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杜雨露塑造的經典形象,因為謝恩差點丢了性命

作者:曆史深度報道

老藝術家杜雨露近日去世,他生前塑造了非常多的經典形象。其中,在《雍正王朝》中,他飾演的三朝元老張廷玉廣受好評,也是杜雨露得以為全國觀衆所熟知的開始。

曆史上的張廷玉人生比《雍正王朝》中更加跌宕起伏,更富傳奇色彩。而他晚年,差點因為一次謝恩而身敗名裂、性命不保。

他是杜雨露塑造的經典形象,因為謝恩差點丢了性命

杜雨露飾演的張廷玉

張廷玉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是一個官二代,他的父親文華殿大學士張英。張廷玉在清代名聲太響,以至于大家都是先提起他,然後再提起"張廷玉的父親張英"。其實張英在康熙朝非常有名,深厚皇帝的信任,長期在康熙身邊伺候。

張英因為久在内廷行走,終日陪伴皇帝,養成了謹小慎微、低調内斂的性格。父親的性格、涵養深刻的影響了張廷玉。加上張家籍貫在安徽桐城,是著名的詩文聖地,泥土中都浸潤着文化氣息,是以青少年時代的張廷玉就以博學多才、詩文俱佳而著稱。

康熙三十六年,年僅26歲的張廷玉準備參加會試,趕巧張英為總裁官,為了避嫌,張廷玉隻能放棄考試。不過對于張廷玉這種出身的官宦子弟,出仕并不是什麼難事,隻是多等幾年罷了。

他是杜雨露塑造的經典形象,因為謝恩差點丢了性命

張英

3年後,張廷玉不出所料的考中進士,步入政壇。比起那些科場蹉跎動不動幾十年的科舉老司機們,算得上年少得意了。

有當大學士的老爹在上面罩着,張廷玉當然不用像一般舉人那樣苦巴巴的熬資曆、等機會。康熙四十三年,已經入職南書房的張廷玉因為父親的關系受到皇帝召見,并當場賦詩,深得康熙贊許,當即就給了個四品官,真是火箭般的速度。

之後的十幾年中,張廷玉先後在禮部、吏部、刑部等多個部門任職,積累了豐富的行政經驗,他的行政才能也逐漸引起了高層的重視,其中就包括還在潛邸的四皇子胤禛。

雍正繼位後,張廷玉的仕途步入了快車道。雍正元年升任禮部尚書,從副部長變成了正部長,4年之後即升任文淵閣大學士,之後兩年又連續晉升為文華殿、保和殿大學士、進入軍機處,成為了雍正朝核心決策層的一員。

雍正之是以重用張廷玉,按照雍正自己的說法,是出于兩點原因。

首先張廷玉本身很有才幹,長于政務,尤其在文秘工作上具有非常強的能力。雍正經常向張廷玉口授大意,張廷玉則當場遣詞造句,待雍正口授完逼之後,張廷玉已經将聖旨拟好,而且都能準确的反應雍正的意圖。作為清代最為勤奮的皇帝之一,雍正經常加班加點,張廷玉也在内廷時刻準備召喚,甚至通宵值守,非常敬業。可以說,雍正手下的第一大秘就是張廷玉。

此外,張廷玉的父親張英曾經做過雍正的老師,雍正對張廷玉的提拔有部分私人感情在内。當然,作為皇帝的雍正還有更深的用意,就是張英作為漢族官僚中的領頭羊,在朝廷和文化界都有很強的号召力,重用他的兒子,可以拉近自己和漢族官僚、士紳集團的關系,為政敵甚多的雍正争取更多的支援。

他是杜雨露塑造的經典形象,因為謝恩差點丢了性命

雍正

雍正對張廷玉信任有加,諸多重要工作都交給張廷玉負責。其中的兩件事很能反應張廷玉在雍正心目中的地位。

雍正為了用兵西北、加強中央集權設立了軍機處。張廷玉在軍機處的排名位列第二,僅次于怡親王允祥,同時軍機處的規章制度也是張廷玉親自起草的。

在至關重要的皇儲一事上,張廷玉很有可能是最早知道皇儲人選的大臣。雍正八年九月,雍正即将立儲的密旨給張廷玉看過,作為對比,同樣炙手可熱的鄂爾泰在雍正十年正月才有機會看到密旨。憑借這種先知先覺,在雍正暴死、宮中一片混亂、朝臣和太監都找不到傳位诏書時,張廷玉準确的指出了诏書藏身之處,而乾隆也是以得以順利即位。

