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羽黃忠都奈何不了潘璋,為何關興輕而易舉将其斬殺

關羽黃忠都奈何不了潘璋,為何關興輕而易舉将其斬殺

演義中,關羽和黃忠是蜀漢五虎上将,屬于三國超一流武将,并非“徒有其名”之倍。他們曾是三國戰場上的主角,叱咤風雲,殺了不少名将,如關羽曾斬殺顔良、文醜,黃忠曾斬殺夏侯淵,至于無名鼠輩,如過江之鲫。然而,他們兩個人有兩個克星,即潘璋及其部将馬忠。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于臨沮被潘璋部将馬忠生擒活捉,最後身首異處。而黃忠于夷陵之戰中,戰敗潘璋,追趕過程中,中了馬忠暗箭,被救回營後不治身亡。為何關羽和和黃忠都栽在一個小人物潘璋手裡,而關興很容易将其殺死?依據演義,分析得出下列三個原因。

關羽黃忠都奈何不了潘璋,為何關興輕而易舉将其斬殺

其一,關興身負殺父之仇,殺再多吳将,也不如将仇人潘璋斬殺。潘璋和馬忠是關羽敗亡的直接兇手,他們在臨沮活捉了精疲力盡的關羽和關平。關興做夢都想殺死這兩位罪魁禍首,為其父報仇。他在戰場上,殺再多吳将,也不如斬殺仇人潘璋和馬忠。是以,關興在與東吳的交鋒中,發現仇人,不管三七二十一,追殺其于山谷之中。正是由于關興時刻想着為父親報仇,留心仇人蹤迹,才能在亂軍之中發現仇人潘璋,将其斬殺。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原來關興殺入吳陣,正遇仇人潘璋,驟馬追之。璋大驚,奔入山谷内,不知所往。興尋思隻在山裡,往來尋覓不見。

關羽黃忠都奈何不了潘璋,為何關興輕而易舉将其斬殺

其二,演義中關興借助其父關羽顯靈,将潘璋斬殺。關興發現仇人潘璋後,“驟馬追之”,追到了山谷之中,不幸迷路。二更時分,他跟随月光,尋到一處莊園,感覺腹中饑餓,下馬敲門,求取食物。一位老者開門,将其引入屋内,關興看見堂内中間供奉着關公神像,頓感驚訝。詢問之後知曉,此地百姓将關公尊奉為神,享受此間香火。聽聞關興是關公之子,不吝肉食,熱情款待。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幸得星月有光,追至山僻之間,時已二更,到一莊上,下馬叩門。一老者出問何人。興曰:“吾是戰将,迷路到此,求一飯充饑。”老人引入,興見堂内點着明燭,中堂繪畫關公神像。

關羽黃忠都奈何不了潘璋,為何關興輕而易舉将其斬殺

不知是冥冥之中有天意,關興酒足飯飽後,又有人敲門,老丈出門詢問,知曉是久尋不到的潘璋送上門來。一個是飽餐戰飯,另一個是疲憊不堪,誰勝誰負,這還用說嘛。潘璋進門後,看到關公雕像,以為關公顯靈,向自己索命來了,吓的魂都掉了。這時,關興“手起劍落”,将其斬于地上,取其心頭之血,在關公神像前祭祀。

這一戰,關興不隻斬殺仇人潘璋,家傳寶刀青龍偃月刀物歸原主,如虎添翼。他将潘璋首級挂于馬下,辭别老丈,騎着潘璋之馬,奔向蜀漢大營,向劉備彙報手刃仇敵之事。

關羽黃忠都奈何不了潘璋,為何關興輕而易舉将其斬殺

其三,關興初生牛犢不怕虎,敢闖敢幹,将潘璋斬殺。如果将關興換成一位穩重長者,看到敵軍中的潘璋,一般不會擅自脫離陣地,前去追殺的。在兩軍交戰中,最忌諱個人英雄主義,如果每個人都自以為是,各自作戰,那就是一盤散沙。這樣的大軍,是很難在戰場上有所作為的,被敵軍各個擊破,最後灰飛煙滅。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軍隊中紀律高于一切,像關興這樣擅自脫離戰場,私自追殺仇敵的行為是不被提倡的。然而,關興參加伐吳,最大的動力就是為父報仇。他初生牛犢不怕虎,敢闖敢幹,看到仇人,第一想法就是将其斬殺。這時的關興,被仇恨蒙蔽了雙眼,眼前隻有仇人潘璋,才機緣巧合之下将其斬殺。

關羽黃忠都奈何不了潘璋,為何關興輕而易舉将其斬殺

關興差點為自己的沖動行為付出代價,他手刃仇敵潘璋後,回營途中,遇到“名将收割機”馬忠。關興人單勢孤,被馬忠三百人圍攻,形勢危急。關鍵時刻,張苞帶人尋關興而至,兩人會和在一起,本想将馬忠一并殺了。無奈遇到叛徒糜芳、傅士仁夾擊,關興張苞兵少,隻能無奈撤退。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趕不數裡,前面糜芳、傅士仁引兵來尋馬忠。兩軍相合,混戰一處。苞、興二人兵少,慌忙撤退。

關羽黃忠都奈何不了潘璋,為何關興輕而易舉将其斬殺

這就是擅離戰場的後果,如果關興沒有殺死殺死仇人,而是中了敵人的埋伏,後果不堪設想。關興一個人死是小事,連累張苞等搜尋之人是大事。關興目無軍紀,擅離戰場的做法雖不值得提倡,卻正是這種做法,才早一日取仇敵項上首級。

總結:歸根道理,關興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論武力,已經不弱于乃父關羽巅峰時期,才能輕易手刃仇敵潘璋。

你是如何看待關興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曆史。

繼續閱讀