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薩摩耶雲轉型的成功與隐憂

作者:财經新媒體
薩摩耶雲轉型的成功與隐憂

2021年8月,中國“第三大”獨立雲計算服務商薩摩耶雲科技向港股發起上市進擊。

作為“省呗”的母公司,薩摩耶雲科技曾主營信用卡代償業務,2018年9月以原主體“薩摩耶金服”在美股上市無果,轉型“雲服務科技解決方案商”後二次沖擊資本市場。

雲計算的概念最先由戴爾公司于1996年提出。2006年,當亞馬遜第一次将其彈性計算能力作為雲服務去售賣時,标志着雲計算這種新的商業模式誕生。此後十多年,國内外衆多企業加入雲戰場,新兵老将奮力厮殺。

在業内人士看來,雲計算的本質是讓使用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展業務,避免重複造輪,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現在雲服務行業正迎來一個新時代,雲廠商們開始幫助更多的産業使用者實作數智化更新轉型,提供更加落地的解決方案。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中國雲服務科技解決方案的總支出按37.8%的複合年增長率由2016年的893億元快速增長至2020年的3220億元,預計将按27.3%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至2025年的1.08萬億元。

從目前的國内雲市場格局看,廣闊前景下資本博弈不斷。中國雲服務科技解決方案市場的競争者分為三類:網際網路巨頭背景的雲服務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産業集團背景的雲服務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獨立雲服務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阿裡雲、華為雲、騰訊雲和百度智能雲等雲計算巨頭已搶占國内大多數市場佔有率。2020年,所有獨立雲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占整個雲服務科技解決方案市場僅約25%的份額。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使用雲服務的企業與産業集團背景的雲服務提供商本身就是競品關系,其中暗藏不信任與利益沖突。從這個角度看,獨立雲服務提供商具有在市場上保持客觀中立的優勢。

2020年5月,金山雲(KC.US)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它将自己定義為中國“最大”獨立雲計算服務商。然而在金山雲毛利率不足10%的情況下,薩摩耶雲科技憑何将毛利率做到60%以上?上市背後,薩摩耶雲科技還有哪些潛在問題待解?

薩摩耶雲科技最早切入的其實是信用卡代償業務。

薩摩耶雲科技創始團隊主要來自有“零售之王”之稱的招行信用卡以及招聯消金團隊。創辦前,主要創始人林建明在金融科技行業積累14年經驗。他曾擔任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總工程師,主導信用卡業務相關技術架構的建設工作,在2013年還參與成立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2015年6月,在深圳一間狹小的居民樓辦公室内,林建明及15位創始人敲定千萬級的風險投資;耗時30天,推出薩摩耶雲科技第一款産品省呗,主要做信用卡代償業務。

此前,國内信用卡持卡人無法全額還清當期賬單時,隻能選擇在本行進行賬單分期或者最低還款,分期利息相對高昂。省呗的出現幫助薩摩耶雲科技切入消費金融市場,如果使用者無法在信用卡還款日按時還清當期賬單,則可以使用省呗給予的額度一次性還清帳單,然後在省呗進行分期還款。省呗根據使用者風險進行定價,使用者信用越好,則額度越高、利率越低。

随後薩摩耶雲科技圍繞信用卡生态從事信貸服務。招股書稱,省呗将公司與客戶及最終使用者聯系起來,成為最終使用者享受消費、娛樂、信用及财務管理及虛拟空間服務的一站式服務平台,同時讓企業能夠通過内容聚合及流量配置設定平台通路開放流量資源,開創了以科技實力為基礎而無需資金參與的助貸服務模式。

2018年,不少以信用卡代償為主營業務的平台紛紛走向資本市場。6月和7月,維信金科、51信用卡分别在港交所上市,9月,小赢科技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挂牌。扮演金融科技服務商角色的薩摩耶雲科技也在同年9月向美股發起進擊,不過在2019年8月又主動撤回上市申請。

這或許是衆多因素疊加之下的結果。2018年強監管下網際網路金融整體環境不佳,薩摩耶雲科技的自身業務形态與監管環境、行業環境變化相關。強壓之下又遇負面輿情,2019年央視315晚會深度曝光網際網路金融領域亂象,薩摩耶雲科技被點名違規收集使用者個人資訊、撥打騷擾電話推廣貸款産品。

壓力之下,薩摩耶雲科技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業務轉身,由金融科技服務提供商轉型為給不同行業客戶服務的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2020年9月24日,公司将“薩摩耶金服”品牌更新為 “薩摩耶數科”,表示不直接參與金融業務交易。