雍正臨終之前,對身後的政務做好了安排——兩位親王允祿、允禮、張廷玉、大學士鄂爾泰輔政。同時,賦予張廷玉和鄂爾泰至高無上的政治獎勵,在他們死後可以配享太廟,作為功臣陪伴在雍正的身旁。

乾隆登基後,按照其父的安排,給予輔政的4人以很高的地位和待遇,而4位大臣也盡心輔佐新帝。看上去,政通人和、一團和氣。但是,事情正在悄然的發生着變化。而這一切,都始于乾隆帝力圖匡正其父大政方針的決心。

他是杜雨露塑造的經典形象,因為謝恩差點丢了性命

鄂爾泰

乾隆和雍正不一樣,自幼長于深宮,深厚父親和爺爺兩代帝王的寵愛,稱得上天潢貴胄。另一方面,乾隆即位時年紀輕輕,血氣方剛,缺乏其父所具有的深厚政治經驗,對雍正的許多政策持有異議,認為這些政策不合時宜。是以剛即位不久,乾隆就廢除了雍正兩項最重要的政策:秘密立儲制度和立軍機處(打臉的是,乾隆之後又恢複了雍正的這兩項政策——姜還是老的辣)。

作為這兩項政策的重要參與人與執行人,張廷玉雖然沒有受到追究,但已經開始逐漸失去了實權。當然,乾隆這樣對待張廷玉,不僅僅是摟草打兔子,而是有深刻的原因和時代背景。

首先,張廷玉其人雖然低調、内斂,富有涵養,但仍然有一定的政治野心,或者說在雍正的縱容之下,政治上逐漸開始膨脹。

雍正執政的十三年中,除了早逝的怡親王允祥,最為炙手可熱的兩位大臣就是張廷玉和鄂爾泰。在與二位大臣的往來檔案上,性情中人的四爺留下了不少肉麻的不似上下級關系的話,比如"一日不曾相離者,惟卿一人",乍看上去還以為是熱戀中的男女在互訴衷腸。即使有針對二人的舉報,雍正也不予理睬。

他是杜雨露塑造的經典形象,因為謝恩差點丢了性命

張廷玉

這種過分到縱容地步的信任激發了二人的政治野心,到雍正末年,圍繞着這兩位位極人臣的人物,形成了兩個集團——張黨與鄂黨。其中,鄂爾泰一黨多為滿人,而張廷玉一黨,因為其長期主持科舉考試,門生衆多,是以以科舉出身的漢族官僚為主。這兩黨互相攻讦、互相拆台。鄂爾泰和張廷玉兩位也勢同水火,見面就掐的烏眼雞一般,以緻留下了不少笑話。二人之間的鬥争雖然還未發展到宋明黨争的地步,但是極大的破壞了清廷的高層政治穩定。

在雍正看來,這兩位無論怎麼折騰,都是自己的奴才,動動手指頭就能收拾了。但對乾隆來說,這兩個人根基深厚,又是父親留下的輔政大臣,如果長期繼續坐視他們結黨營私、争權奪利,必然對皇權造成巨大的威脅,這是不允許任何人窺視皇權的乾隆無法忍受的。

另外,乾隆年間的張廷玉和雍正年間的表現有所不同。雍正年間,張廷玉對皇帝心思的拿捏相當準确,基本上上司給個眼神,就能把事情辦得四平八穩、妥妥當當。上司讓幹嘛就幹嘛,有時候到了上司讓吃屎,立馬就掏出勺子的地步。到了乾隆年間,也許是老頭上了年紀大腦功能退化,也許是真有點飄飄然了,竟然出現了多次逆龍鱗之舉——幾次當着朝臣否定了乾隆的訓示。這在乾隆看來,就有點不知好歹了——"我和這孫子客氣客氣,沒想到他當真了!成天在我耳朵邊叨叨叨,聽你的還是聽我的?"

鄂爾泰病故之後,按常理應由張廷玉接班,擔任大學士的領班。但乾隆沒有這樣做,而是任命年輕的讷親替代了張廷玉,讷親之後是傅恒擔任大學士領班,老張辛辛苦苦當牛做馬一輩子,也沒混上個首輔的名号。

他是杜雨露塑造的經典形象,因為謝恩差點丢了性命

傅恒劇照

不過張廷玉此時也沒太多的精神頭關心這些了,他已經年近八十了,老眼昏花、身體羸弱,他也不再想當個政壇上的吉祥物了,他要該告别政治舞台了。

乾隆十三年(1748年),張廷玉向乾隆提出了告老還鄉的請求。

乾隆沒當時位置可否,讓張廷玉好生将養身體。幾天之後,乾隆釋出谕旨,大意是挽留張廷玉,裡面還說哪有配享太廟的功臣退休回家的道理?

