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僅19歲就登上了海地總統的寶座,是人類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他的父親是海地曆史上臭名昭著的獨裁者,他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把海地徹底變成了“人間地獄”。
他為了斂财不擇手段,不僅将國際社會的援助資金盡數收入囊中,甚至把人當成商品,公然向美國出售自己國民的血液和屍體。
他竭澤而漁式的撈錢使他手握國家90%的财富,在全球A錢排行榜中高居第6名,是國際社會上人人喊打的獨夫民賊。
他為何年紀輕輕就能當上總統?他最後又迎來了什麼下場?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位喪盡天良的海地前總統——讓·克洛德·杜瓦利埃

1951年7月3日,小杜出生于海地首都太子港,出生後沒多久他的父親老杜就當上了海地總統,而他也成為了海地最大的“官二代”。
剛開始小杜也沒有太喪心病狂,充其量隻能算是個花花公子,先後就讀于太子港聖路易德貢薩格學院和海地大學法學院,算是個進階知識分子。
但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老杜是海地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做出了種種惡行,包括但不限于把自己塑造成宗教領袖,組建秘密警察欺壓百姓,大肆屠殺反對派等等。耳濡目染之下,原本單純的小杜也漸漸開始學會用手中的權力去謀取私利。
1971年,對小杜來說是人生的轉折點,因為這一年他的總統父親老杜因為心髒病去世了。要是在其他國家,此時年僅19歲的小杜想要當總統那幾乎是天方夜譚,但這裡是海地,一個被稱為“人類文明底線”的國家。
為了讓小杜能夠“合法”地當上總統,老杜可以說是煞費苦心,他拖着病重之軀,硬是在臨死前讓議會修改了憲法,将總統的年齡限制從40歲降低到18歲,還不忘提前幫小杜清理了一波國内的反對派。
此外,美國也給予了小杜大力的支援,在新舊交替期間,美國調動軍艦駐守在兩國之間的海域,防止之前的流亡者回國影響總統競選。
1971年2月,海地總統大選正式開始,候選人隻有小杜一個。到了這個地步,選舉可以說是十拿九穩了,結果海地人實在太過讨厭他們父子,堅決不肯投票。
不過這也沒難倒小杜,你們不投,你還不能自己投嗎?
小杜立刻派出了自己的親信,找來了幾輛大卡車,在各個投票點巡回投票。靠着這種“我投我自己”的方式,小杜以99.8%的支援率當上了海地總統,成為了人類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此時的小杜才剛上大一,在大家還想着談情說愛的年紀,他就要為了思考怎麼禍禍海地而廢寝忘食了。
不過在禍禍海地之前,小杜還要解決兩個麻煩,一個是以他的母親西蒙娜為首的保守派,又稱“恐龍派”,另一個則是以他姐姐瑪麗為首的現代化派。
一般來說,當年幼的統治者上位,那麼有很大機率會出現宮廷内鬥,慈禧就是先後打敗了同治帝和光緒帝,才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後”。是以在小杜上台後,最大的敵人并不是國内的反對派,而是他的母親和姐姐,而她們之是以要争奪小杜手中的權力,除了人類的劣根性外,其實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自保。
小杜的母親西蒙娜是堅定的保守派,大部分成員都是老杜的親信,主張維持舊秩序,全面繼承老杜的政策。
之是以要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為西蒙娜在舊秩序裡算是既得利益者,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她能夠繼續謀取私利,另一方面則是她畢竟是靠着“先王遺孀”的身份才有了如今的地位,隻有不斷的鞏固老杜的地位,才能讓她的地位更加穩固。
而瑪麗代表的現代化派目的則更為純粹,那就是為了複仇。
早年間,瑪麗的丈夫因為涉嫌參與了反對老杜的叛亂,被踢出了政治中心,瑪麗也受到了牽連,失去了繼承人資格。是以瑪麗主張破除舊政策和舊秩序,既是要将老杜落下神壇,也是為了讓奪走自己“王位”的弟弟吃點苦頭。
而不論是保守派,還是現代化派,實力都比剛剛上任的小杜強很多,是以小杜可以說是前有狼後有虎,一着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但小杜畢竟算是個高材生,很快就想出了一招驅狼吞虎。他大力支援母親的保守派,逐漸瓦解了現代化派在海地的勢力。之後又将瑪麗的丈夫多米尼克派往法國擔任駐法大使,進一步讓瑪麗遠離了政治中心
1973年的夏天,瑪麗和丈夫回海地探親,結果他們前腳剛走進總統府,後腳總統府就發生了一場大火,小杜立刻站出來指責瑪麗,并借此将她驅逐出了海地。
這場火究竟是誰放的我們不得而知,反正最後群龍無首的現代化派很快就分崩離析。而小杜面前的對手也隻剩下了一個,母親西蒙娜的保守派。
由于現代化派的退出,保守派順勢在内閣裡占據了大量的席位。但小杜是個很有耐心的人,他花了整整十年,重組了22次内閣,一點一點地将保守派的人清理了出去,西蒙娜也在不久後被驅逐出了海地。
最終,這場海地内鬥以小杜大獲全勝告終,而他對海地的統治,也再一次重新整理了人類文明的下限,人性上的馬裡亞納海溝了屬于是。
