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稱“如美國與中國發生沖突将一切盡失”,外交部回應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稱“如美國與中國發生沖突将一切盡失”,外交部回應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5月20日報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如果美國與中國發生沖突,“一切盡失”(everything is to be lost)。

報道稱,他19日在美國商會舉辦的全球經濟複蘇論壇上談到這兩個大國之間的緊張關系時說,如果美中關系惡化并導緻沖突,那麼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說一切都面臨危險。

他還說,這對美國和中國來說也将是糟糕的結果。

李顯龍說:“因為美國和中國都是經濟和技術力量極強的國家,擁有高技術能力、武器和核能力。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現代化武裝部隊,美國武裝部隊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武裝部隊。但美軍也沒有那麼強大,打仗不會沒有傷亡,不要以為可以承受很多損失。”

他說:“是以,兩國有必要決定(不僅)共同努力接受對方的現狀,而且要共同努力找到可以合作的共同點。這有不少。”

他說,氣候變化是一個領域,也有其他領域,比如核不擴散、公共衛生和今後的大流行。

報道指出,全球貿易體系必須要秩序穩定,這樣各國才能進口、出口、交易、發展商業并繁榮。他說,是以兩國必須合作,這意味着它們必須兼顧國際立場與國内政治輿論。

他說,就美國而言,它必須承認中國是現實存在,它不會消失,美國必須與之合作。李顯龍說:“你可以試圖影響它,但你不可能改造它。它不會變得像歐洲國家那樣,更不要說像美國那樣。”

他說:“美國接受這一點是一個心理大關,要過這關并使美國人贊同這樣的政策,需要偉大的政治家風範,但這正是你所需要的。”

在5月21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對李顯龍的這一表态回應稱,中美關系保持健康穩定,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中方緻力于同美方發展不沖突不對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關系,同時也将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美方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傾聽地區國家心聲,正确看待中國,同中方相向而行,加強對話、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這不是李顯龍第一次就中美關系表态。

今年1月,他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的最後一天也提出,對美國來說,接受更強大版本的中國将是一個“艱難的調整”。中國不會像蘇聯那樣崩潰,中美必須發展一種建設性的關系。如果不合作,任由兩國惡化成“全面”對抗關系,那麼疫情和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就将無法解決。

編輯:施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