乾隆的意思很明白,你死也給我死在任上,想吃太廟裡的冷豬肉,就得出點血。

不過張廷玉的倔勁上來了,在之後的一年中,幾次三番的請求皇帝放自己回家。

是在煩的沒辦法,乾隆同意了張廷玉的請求,還很得體的對他大家褒獎。

照此看來,張廷玉的人生應該是個完美的結局?

想得美。

不知道是搭錯了哪根筋,張廷玉又想起了死後配享太廟的事,他怕乾隆把這事給忘了,或者反悔了。寒冬臘月的早上,哆哆嗦嗦的張廷玉由兒子攙扶入宮,觐見皇帝,請皇帝給自己出個文書,把雍正的承諾給落實到紙面上。

他是杜雨露塑造的經典形象,因為謝恩差點丢了性命

乾隆

乾隆被這個詭異的要求雷的外焦裡嫩,真沒想到,這是三朝元老、朝廷的台柱子能說出的話,把朕當成了提上褲子就不認賬的市井無賴了。

不過看老頭老态龍鐘,顫顫巍巍的可憐樣,乾隆還是下旨恩準張廷玉配享太廟。不過,乾隆的不爽能從他給張廷玉的禦賜詩中看出來,詩的大意是朕雖然不是堯舜,但說話還是算話的。不過你能不能配得上忠臣烈士呢,這個就要讓曆史來評價了。

張廷玉這下滿意了,按照朝廷慣例,第二天他應該再次入宮謝恩。不過張廷玉折騰一天已經身心俱疲,加上天寒地凍,他讓兒子代自己謝恩。

這下可闖禍了。

乾隆和他老爹一樣,不是什麼好糊弄的主,心眼也沒多大。一看第二天張廷玉自己沒有親自來謝恩,一副東西要到手我就懶得理你的樣子,乾隆爆發了。他下令軍機大臣拟旨責問張廷玉,讓他明白回話,為毛不自己來謝恩。

老張一看皇帝發火了,也有點懵逼。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亮就跑到宮裡請罪。

這下如同火上澆油,乾隆雷霆大怒。

他是杜雨露塑造的經典形象,因為謝恩差點丢了性命

乾隆大帝閱武圖

乾隆發火并不是故意找茬,此時軍機大臣們還沒有把責問張廷玉的旨意拟好,張廷玉怎麼就主動跑到宮裡謝罪?很顯然,有人向他通風報信。看來一個要退休的張廷玉,居然在軍機處還能呼風喚雨,這不是朋黨是什麼?

這次也不用軍機處這幫吃裡扒外的東西拟旨了,乾隆自己親自寫了一篇上谕。内容大概有幾點:

1、 朕準許你退休、配享太廟,你居然不自己來謝恩,說明你沒把朕的恩情當回事。不過朕說話算話,這兩條不會悔改,以後别再來煩我

2、 你讓朕給你寫什麼狗屁保證書,明顯是信不過朕。天地萬物,都是朕的,朕不給,你不能搶。

3、 你着急退休不就是不顧君臣間的感情麼?合着你一人的進退,比朝政還重要

4、 軍機處有你的暗樁,你老小子夠陰險。

按這幾條罪過,别說退休,張廷玉能不能保住腦袋都成問題。

好在乾隆深知張廷玉在朝中根基深厚、關系盤根錯節,一旦嚴加審訊,不知要牽連多少。是以把張廷玉痛罵之後,讓他明年春天滾回老家。

不過給張廷玉通風報信的暗樁被乾隆給挖出來了,正是張廷玉推薦的大學士、他的門生汪由敦。汪由敦倒沒什麼别的心思,就是看老師怪可憐的,是以提前給老師洩底。沒想到被張廷玉的神操作給賣了,倒黴的汪由敦立刻被乾隆下旨革職。

他是杜雨露塑造的經典形象,因為謝恩差點丢了性命

汪由敦

不過乾隆的心中并沒有放下此事。

乾隆十五年春天,張廷玉剛想奉旨回鄉,卻趕上乾隆的長子永璜死了。

張廷玉擔任過永璜的老師,是以得參加喪禮。張廷玉是真的老糊塗了,他參加完初祭之後,就想離京。

乾隆剛剛經曆喪子之痛,一肚子邪火無處發洩,沒想到張廷玉這個老糊塗又送上門來了。新仇舊恨一起發作,乾隆下旨把張廷玉從頭到腳罵了一頓,從曆史的角度徹底否定了張廷玉對清廷的價值。

上谕中惡狠狠的說道,雍正時期張廷玉不過就是幹了些秘書該幹的事,沒啥突出的功勞。到了本朝,屍位素餐,毫無建樹。朕留着你,不過是看在你還算勤勉的份上給你碗飯吃,你一個裝點門面的吉祥物還敢要配享太廟?你自己說,你配不配?