上任初期,小杜立刻宣布要進行經濟改革,争取來了美國的援助。由于小杜剛剛鬥敗了國内的兩大勢力,權力空前強大,是以國内的政局比較穩定,海地經濟也漸漸有了起色,難得的出現了正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1974年的世界杯預選賽上,海地還擊敗了墨西哥,獲得了進軍世界杯的資格。
種種迹象好像都在表示海地似乎好起來了,但很快小杜就用實際行動證明所謂的經濟複蘇不是觸底反彈,而是回光返照。
掌權後,小杜繼承了老杜留下的全套班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上萬人的“秘密警察”部隊——通頓馬庫特。
此後,他在國内大肆搜捕反對派,一旦被抓住輕則牢獄之災,重則就地處決。一時間,海地境内風聲鶴唳,原本開始崛起的經濟與工業也因外貿流失重新跌入了谷底。
但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由于海地沒有修建過水利設施,是以海地農民隻能靠砍樹來提高農業生産力。久而久之,砍伐樹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讓海地能耕種的土地越來越少,終于到了無以為繼的狀态。
沒有糧食的海地人被逼得沒辦法了,隻能吃一種由當地特有的黃泥土做成的餅幹。
除了獨裁統治外,小杜在斂财上也頗有乃父之風,不僅繼承了派警察上門收“保護費”的傳統,還創造出了全新的斂财業務。
本來海地人在持續性的竭澤而漁下,早已經沒什麼油水了,但在小杜看來,人本身不也是商品嗎?是以他對海地百姓進行實體上的“吸血”,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在全國組織捐血活動,然後把這些血賣給美國的一家醫療機構。
1972年1月28日,紐約時報的一則報道就曝光了這件事,稱這家醫療機構與海地簽訂了10年的合同,海地政府答應每個月向美國出口5000~6000升血漿,每升利潤4~5美元。
最喪心病狂的是,這些用于抽血的器械是從來不消毒的,是以艾滋病、梅毒、肺結核等傳染病在海地可以說是肆無忌憚,直接把海地變成了病毒的百科全書。
1980年,海地政府的外彙徹底沒了,國際貨币基金組織本着人道主義精神援助了海地2200萬美元。結果這筆錢到了小杜手裡後,直接縮水90%,隻留下了200萬給窮得吃土的海地百姓。
也就是在這一年,小杜為自己舉辦了當年全球最豪華的婚禮,總花費超過700萬美元,光煙花就打掉了10萬美元。
在小杜的不懈努力下,海地直接變成了人間地獄,據聯合國統計,1985年海地政府給每個人的醫療投入隻有3.44美元,肆虐的疾病讓海地的人均壽命僅有47歲。同時每人能得到的教育經費隻有3.7美元,文盲率高達75%。由于糧食不足,新生兒的營養不良率高達87%,夭折率高達18%。
而小杜的個人資産達到了9億美元,把全國9成的财富都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但所有的獨裁統治都逃不過一個結局,那就是被人民的汪洋大海推翻,而滅絕人性的小杜,也将在不久後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1985年7月22日,小杜以99.98%的贊成票被确認為海地的終身總統,而這也成為了壓倒海地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4個月後,戈納伊夫市的學生們率先掀起了反抗的浪潮,海地各個反抗組織紛紛響應,推翻小杜的遊行運動迅速席卷全國。
小杜本以為這又是一次來得快去得也快的示威遊行,依舊下令讓部隊進行武力鎮壓,很快就有數千人倒在了追求正義的路上。但他錯了,他不知道在《老子》中有一句話: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1986年1月,反抗活動愈演愈烈,寥寥萬人的通頓馬庫特在數百倍于他們的群眾面前由于汪洋中的一葉扁舟,很快就被打得潰不成軍。海地人們們舉着一個畫着空棺材的智語,上面寫着:“讓·克洛德·杜瓦利埃,這就是你的歸宿!”
一個月後,美國見小杜久久無法平息國内的暴動,擔心蘇聯會借此插手海地事務,隻好讓小杜趕緊下台。
1986年2月7日,窮途末路的小杜帶着一億多美元的現金乘坐美軍提供的運輸機流亡法國,禍害了海地二十九年的杜瓦利埃王朝就此倒台。
逃出海地後,小杜靠着帶出來的現金過了一段花天酒地的日子,但他的妻子見小杜複國無望,就在一個晚上帶着小杜的所有存款逃之夭夭。此外,小杜存在瑞士銀行的存款也被統統當機。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獨夫民賊最終過得窮困潦倒,隻能靠着老部下的一點接濟勉強度日。
2011年,走投無路的小杜回到了海地,與海地官方進行了一個小時的談話。最終海地政府并沒有逮捕他,而是讓他像個普通人一樣留在了海地。
2014年10月4日,海地與他的父親一樣因心髒病去世,享年63歲。
然而小杜的離開并沒有讓海地人民過上好日子,上一個作品裡我們講過,海地的曆史就是一部悲劇,盡管他們能推翻一個小杜,但之後海地的每一位上司人,到最後都變成了小杜。
最後用中國駐聯合國副代表的一段話來總結海地政府,那就是:
政治派别鬥争不休
政治人物毫無作為
濫權腐敗屢禁不止
國家治理幾近失敗!
本期節目到這就結束了,如果你也讨厭小杜,那就“呸”一聲再走吧
喜歡的朋友别忘了關注點贊轉發三連一下
一起了解更多國外大佬的神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