易起鼻腔癌。

煤煙(煙囪清潔工的職業暴露):煤煙中存在苯并芘等緻癌物。

強無機酸霧:是指硫酸、硝酸、鹽酸等無機酸形成的霧狀酸類物質,主要出現在化工、電子、冶金、電鍍、紡織(化纖)、機械制造等行業的用酸過程中,有緻癌風險。

使用強酸生産異丙醇:異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在制藥、化妝品、塑膠、香料、塗料及電子工業用作脫水劑和清洗劑等。異丙醇不是緻癌物,但強酸處理過程可能緻癌。

鋁生産:鋁生産中可能産生氧化鋁、石油焦等粉塵和氟化物、硫化物、瀝青煙、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

金胺生産:金胺是一種化學藥品,用作染織物、紙及皮革的染料及染料中間體。生産過程(包括接觸其他化學物質)與膀胱癌的增加有關。

品紅生産:品紅主要用于蠶絲、腈綸、羊毛等紡織品的染色。生産品紅染料的勞工膀胱癌風險有所增加。

畫家,油漆工,粉刷工等(職業暴露):顔料中含镉、鉛、汞、鉻等重金屬,塗料和有機溶劑含苯和甲醛等,長期接觸會增加患癌風險。

橡膠制造業:生産過程中,化學添加劑較多,易接觸苯胺等緻癌物,誘發膀胱癌、胃癌、肺癌和白血病等。

頁岩油:頁岩中所含的石油,可能造成職業性皮膚癌。

注:

原清單按緻癌物名稱的英文首字母排序,分類為本文編輯所分,僅供參考。

文中講的某種緻癌物會導緻某些癌症,值得是長期、超量攝入後的一種可能。如果你隻是偶爾、少量吃一點,或者偶爾、少量接觸,那不用擔心,還是安全的。

(都市快報 記者 章貝佳 俞茜茜 葛丹娣 王真 金晶 通訊員 于偉 王蕊 方臨明 解瑞飛 孫美燕 王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