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日學周易~「周易全書」•1

作者:奮鬥的火火
每日學周易~「周易全書」•1

《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另有觀點:認為易經即三易,而非周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蔔之用。《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中國早期社會由于生産力低下,科學不發達,先民們對于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現象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因而産生了對神的崇拜,認為在事物背後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間一切。當人們屢遭天災人禍,就萌發出借助神意預知突如其來的橫禍和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的欲望,以達到趨利避害。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了種種溝通人神的預測方法,其中最能展現神意的《周易》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産生的。

《易經》由本文的“經”和解說的“傳”構成。“經”由六十四個用象征符号(即卦畫)的卦組成,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畫、卦名、卦辭、爻題、爻辭組成。

一:爻,卦畫的基本機關為“爻”,爻分奇畫與偶畫,奇畫由一條長的橫線而成“—”,俗稱“陽爻”;偶畫是以兩條斷開的橫線而成“--”,俗稱“陰爻”。每一卦從最底層數起,總共有六爻,六爻以不同的奇畫偶畫配搭,形成八八六十四種不同的組合。按易天地人三才觀,初、二爻代表地,奇畫為剛偶畫為柔,三、四爻代表人,奇畫為義偶畫為仁,五、上爻代表天,奇畫為陽偶畫為陰。是以用“陽爻”“陰爻”稱謂奇畫與偶畫,是泛陰陽論的表現。

二:卦畫(卦的符号),即由六條“—”“--”奇偶畫爻組成。

三:卦名,顧名思義即前面卦畫之名,如“坤”“複”“既濟”等。

四:卦辭,在卦名後,對六爻的綜合總結,如“元亨利貞”,“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等。

五:爻題,即爻位名稱,表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體位置及奇偶畫性質,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數起,分别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為九,“--”為六。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六:爻辭,指單條爻的說明、描述文辭,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條爻辭,如“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同一卦六條爻辭間相對獨立、相對靜止但又互相關聯、互相作用,表示不同時間、階段事物的發展狀态,以構成完整的發展、發生過程即全卦六爻整體内容總結—卦辭。

七:上卦與下卦和内卦與外卦,因六十四卦最初由三爻八經卦重之演變而成:“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是以六爻卦亦可以分解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四、五、上為(上卦)或“外卦”,初、二、三為“下卦”或“内卦”。如“複”卦,上“地”下“震”,内“震”外“地”,“謙”卦為“坤”上“艮”下,内“艮”外“坤”。

《周易》每一卦有六爻,即六個符号組成,六個符号由兩部分組成,即上卦和下卦,上卦和下卦分别取八卦中的某一卦。何為八卦?八卦指乾,坤,震,巽,坎,離,艮,兌。

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艮為山、兌為澤、坎為水、離為火。

為了記住這八卦的符号,古人總結了順口溜:

乾三連,坤三斷。

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

兌上缺,巽下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