薩摩耶雲科技在此次招股書中自稱是中國第三大獨立雲服務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為中國金融機構和各行各業的企業提供解決方案,并以SaaS(軟體即服務)及aPaaS(應用平台即服務)産品的形式傳遞。公司為機構客戶提供一個從生成及引導流量,到重複購買、提供增值服務的涵蓋客戶營運的完整價值鍊閉環生态系統,數智薩摩雲平台處于該生态系統的核心。

截至2021年4月30日,省呗累計注冊使用者數量約為7370萬,在省呗上錄得4360萬宗交易。截至2021年4月30日,數智薩摩雲平台連接配接約7370萬家小微商戶及消費者、50家金融機構、530家不同行業的企業、1470家網際網路平台及70名資料提供商。

招股書财報資料顯示,薩摩耶雲科技2018年、2019年、2020年的收入分别為4.79 億元、8.61億元、19.69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02.6%;并由2020年前4個月的4.84億元增加至2021年前4個月的9.22億元,同比增幅為 90.3%。毛利增速同樣顯著,2018年至2020年的毛利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00.6%,2021年前4個月的毛利同比增長171.7%。

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前4個月,薩摩耶雲科技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别為1.44億元、1.04億元、0.94億元及2.27億元;經營現金流入淨額分别為0.98億元、9.25億元、2.86億元、及1.13億元;研發開支占總收入分别為13.3%、7.5%、3.2%及 3.4%;淨利潤分别為-0.82億元、-1.19億元、6.74億元、2.85億元,同期對應的毛利率分别為63.2%、48.3%、61.9%、47.5%及 67.8%。

薩摩耶雲轉型的成功與隐憂

與之對比,2017年至2020年,金山雲的毛利率分别為-9.6%、-9%、0.2%和5.6%。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另外兩家獨立雲服務商青雲科技(688316.SH)和優刻得(688158.SH)的毛利率分别為22.27%、11.01%、12.51%、9.63%和36.47%、39.48%、29.04%、16.4%。

薩摩耶雲科技分析,自身毛利率增長主要由于支援戰略轉移,向金融機構及企業客戶推出一套全面的端到端科技解決方案,使得收入增幅較大。2019年,因主要貸款促成轉移至雲解決方案後仍處于初期開發階段導緻毛利率有所降低。

在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看來,薩摩耶雲科技與金山雲、青雲科技雖然均屬于雲服務範疇,實際上業務方向卻并不相同。金山雲、青雲科技更偏向雲計算服務,薩摩耶雲科技偏向于金融等細分領域的業務解決方案。産品市場競争力、附加值、成本費用結構等都會影響毛利率的高低。最終的利潤率情況,除了毛利率外還要看期間費用等因素。

《财經》新媒體對比發現,金山雲的業務主要由公有雲、企業雲和AloT解決方案三部分組成,公司在基礎設施上大量投入,具體展現在由寬帶成本和機架成本等組成的IDC成本上。今年3月登陸科創闆的青雲科技是平台級混合雲ICT廠商和服務商,主營業務為雲産品和雲服務,在資料中心成本、固定資産折舊等供應商自有基礎設施成本,以及外購硬體成本等方面有較多資金投入。優刻得的毛利率也受到主營産品單價下調、同時又加大硬體投入的影響。

薩摩耶雲科技的成本則主要來自增信服務合同項下的信用損失,2019年起,該成本每年占比超過70%。招股書顯示,根據服務行業或場景的不同,薩摩耶雲向客戶提供服務的主要形态包括金融雲解決方案、産業雲解決方案以及信用雲解決方案,金融雲解決方案依然是最主要的業務。

薩摩耶雲轉型的成功與隐憂

收入增長主要源于三點,其一由籌組貸款轉型為金融雲解決方案,令客戶數量及整體業務規模增長;其二産業雲解決方案業務線增長,證明生态體系的變現能力有所提升;其三,持續投資于研發工作,增加定價模式的盈利能力。

金融雲解決方案和信用雲解決方案的客戶主要包括消費金融公司、商業銀行、信托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産業雲解決方案的客戶主要包括網際網路平台、資訊技術公司、消費行業公司及金融機構。

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前4個月,金融雲解決方案分别協助完成約270萬宗、370萬宗、370萬宗及180萬宗信貸交易。借助金融雲解決方案完成的信貸交易額分别約為144億元、170億元、177億元及86億元。同期,産業雲解決方案的累計付費客戶數分别約為180名、360名、510名及 560名。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前4個月,薩摩耶雲科技前五大客戶應占收入分别占總收入比重約為54.5%、62.5%、73.1%及79.5%,最大客戶所占比重約29.0%、31.1%、39.6%及51.4%,存在大客戶集中風險。

