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2007年,河南一名叫李明山的老農民因房子年久失修,是以準備請工程隊從頭到尾修繕一番。他在清理閣樓的瓦片時,意外發現了一片留着記号的青瓦,他将這片青瓦掀起後,竟在下邊發現了一枚子彈。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這枚子彈在歲月侵蝕下失去了原有的光澤,拿在手裡幾乎沒有什麼重量。出于好奇,李明山将這枚子彈扭開,發現裡邊沒有火藥,隻放着一張泛黃的小紙條。

這張紙條因為年代久遠,泛黃陳舊,字迹也有些模糊不清。看着這張字條,李明山恍然大悟,奶奶埋藏73年的秘密終于被揭開了。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那麼這張字條上究竟記載着什麼呢?李明山的奶奶又是出于什麼原因,将其儲存在子彈裡,埋藏了如此之久呢?

上世紀30年代,在中國内部戰亂不斷的情況下,還要面臨日本随時發動的侵華戰争,中國的百姓就在這樣動蕩不安的時政下惶惶不安,民不聊生。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被迫開啟了萬裡長征。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1934年12月,紅25軍在徐海東、程子華的帶領下,頂着風雪抵達了河南三門峽的蘭草村。村裡的男女老少一看來了這麼多士兵,以為又是來征兵的,紛紛緊閉大門,朝着山上逃去。李明山的奶奶項小翠因為裹腳,行動不便,于是隻能戰戰兢兢地留在家中。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徐海東

一路跋涉至此的紅軍将士們又困又餓,急需在這裡休整。當時的項小翠正在做早飯,忽然聽到門外的紅軍将士敲門喊道:

“老鄉,有人在嗎?我們是工農紅軍,想借你這裡休整一下,請問老鄉友善嗎?”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項小翠戰戰兢兢地打開了門,看着衣着單薄,在風雪中瑟瑟發抖的紅軍戰士,項小翠覺得這群士兵不像是壞人,于是便将紅軍們領到院子中。

紅軍戰士在進入院子後沒有立刻修整,而是制作了許多掃帚,把項小翠院中的積雪和雜物打掃地幹幹淨淨。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項小翠看着這群溫和親民的紅軍戰士們,放下了戒心,前往山上将躲着的村民們都找了回來。村民們将信将疑,探頭探腦地觀察着項小翠家中的紅軍,看到紅軍戰士們果然不同于以往的軍閥部隊後,這才一個個放心地回到家中。

午飯時間,紅軍戰士們就在地上升起了火,他們拿出攜帶的糧食倒進了鍋裡,熬成了一鍋很稀的粥來,戰士們一人一碗就這樣喝了起來。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項小翠看着這些吃不飽穿不暖的将士們,不由地流出了眼淚,紅軍戰士急忙詢問:“李大娘,您怎麼了?”(項小翠的丈夫姓李,故而自稱為李大娘)

項小翠見紅軍戰士們條件這麼艱苦,不由地想起了自己戰死的大兒子,說起被國民黨當壯丁被抓走的兒子,項小翠淚流滿面,情緒激動地昏了過去。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在醒來之後,項小翠發現自己已經被紅軍戰士扶到床上了。看到項小翠醒來,紅軍紛紛安慰她:“大娘,您的兒子犧牲了,我們紅軍就是您的兒子,等将來我們打了勝仗,我們就來孝敬您!”(這句話打出來)

項小翠十分感動,到了晚上,她心疼紅軍戰士們衣着單薄,就讓紅軍戰士們住進屋裡,戰士們當然不肯。在項小翠再三勸阻下,紅軍才讓年紀小的戰士住進牛棚保暖,項小翠又抱來自家的玉米稈和麥稭垛給戰士們鋪在身下,以防着涼。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第二天一早,紅軍戰士們就自發地在村子裡打掃起了衛生,幫助村中的百姓幹農活,村子裡的老百姓們這時都放下了對紅軍的戒備。

原本冷冷清清的村子瞬間熱鬧了起來,充滿了歡聲笑語,村民們熱情地邀請紅軍戰士們到家中居住。

紅軍戰士們推脫不開,就将傷員們安置在了村民家中。這些傷員本來因為惡劣的天氣和衛生條件陷入了非常危險的處境,在老鄉們的照料下,許多戰士逐漸好轉。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與之前來村子裡橫征暴斂的士兵或土匪不同,紅軍戰士們雖然住進了村民家中,但始終堅持着不拿群衆一針一線的原則。

項小翠看紅軍戰士們糧食越來越少,就将自己家的五斤苞谷和三斤鹽巴以及腌的酸黃菜送給了紅軍戰士們,戰士們執意不收,項小翠隻得瞪着眼睛說道:“你們不是說是我的兒子嗎?娘給兒子吃的哪有不要的道理?”

