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濮陽縣:理事會"新氣象"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原稿

據遵益日報報道:4月19日,遵義日報刊登《榆陽縣:議會》讨論"新氣象",内容如下:

"謝謝李秘書,如果不是你,我就可以在蔬菜基地工作,賺點零花錢!"60多歲的村民吳永發感激地說。

李永發口書記是李斌,濮陽縣人民法院第一書記,派駐黃陽鎮清溪村。

據李斌介紹,清溪村因其地處偏遠,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村裡以老人、留守婦女兒童為主,田野自然成了荒地,更不用說工業發展了。村裡的衛生條件很差。

現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通過理事會,請黨員和代表讨論如何發展。李斌的"委員會"是黃陽鎮縣司法局開創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村子大小事,由群衆議論,由群衆當主,讓群衆決定事由群衆決定。

從"群衆工作"到"群衆工作",經過協商、碰撞和整合,最終達成共識,共同努力。全村成立了專業農種合作社,并出讓300多畝土地建設蔬菜種植基地,不僅帶動了86戶家庭收入增加,也增加了全村集體經濟收入1000多萬元。随着集體經濟的增長和村民收入的增加,村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安裝了路燈,并建造了縣第一個村級政治生活館。"近年來我們村越來越好,村裡辦公樓的擴建,有了新的黨組服務中心,群衆更加友善,村工業路也一帆風順,人民日過火。村民羅岩高興地說。

該委員會産生了一個"新天氣"。村裡通過理事會,制定了《村規和人民盟約》,開展了"四合院之美、家風好"主要内容的評價和創作,大力推進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限制,使群衆成為基層治理的主人。

"一一一會,我們讨論了一下,群衆和幹部的心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凝聚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鎮組委會委員方琦說。

清溪村委會的實施是該縣創新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将上司黨的建設貫穿于基層治理全過程,将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基層治理有機銜接,通過基層治理"神經末梢",為群衆畫出良好的服務最大同心圓,凝聚鄉村振興的強大聯合力量。(遵義日報史志墨、楊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