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4個月,薩摩耶雲科技的前五大客戶包括兩家銀行和三家消費金融公司,除2018年度囊括一家資訊技術服務企業、一家咨詢及代理服務企業外,其餘年份前五大客戶均為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目前的第一大客戶銀行A從2019年度起就一直榮登前五大客戶名單,名單内其他企業則更換較頻繁。

此外,與信用雲解決方案增長一緻,薩摩耶雲科技為發放貸款所提供的擔保金額也随之增長。擔保負債由截至2018年度的1.11億元大幅增加至2019年度的5.93億元。由于擔保的相關貸款的預期全期信用虧損減少,2020年度擔保負債縮至3.03億元,此後進一步增至截至2021年4月30日的4.52億元。

截至2021年4月30日的前4個月,薩摩耶雲科技的資産負債率高達94.6%。此前三年,資産負債率更是高于100%。

2021年7月,薩摩耶雲科技從深圳一家金融公司獲得一筆500萬元的融資,年利率為4.9%,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該融資在提取後12個月内償還,并以對其中一項專利的質押為擔保。公司在同月提取500萬元的貸款。

就其供貨商而言,主要包括流量提供商、資料提供商、資訊技術服務和基礎設施提供商、信用管理服務提供商。來自五大供貨商的采購額分别占截至2018年、2019年、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四個月總采購額的32.9%、18.6%、25.5%及19.0%,來自最大供貨商的采購額分别占同期總采購額的11.5%、6.4%、7.6%及5.1%。

穩妥發展金融科技,既要重視資料安全和隐私保護,防範電信和支付詐騙。同時,又要考慮降低新技術運作帶來的洗錢、恐怖融資等風險。盡管沒有大客戶集中風險,征信業務卻存重大不确定性。

薩摩耶雲科技在招股書中稱,在提供信用雲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公司向金融機構及借款人提供融資擔保服務,亦收集及分析借款人的個人資訊(其中包括其姓名、位址及身份證号碼),以及與金融機構分享有關資訊及分析結果,以供其在評估借款人信用風險及批出貸款的過程中參考。

根據2021年央行起草的《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及現行相關法規,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準許,實體或個人不得從事個人征信業務。對未經準許從事個人征信業務的實體,可處以禁止營業、沒收與個人征信業務有關的收入、人民币5萬元以上人民币50萬元以下罰款或追究刑事責任等處罰。

薩摩耶雲科技表示,中國法律顧問認為其不太可能被視為征信機構,業務不太可能被視為征信服務或活動。“原因為我們的融資擔保公司并未向第三方提供獨立信用資訊或信用評級檢索服務,而我們的融資擔保公司收集及向金融機構傳送的所有資訊乃基于其提供的融資擔保服務,即分析潛在借款人是否合符獲得擔保的資格,并僅在接納向潛在借款人提供擔保服務的情況下與金融機構客戶分享結果。”

今年以來,金融管理部門針對目前網絡平台企業從事金融業務中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在支付、持牌征信、關鍵環節規範管理、強化金融消費者保護機制等方面提出了整改要求,堅持金融活動全部納入金融監管,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

未來新頒布的中國法規可能要求薩摩耶雲科技取得額外的牌照或許可,以繼續經營業務運作及維持目前和未來的解決方案産品。薩摩耶雲科技坦言,無法保證能夠維持現有的牌照、許可或批文,或取得拓展業務必要的其他牌照,這無疑會對業務營運及前景造成影響。

于百程對《财經》新媒體分析,今年資料安全法和個人資訊保護法落地,對于和資料相關的企業以及服務商均會産生影響,一方面是基于監管要求建構合規的資料體系和規範,合規成本提升;另一方面資料擷取和使用成本上升,有部分互通問題可以通過隐私計算等技術解決,但整體上對資料業務的模式會産生影響。

薩摩耶雲科技還可能面臨流量挑戰。其主要通過省呗及各種第三方網際網路平台産生使用者流量。随着擷取使用者流量的競争變得越來越激烈,未來可能要增加開支及投入大量資源。

對已憑借舊優勢實作業務轉身的薩摩耶雲科技而言,盡管已經成為中國第三大獨立雲服務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其市場佔有率占比仍不足3%,與其他同類獨立服務商仍未拉開差距。

就同類公司上市後股價表現看,金山雲上市首日開盤價20.37美元/股,當日暴漲超40%。截至2021年9月28日收盤,報29.45美元/股。

青雲科技、優刻得則均已破發。《财經》新媒體注意到,青雲科技發行價63.70元/股,上市首日報收82.13元/股,目前股價則在56元左右徘徊。優刻得發行價33.23元/股,上市首日大漲119.5%,首月股價一度飙至125.9元/股,然而目前股價已跌至33元附近。

薩摩耶雲科技能否順利登陸資本市場,股價将如何表現,留待未來繼續觀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