雖然項小翠說是将糧食送給了紅軍,但紅軍哪能違反紀律呢?紅軍的指導員拿出紙筆,打了一張欠條:

“今借高河村李大娘苞谷五斤、食鹽叁斤、工農紅軍手槍連,甲戌年冬月十三日”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并再三囑咐項小翠收好,不要被國民黨或者土匪看到了,将來再有紅軍來到這裡,項小翠就可以拿着這個憑證兌換糧食,永久有效。

在紅軍駐守的這幾天裡,村子被打掃地井井有條,村民們也在接觸紅軍中了解了基本的革命知識,他們了解到紅軍部隊是人民的子弟兵,一切以人民的利益為主。

力求讓廣大勞動人民翻身當主人,不再被剝削壓迫。許多村中的青壯年自願加入了紅軍隊伍,決定加入這場轟轟烈烈的革命事業。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不久後,紅25軍接到上級指令繼續前進,村民在戀戀不舍中送别了紅軍戰士,紅軍戰士們再三叮囑村民不要将自己接待過紅軍的事情說出去,不然會被敵人殘忍迫害,随着指導員一聲令下,紅軍戰士們精神抖擻的朝着遠方進發了。

項小翠牢記紅軍将士對自己說的話,她一直珍藏着這個收據,将這個秘密深深地埋藏在心裡。

一次她在田裡偶然發現了一枚空彈,她撿起這枚空彈,認為很有紀念意義。于是就将借條放進了子彈中,藏在了自家房屋的瓦片下。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此後紅軍在陝西洛南地區作戰,曾有部隊又到盧氏縣蘭草村來修整,在此期間一些接濟過紅軍的老鄉拿出了以前的借據,紅軍一一将其兌現。項小翠卻從沒找紅軍要過糧食,她自己是心甘情願贈送的糧食,沒有想要回去的打算。

盧氏縣地區的百姓們在之前就接受過基本的革命教育,這次又一次接觸紅軍後,幾百名老百姓自願參軍,不能參軍的百姓就自發為紅軍帶路,接濟紅軍糧食,與紅軍将士們建立了深厚的魚水之情。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1959年3月,八十歲的項小翠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這時的她才對兒孫們講起了埋藏多年的秘密,她在彌留之際,仍緊緊握住李明山的手說道:

“共産黨好!紅軍好!有了他們,咱們才有飽飯吃,舊社會窮人根本活不下去。以前紅軍來咱家住,曾經借了咱家的糧食和鹽巴,現在解放了,你們可不能問國家要錢要糧,不要給國家添麻煩!”

項小翠的兒孫們直到她去世也沒有得知這個借條的位置,于是隻将這個秘密埋在心裡,從沒有對外聲張過,随着多年時光變遷,李明山也逐漸的淡忘了這件事情。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家裡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李明山就聯系了工程隊,準備将老房子重新翻修一遍。在收拾樓上的雜物和瓦片時,李明山發現了屋頂有一片青瓦上被做了記号,出于好奇的他揭開了這片瓦,于是發現了這個到2007年已經有足足73年的秘密。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李明山老淚縱橫,回想起奶奶講述的感人故事,原來這一切都是真的。這個消息迅速地被流傳開來,不久後就有了許多記者前來采訪,想要了解這段感人的軍民魚水情。李明山每次都詳細地講述,在談到慈祥的奶奶時,他總是忍不住眼含淚水。

随着不斷地曝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開始登門拜訪,他們打着收藏的名義,甚至出價三萬去購買這枚子彈和借條。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三萬元對于李明山這個老農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财富,但李明山并沒有是以就交出這張借條,在他心中,這份借條對他的意義遠比三萬元要豐富的多。

縣裡文管辦的上司親自來到李明山家中,帶領專業人員來調查鑒定,在确認這是長征期間紅25軍留下的借條後,提出用獎金和加倍物資來換取這一珍貴文物。

李明山與家人商議後,決定遵循奶奶的遺願,将這一珍貴文物免費贈予國家,拒絕了上司給的錢和物資。

河南老農蓋房子,在瓦片下發現一枚子彈,揭開了埋藏73年的秘密

這張借條被珍藏在紅25軍紀念館中,借條雖小,可它承載着的卻是濃厚的軍民魚水情,它很好的诠釋了為什麼紅軍能以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為什麼國民黨在人數和裝備的巨大優勢下,仍會被我黨所戰勝?

借用偉人的一句話來解答:“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我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和人民的密切結合,這樣一支人民擁護,為人民服務的軍隊,是必然會取得勝利的!

#紅軍##曆史##曆史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