罵完之後,讓大臣廷議,看看老張頭到底該不該進太廟。

大臣們又不傻,自然是一緻認為張廷玉不配。

他是杜雨露塑造的經典形象,因為謝恩差點丢了性命

就這樣,張廷玉被取消了配享太廟的資格,灰溜溜的回了老家。本來準備隆重迎接他的地方官們很識相的剛好有事,沒能迎接。

福不雙降,禍不一、二、三行。

已經被乾隆整治了三次的張廷玉,又迎來了人生中最後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厄運。

還鄉之後沒多久,張廷玉的親家朱荃獲罪。因為朱荃既是張廷玉的親家,又是張廷玉舉薦為官的,是以一直對張廷玉耿耿于懷的乾隆下令收繳曆代皇帝對他的一切賞賜。

收就收吧,張廷玉已然心如死灰,讓家人把東西整理好後,等着朝廷來收沒。

可是一看到來人,張廷玉就知道這幫人可不單單是為了收繳賞賜。

來的是内務府大臣德保,還有他帶的200多士兵。

他們是來抄家的。

一通雞飛狗跳之後,德保有點失望,因為三朝元老張廷玉确實沒多少私财。

不過德保他們有更狠的後手。

乾隆在德保離京之前,讓他一定要把張廷玉的信件、文書一并抄走。

乾隆動了殺機,他想看看這位三朝元老有沒有背後寫東西罵他。一旦這些怨言落在了紙面上,張廷玉的腦袋鐵定搬家。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親身經曆過康雍乾三朝多次文字獄的老司機張廷玉沒有留下文字上的把柄,他的謹慎,救了自己,也救了張家。

最終,乾隆照例下旨把張廷玉臭罵了一通。

經過這4次連續的打擊,張廷玉的衆多弟子、門生們紛紛對他敬而遠之、改換門庭,曾經煊赫一時的張黨,徹底完了。

張廷玉精神上備受折磨,在去世之前,他已經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即便在家中也終日無話。

乾隆二十年,張廷玉在苦悶中去世。

他是杜雨露塑造的經典形象,因為謝恩差點丢了性命

晚年陰鸷的乾隆

乾隆帝則裝模作樣的哀悼了一番,表示寬恕他的所有罪過,并同意讓張廷玉配享太廟。

張廷玉是滿清配享太廟的26人中唯一一個漢臣,連對清廷有再造之功的曾國藩也不曾有此殊榮。

但是在生命中的最後時刻,張廷玉對此是不抱期望的。乾隆帝依靠着至高無上的皇權,把這位謹慎、勤勉的三朝元老玩弄于股掌之間。

清代中葉,君主專制登峰造極,年羹堯、隆科多這些遠比張廷玉嚣張、跋扈、勢力深厚的權臣在皇帝面前也不過紙糊一般脆弱。到了乾隆朝前期,皇帝的集權進一步強化,幾位輔政大臣乾隆說架空就架空了,而乾隆自己提拔的軍機大臣,也是說殺就殺,說罰就罰。

張廷玉去世前接連遭到整肅,根本原因不在于他的老糊塗和不小心,而是皇帝認為他在朝中的勢力超出了自己所能容忍的範疇。說到底,張廷玉所犯的這幾次過錯可大可小,完全看乾隆是否要折騰他。乾隆想要整治張廷玉,即使沒有謝恩事件,也會找到其他理由收拾他。

在結黨方面,張廷玉确實有不少黨羽、門生,但要說這些人能對皇權構成威脅,那是高看了張廷玉,低估了乾隆。

乾隆自己應該是知道這一點的,這也是為什麼最後能讓張廷玉配享太廟的原因。如果乾隆真的認為張廷玉開始威脅到了自己,别說入太廟,張廷玉一家都得掉腦袋。

帝國不需要人才,需要的是奴才,徹底匍匐在皇權腳下的人才,張廷玉以為自己跪的夠低了,但是在他主子眼中,低的還不夠。

我們永遠不知道,在被反複折騰之後,張廷玉是否還那麼執着于配享太廟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