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命運凄慘的東漢才女 蔡文姬

名門閨秀

蔡文姬,原名琰,出身名門,父親蔡邕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家、音樂家。幼年時,蔡文姬就展現出不凡的音樂天賦。傳說蔡文姬六歲時,曾聽蔡邕彈琴,琴弦突然斷了,年幼的蔡文姬就能聽出斷的是那根琴弦。

除此之外,蔡文姬還“幽閑有容”,“婉娩淑女”,是名副其實才貌雙全的大家閨秀,還是遠近聞名的才女。

命運凄慘的東漢才女 蔡文姬

影視劇中的蔡文姬

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蔡文姬原本一直在父親庇護下,無憂無慮地長大。然而十六歲時,蔡文姬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

年少守寡

16歲時,文姬嫁給衛仲道。衛家是河東大族,衛仲道本人也是個才子,這段婚姻原本是門當戶對,卻沒有書寫才子佳人的佳話。成婚不到一年,衛仲道就死了,衛家認為是蔡文姬克夫。因二人沒有孩子,忍受不了閑言碎語的文姬所幸回到蔡家,這一年文姬還不到17歲。

命運凄慘的東漢才女 蔡文姬

被擄匈奴

命運不曾眷顧這個有才氣的女子。董卓作亂,把持朝政,後蔡邕因感歎董卓被王允下獄,慘死獄中,母親不久後也去世。更加悲慘的是,南匈奴趁亂入侵中原,燒殺掠奪。文姬不幸被匈奴擄走。

文姬在匈奴的這段日子,受盡屈辱,匈奴人動辄言語辱罵,甚至随意鞭打。後來文姬因貌美,被獻給匈奴左賢王,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孩子。有說法稱蔡文姬是左賢王的侍妾,但是查詢史料就會發現,左賢王的姬妾中并沒有蔡文姬,也就是說,蔡文姬在匈奴的地位連妾都不如,隻是匈奴首領生育子嗣的工具。

命運凄慘的東漢才女 蔡文姬

這對于出身書香世家,從小飽讀詩書的蔡文姬來說,無異于奇恥大辱,她無時無刻不在渴望回到家鄉。

終得歸漢

建安年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大權在握,而曹操一向喜愛文學,與蔡邕是知己,聽聞蔡邕愛女竟然流落匈奴十餘年,立刻派人用黃金玉璧前去匈奴贖人。

命運凄慘的東漢才女 蔡文姬

蔡文姬畫像

歸漢之日就在眼前,文姬心裡卻生出幾分糾結。她年幼的兩個孩子還在這裡,如果母親突然離去,孩子靠誰照拂呢。蔡文姬在《悲憤詩》中寫道: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 人言母當去,豈複有還時。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癡。 号泣手撫摩,當發複回疑。

我那年幼的兒子,走上前來,抱着我的脖子,小心翼翼地問:“母親,您打算去哪裡啊?

别人都說您要離開我們,離去之後,難道還會有相見的時候嗎?

母親您平日裡心腸慈柔,如今怎麼對我們這樣不慈愛了呢?

我們都還沒有成年,母親您為什麼不顧念我們呢?”

此情此景,真是讓我五髒六腑都崩裂了,整個人神志恍惚,如癡如狂。

我号哭着,用手撫摸着孩子們。即将出發時,我又變得猶豫不決,遲遲不肯上路。

命運凄慘的東漢才女 蔡文姬

戲劇中的蔡文姬

最終蔡文姬還是歸漢了,忍着與兒子離别的苦楚,将心中積攢的悲憤、對孩子的不舍化作一曲千古絕唱——《胡笳十八拍》。

再嫁董祀

文姬歸漢後,舉目無親,曹操憐惜她的處境,将她賜婚給董祀。曹操此舉,原是想給流離半生的蔡文姬找個歸宿,而董祀還是蔡文姬的同鄉,如果文姬是被擄去匈奴前的那個才女,這回是一段美滿的婚姻。但是,此時的文姬已經三十多歲,在匈奴經曆了十二年的磋磨,還生過兩個孩子,面對二十出頭的董祀,二人隻能叫搭夥過日子:董祀無法違背曹操的指令,蔡文姬有個安身之所。

命運凄慘的東漢才女 蔡文姬

後來董祀犯了死罪,蔡文姬不想再失去丈夫,抛下大家閨秀的顔面,在大雪天披頭散發、光着腳跑去丞相府求情,以默寫父親藏書作為交換。曹操最終被蔡文姬感動,赦免了董祀。蔡文姬不顧一切的求情也感動了董祀,二人終于相知相許。

命運凄慘的東漢才女 蔡文姬

總的來說,蔡文姬的一生是東漢末年亂世之中無數悲慘女子的一個縮影。從名門淑女,經曆婚姻不幸、父母雙亡、被擄匈奴,最終兜兜轉轉回到故國,蔡文姬受盡了命運的捉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她生活的不幸卻鑄成了她文學上的大幸,《悲憤詩》與《胡笳十八拍》流芳百世,有詩論家稱贊她“才欲壓文君”,後來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詩也都受到她的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